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北京大學是中國最著名的高等學府,百廿校慶到來之前,卻頻繁地沖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她是歷史的紀念碑,改革的急先鋒,不計其數(shù)最聰明的頭腦在她的懷抱里留下青春的影子:她也是中國高等教育的試驗場,每個年代的不堪回首,都給她留下抹不去的痕跡。時代的榮譽總與她有關,現(xiàn)實的無奈也有她一份。
厲以寧先生曾寫過一篇文章,上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出現(xiàn)了兩個北大:一個是外面看得見、聽得到的北大,是浮在水面上的北大:另一個是繼承并發(fā)揚了探索精神的北大人才能察覺到的北大,是深藏在北大人心中,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北大。
對與北大發(fā)生過交集的人來說,這兩個北大一直存在。物理上的校園從沙灘紅樓輾轉遷徒,艱苦歲月落腳于大西南,最終在頤和園路5號找到歸宿,面貌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日趨不同。而精神上的北大是一個更廣闊的概念,如謝冕先生所說,“從未名湖到紅樓,從蔡元培銅像到民主廣場……在北大人心中,校園既具體又抽象,他們似乎更樂于承認象征性的校園的精魂?!?/p>
戴上北大?;漳且豢坍a(chǎn)生的被選擇感,薪火相傳,延續(xù)至今。信念就這樣以人為介質,成為一種力量。
這里畢業(yè)的學生,也并非人人都是大師鴻儒,有人在賣豬肉,有人在辦補習班,也有人在搞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業(yè)。行業(yè)不同,境遇不同,社會評價亦不同。若說相同,就是在北大熏陶得來的那份“軸”——對理想主義和人文情懷的信心和堅持。
在信息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這份以堅持為表征的人文精神并非為大學所專有。無論是屢次與香港電影金像獎擦身而過,仍然以最真摯的感情去演電影的毛舜筠,還是從一名文化名人,投身知識付費紅海的余秋雨。甚至苦苦追趕技術革新,不肯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沉默的老年人,以及秉持專業(yè)精神、臨危不亂在空難中拯救了150條生命的女機長,他們都是信念的載體,推動著世界向好的,光明的方向去。
一所大學無論貢獻多大,地位多高,都不應該被奉在神壇之上。北大不屬于任何人,作為一份跨越百年的精神遺產(chǎn),她代表的是一種進步的力量。這份光早在百廿之前就開始向外輻射,無論是否成為她的學生,都有權獲得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