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小玲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英語中,“identity”一詞源于拉丁語“identitas”,字面意思是“同一性”。根據(jù)《牛津英語詞典》(OxfordEnglishDictionary), “identity”意為“一個人或事物是其本身(而非其他)的狀態(tài)或事實”。但隨著時代發(fā)展,人們不再認為身份只是一種個人的、內(nèi)在的、靜止的“狀態(tài)或事實”,而是在社會互動中不斷發(fā)展和變化(陳新仁,2014)。身份被看作是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受個體因素與社會因素影響,具有多維性、復雜性與動態(tài)性(Bucholtz et al., 2005)。社會身份的建構離不開語言等符號資源。語言不僅能表達意義,也能表達個體與他人的關系、對自己的定位、為自己宣告的權力和對他人施加的權力(Lippi-Green,1997)。Gee(2000: 110)將語言比作人們的“身份工具箱”(identity kit),幫助人們在特定情境下成為“某一種或幾種人”。正因如此,寫作者如何在社會互動中通過語言建構自我身份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本研究中的寫作者身份建構指“文本內(nèi)身份”的建構,即寫作者如何在不同情境中通過語言實現(xiàn)自己的“角色”。但這一建構過程不可能脫離“文本外身份”。畢竟,寫作者在文本內(nèi)建構何種身份、如何建構身份、建構效果怎樣,都與其在現(xiàn)實中的身份密切相關,也決定了其能否在現(xiàn)實中進入特定的社會網(wǎng)絡,獲得身份認同、社會認可和安全感(Norton,2012)。
以上理論框架充分體現(xiàn)了寫作者身份建構中的動態(tài)性:在時間維度上,體現(xiàn)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的互動;在空間維度上,體現(xiàn)不同語境中個體因素與社會因素的互動;在交際效果上,體現(xiàn)文本、寫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互動。Matsuda(2001: 40)曾將寫作者在語篇中的身份(即聲音)定義為“人們通過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選擇使用社會中存在且不斷變化的語言和非語言資源而達到的一種綜合效果”。這一定義也強調了寫作者身份建構是一種動態(tài)效果,而非一種靜態(tài)特征。要全面理解身份,需要綜合考慮文本、寫作者、讀者及語境之間的互動關系(Matsuda,2015)。在現(xiàn)有寫作者身份建構研究中,有些側重文本中的語言特征,有些則側重寫作者或讀者個體。根據(jù)研究視角與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將這些研究分為身份建構特征、身份建構過程與身份建構效果三種研究路徑。
此類研究多從語篇分析或語料庫研究視角,對寫作者在文本中的定位以及相應的語言特征進行分析,探索某一特定話語群體中身份建構的共性與個性。
主題學習模式的局限性是設計學習活動困難,故不是每位教師都能熟練自如地應用。學習活動設計得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很難把握所選主題的大小、難易程度、意義價值等,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主題學習的推廣。
現(xiàn)有對文本中身份建構特征的研究主要是在學術類體裁中。Hyland(2012)基于學術語篇分析,提出了有關寫作者身份定位的分析框架。他指出寫作者在特定學科話語群體中建構身份有兩種途徑:一種是使用該話語群體公認、共享的語言資源,遵循學科親緣(proximity),以獲得讀者的理解與認同;另一種是在被認可的語言資源中進行個體定位(positioning),以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與獨特性。在學術寫作中,寫作者進行個體定位的方式主要包括立場(stance)與介入(engagement)。前者指寫作者自身的態(tài)度與評價,可通過模糊限制語、加強語、態(tài)度標記語、自我指代詞等表達;后者指寫作者與讀者的互動,可通過讀者代詞、共享知識、問題等表達(Hyland,2005,2008,2012)。
學術語篇中的身份建構特征研究還涉及不同的研究對象。一些研究者主要探究英語母語者如何在學術論文中建構“圈內(nèi)人”的學術身份。例如Tang和John(1999)對學術語篇中第一人稱代詞所建構的不同身份進行分析,將其分為代表、向導、設計者、記錄者、持見者和創(chuàng)始者;Hood(2004,2012)運用評價理論中的介入、態(tài)度和級差三個子系統(tǒng),對英語學術論文的引言部分進行研究,根據(jù)評價特點的不同,將寫作者身份分為觀察者、評論者和參與者。一些研究者則探究英語二語寫作者在學術論文中建構身份的特點。例如Burke(2010)對在美國學習的六名韓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學術論文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受母語影響,學生普遍較多使用交互型元語標記語,較少使用互動型元語標記語;本科生在寫作中更易受母語語篇特征影響,研究生在寫作中則能結合傳統(tǒng)學術寫作和過程寫作方法建立自己的學術身份;徐昉(2013,2015)運用立場與介入標記語的分析框架,對中國一所大學本科、碩士、博士階段英語學位論文的寫作特征進行研究,指出不同階段寫作者在表達態(tài)度、立場以及與讀者的互動方面存在差異。