裴 亮,廖曉勇,孫莉英,顏 明
(1.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陸地水循環(huán)及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01;2.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環(huán)境損害與污染修復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01;3. 中國科學院陸地表層格局與模擬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01)
經(jīng)過處理的污水用于灌溉的再生水灌溉方式和高頻、低強度、低灌水量的滴灌灌溉方式結(jié)合的再生水滴灌模式是當前節(jié)水和環(huán)保研究的熱點[1,2],國內(nèi)的齊學斌[3,4]和裴亮[5,6]以及國外的Oron G[7]等人的研究非常多。土壤植物系統(tǒng)中重金屬在再生水灌溉情況下的遷移轉(zhuǎn)化及作用有很多研究經(jīng)驗[4,5,8]。再生水滴灌由于其灌水頻率、強度、灌溉水量與普通灌溉方式,因此水及水中物質(zhì)在土壤植物系統(tǒng)的分布轉(zhuǎn)化也不同。另外,再生水污染物多樣,其中重金屬對作物生長及環(huán)境影響極大,不能忽視,研究重金屬運移規(guī)律是非常必要的[9]。當前的再生水灌溉研究主要集中在表層土壤,很少涉及深層土壤。灌溉方式也多采用漫灌等灌溉方式,對滴灌的研究較少。對再生水滴灌條件下,重金屬在土壤中運移轉(zhuǎn)化規(guī)律的研究極少,因此污染物在滴灌情況下的分布運移特征需要進行詳細研究。本課題組在再生水滴灌方面進行了很多研究,主要集中在養(yǎng)分運移、養(yǎng)分對植物生長及產(chǎn)量的影響、養(yǎng)分脅迫等方面,對重金屬污染情況沒有過研究[10-13]。Cd污染事件頻發(fā),通過對作物的污染從而和人體接觸并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再生水滴灌研究中,對再生水中Cd隨水入土后的去向及運移規(guī)律需要進行深入研究。本研究就是在前期類似研究的基礎(chǔ)上,和地下水滴灌對比,進行蔬菜生育期內(nèi)再生水滴灌下土壤重金屬Cd分布運移的研究。為制定高效綠色的再生水灌溉制度以及防治面源污染、預防人體健康風險提供科學依據(jù)。
研究區(qū)地處湖北十堰山區(qū),該區(qū)域的地理及自然情況見參考文獻[10]~文獻[13],本研究在該區(qū)域大棚中進行,采用自然溫度,極端溫度-13.2 ℃,最高溫度41 ℃,常年平均溫度15.3 ℃,試驗地土壤主體為沙壤土,1.52~1.73 g/cm3的密度。由于實驗地近幾年采用生活污水灌溉,從圖1和圖2看出土壤汞和鎘有略微超標。
本研究課題組文獻[10]~文獻[13]里有類似實驗設(shè)計,試驗在2016年10月2日到12月5日蘿卜的生育期內(nèi)進行。壟作方式,壟肩寬80 cm,兩壟中心間距180 cm,壟高15 cm,壟上2行植物中間設(shè)一條間距20 cm、滴頭流量2.7 L/h的滴灌帶,在植物種植前,每公頃施復合肥150 kg。再生水水質(zhì)為當?shù)厣钗鬯疂舛鹊?0%,每種蔬菜的試驗采用5個處理,每個處理3個重復,每個試驗小區(qū)為3.5 m × 3.5 m,灌水中根據(jù)GB5084-2005灌溉水質(zhì)標準[14]中重金屬限值控制重金屬的濃度不過多超標(不超過限制2倍)。5個處理分別為Z1(全部再生水滴灌)、Z2(地下水與再生水按照1∶1混合滴灌)、Z3(地下水與再生水按照2∶1)、Z4(地下水與再生水按照4:1混合)和地下水滴灌對照D。灌溉采用1.2 m高處的蓄水桶滴灌,每個處理3個重復放置一個容積240 L的水桶,灌水前需將地下水和再生水按照處理中要求的比例加入水桶。每個處理中的某個重復小區(qū)的土壤下方20 cm處裝備1個水勢負壓計,根據(jù)一些蔬菜的灌溉經(jīng)驗[10,11],確定灌水方案,當水勢負壓計顯示土壤水勢低于-25 kPa時開始灌水,每次灌水量為5 mm。蘿卜生育期內(nèi)共5次灌水,共25 mm。
每次灌水后第2 d、第4 d、第6 d、第8 d,取土樣進行重金屬測定,取樣深度為0~20、20~40、40~60、60~80、80~100、100~120、120~140、140~160、160~180 cm。
各類水質(zhì)情況及標準見表1。試驗土壤重金屬含量與國家土壤環(huán)境質(zhì)量標準的比較見表2,試驗土壤含量及pH值取0~200 cm各層含量及pH中位數(shù)。具體污染分布見后面結(jié)果與討論。
表1 水質(zhì)情況及和國家標準之間的比較[13,14]
表2 試驗土壤重金屬含量與國家土壤環(huán)境質(zhì)量標準的比較[15]
再生水為十堰市污水廠二級出水經(jīng)過簡易過濾后和地下水混合進行配置而成。取樣后的土壤先放置風干后置于烘箱中烘至110 ℃干燥為止,隨后磨碎,通過前處理(消解等過程)后開始化學分析測試。采用原子吸收風光光度法檢測鎘[16],采用原子熒光分光光度法檢測砷[16]。
首次灌水后第2 d、第4 d、第6 d、第8 d,對蔬菜土壤剖面采樣進行重金屬Cd含量測定,發(fā)現(xiàn)重金屬Cd在灌水第2 d,在表面0~20 cm土壤中含量最高,隨深度降低濃度降低;第4 d開始,表面濃度略微降低,深層濃度逐漸增加;到第6 d、第8 d時,Cd主要在土壤表層(0~40 cm深度處)積累,濃度隨深度降低,40~80 cm深度處無明顯差異,80~120 cm深度處重金屬含量突增,濃度最高,120~180 cm深度處重金屬含量急劇降低。這是因為再生水滴灌灌水量較小、流速較小、時間較短,重金屬很少被淋洗到深土層及地下徑流中,且有一部分重金屬在滲水后期,隨毛管上升到一定位置,最終大部分維持在表層及80~120 cm處,第8 d時,180 cm處Cd濃度較第6 d有明顯減少,說明淋洗及毛管孔隙上升作用使深層Cd產(chǎn)生一定運移,這與參考文獻[16]結(jié)果較為一致,具體趨勢如圖1所示。
圖1 首次滴灌后土壤剖面重金屬Cd運移分布情況
上節(jié)中對首次滴灌后第2、4、6、8 d分別測定Cd在各層土壤中濃度變化,圖中看出Cd在一次灌水作用下的變化規(guī)律。整個作物生育期內(nèi)要灌水多次,本節(jié)主要綜合整個生育期的Cd運移積累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生育期內(nèi)對每個處理及重復的土壤表層各層采樣測試,可以看出,再生水滴灌(Z1、Z2、Z3、Z4處理)過程里,隨著時間的延長、灌水次數(shù)增加,土壤中蓄積的Cd濃度是增加的,但增加較緩慢。隨著再生水濃度降低,蓄積Cd的濃度也降低。地下水滴灌(D處理)過程中,Cd蓄積趨勢不明顯,和再生水滴灌曲線比較,為較為平緩的曲線??赡苁且驗橥寥篮偷叵滤镜椎腃d在多頻率、小流量的滴灌下,土壤淺層Cd淋洗速度快于蓄積速度,作物本身對Cd也有一定吸附吸收作用。同樣,在每次灌水第2、4 d,表層Cd濃度略微降低,80~120 cm處濃度略增加,120 cm以下處濃度緩慢降低;第6、8 d,Cd主要在表層和100 cm左右聚集,120 cm以下處Cd濃度急劇降低。這與上一節(jié)研究一致,說明單次滴灌灌水停后,深層土壤重金屬濃度差及毛管作用會使重金屬鹽分在土壤中隨水調(diào)節(jié)至趨于平衡狀態(tài)。與參考文獻[4,13,16]結(jié)論符合,具體規(guī)律見圖2和圖3。
圖2 生育期內(nèi)土壤重金屬Cd分布運移情況
圖3 土壤各層Cd蓄積情況
本研究對生育期內(nèi)大棚蘿卜進行再生水滴灌試驗,與地下水滴灌為對照,分析研究了再生水滴灌后8 d內(nèi)土壤不同深度中重金屬Cd積累分布和運移情況。結(jié)果表明:滴灌后第2 d,表層土壤Cd濃度最大,滴灌后第4 d 100 cm深度處Cd濃度最大,表層土壤Cd濃度略有降低,第6~8 d,各層土壤Cd濃度接近,0~40和80~120 cm處濃度最大,深度低于120 cm時Cd濃度隨深度增加降低。當采用再生水滴灌情況下,水和土壤中Cd濃度符合灌溉水和土壤的標準限值二級土壤標準[14,15]。如果要確定再生水滴灌是否會造成Cd污染,還需進行多年度重復試驗。
□
參考文獻:
[1] 裴 亮, 蔣樹芳, 劉士平, 等. 再生水灌溉水處理工藝及灌溉技術(shù)要求研究[J]. 水利水電技術(shù), 2012,43(1):93-97.
[2] 裴 亮, 顏 明, 陳永蓮, 等. 再生水灌溉環(huán)境生態(tài)效應(yīng)研究進展[J].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 2012,23(3):15-21.
[3] 李中陽, 齊學斌, 樊向陽, 等. 再生水灌溉對黑麥草生長及重金屬分布特征的影響[J]. 中國農(nóng)村水利水電, 2013,(3):85-87.
[4] 齊學斌, 李 平, 樊向陽, 等. 再生水灌溉方式對重金屬在土壤中殘留累積的影響[J]. 中國生態(tài)農(nóng)業(yè)學報, 2008,16(4):839-842.
[5] 裴 亮, 劉慧明, 王理明. 農(nóng)業(yè)再生水灌溉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分析[J]. 生態(tài)經(jīng)濟, 2012,(1):152-155.
[6] 嚴 興, 羅 剛, 曹 健, 等. 污水處理廠再生水灌溉對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的試驗研究[J]. 中國農(nóng)學通報, 2014,30(36):226-231.
[7] Oron G, Campos C, Gillerman L, et al. Wastewater treatment renovation and reuse for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in small communities[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1999,38:223-234.
[8] 裴 亮, 張體彬, 陳永蓮, 等. 農(nóng)村生活污水再生水滴灌對根際土壤特性的影響研究[J]. 灌溉排水學報, 2012,31(4):42-45.
[9] 蔡亭亭, 王文全, 阿米娜·買買提, 等. 重金屬Cd在再生水-土壤-蔬菜體系中的遷移[J]. 環(huán)境保護科學, 2013,39(6):48-53.
[10] 裴 亮, 周 翀, 梁 晶, 等. 再生水滴灌對作物品質(zhì)和產(chǎn)量的影響研究-以菠菜為例[J]. 節(jié)水灌溉, 2013,(7):7-9.
[11] 裴 亮, 孫莉英, 張體彬. 再生水滴灌對蔬菜根際土壤微生物的影響研究[J]. 中國農(nóng)村水利水電, 2015,(11):39-42.
[12] 裴 亮, 張體彬, 梁 晶, 等. 再生水滴灌土壤中氮素的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J]. 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41(1):70-74.
[13] 裴 亮, 劉榮豪, 薛 鑄, 等. 再生水滴灌作物生育期內(nèi)土壤氮素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研究[J]. 水利水電技術(shù), 2013,44(10):34-40.
[14] GB5084-2005, 農(nóng)田灌溉水質(zhì)標準[S].
[15] GB15618-1995, 土壤環(huán)境質(zhì)量標準[S].
[16] 馬 闖, 楊 軍, 雷 梅, 等. 北京市再生水灌溉對地下水的重金屬污染風險[J]. 地理研究, 2012,31(12):2 250-2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