還有研究者對不同語言、文化和學術背景的寫作者文本進行對比,包括母語與二語寫作者英語寫作的對比(Wu et al., 2000;歐陽護華,等,2006:De Costa,2007;?andarlet al., 2015)、資深研究者與新手研究者英語寫作的對比(Hyland,2002a,2002b)、不同語言寫作的對比(吳格奇,2010;唐建萍,2012;Lorés-Sanz,2011)等,以說明不同寫作者在運用語言資源建構身份中的差異,以及不同語言在身份建構上的差異等。
此外,也有研究者對寫作者身份建構特征與寫作質量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例如Zhao和Llosa(2008)通過對42篇美國高中畢業(yè)統(tǒng)考作文中的聲音強度與寫作質量進行對比,得出聲音強度是整體寫作質量的顯著預測因子的結論。Zhao(2010)通過對托??荚囎魑牡亩颗c定性分析與驗證,提出了評估寫作者聲音的三維理論模型:(1)概念維度——作者觀點的鮮明度與獨特性,(2)情感維度——作者表達觀點的語氣方式與行文特色,(3)顯現(xiàn)維度——作者和讀者在文中的顯性存在和互動(轉引自趙冠芳,2013: 72)。在對這一理論模型再度驗證的過程中,Zhao(2017)發(fā)現(xiàn)三個維度中的概念維度對寫作整體質量的影響最大。這一理論模型也在國內(nèi)其他二語寫作研究(俞希,等,2015)中得到應用。
總體而言,基于文本的研究是現(xiàn)有寫作者身份建構研究中數(shù)量最多、最為普遍的。此類研究傾向于以量化的方式對語言特征進行描述、對比與分析,其優(yōu)勢是比較明確、客觀,但局限是缺乏對寫作者與讀者個體的關注以及對真實情境中交際效果的分析。
此類研究多從社會文化理論視角,采用質性研究方法,對寫作者在不同語境中建構身份的協(xié)商與發(fā)展過程進行記錄和分析,以闡述社會文化背景與個人成長經(jīng)歷等因素對身份建構的影響以及寫作者在此過程中的探索與策略。此類研究多與英語二語寫作者有關。
二語寫作者的文化背景會影響其對特定身份特征的理解。盡管Matsuda(2001)指出“聲音”不代表個人主義,也非西方文化獨有,但對許多二語寫作者而言,理解并學會用英語建構自己的聲音并非易事(Rafoth,2015;Cox,2010)。同時,二語學習者的身份也可能使寫作者缺乏自信,從而影響他們對自我的表達(Schwartz,2010)。Zawacki和Habib(2010)對美國高校的26名國際學生和來自15個學科的高校教師進行了訪談,發(fā)現(xiàn)英語學術寫作中“以自己的聲音寫作”和“批判性思考”對國際學生困擾最大。他們一方面難以理解這兩種要求的內(nèi)涵,一方面也缺乏足夠的語言能力。
二語寫作者的語言水平和學習經(jīng)歷會影響其在寫作中建構身份的能力。Starfield(2002)對南非某大學兩名一年級學生的學術文章進行歷時一年的跟蹤分析,發(fā)現(xiàn)成功的寫作者能夠運用豐富的語篇資本(textual capital)建構令人信服的語篇身份,而不成功的寫作者則在缺乏語篇資本的情況下生硬模仿,導致抄襲。Quellette(2008)對一名英語為非母語的美國大學生的論文草稿和日志進行分析,指出寫作者的成長經(jīng)歷對“語篇自我”和“作者自我”的建構起著重要作用,二語寫作教師應該以辯證的眼光看待抄襲,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提高學術素養(yǎng)與寫作方法。徐宏亮(2011)也指出,對相關英語表達不熟悉和詞匯能力不足會影響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學術寫作中的站位意識和立場表達。
除了語言水平,學科知識與專業(yè)訓練對身份建構也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在高層次的學術或專業(yè)寫作中,這一點對母語和二語寫作者而言情況相似。Langum和Sullivan(2017)在對六名瑞典博士研究生英語學術寫作經(jīng)歷的敘事研究中,發(fā)現(xiàn)每位學生對自我的期待和評價都有所不同,這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英語寫作經(jīng)驗、寫作課程以及學術社團的影響。同時,他們普遍對英語學術寫作有很強的距離感和不安全感,其根源并不是語言能力,而是缺乏基本的學術訓練。Deng(2012)對香港某大學六名博士生學位論文的寫作進行了七個月的跟蹤研究,發(fā)現(xiàn)在某一領域的學術身份建構是逐步發(fā)展的。他們在起草、修改和完善論文的過程中,隨著體裁知識、語言應用和社會交流的增多,逐漸從初學者發(fā)展為更熟練的學術寫作者,進而融入學術群體,成為其中一員。
總體而言,基于寫作者的研究通過記錄寫作者個體及其寫作能力的發(fā)展變化,揭示影響身份建構的個體因素與社會因素,更有助于展現(xiàn)身份建構的動態(tài)性與復雜性。此類研究充分說明了社會環(huán)境以及寫作者的“自傳式自我”“作者自我”與其“語篇自我”之間的互動關系,但未能體現(xiàn)“讀者眼中的寫作者”這一維度。
此類研究多采用訪談或調查研究的方法,對讀者眼中的寫作者身份進行分析,以探究讀者從文本中推斷寫作者身份的過程與方式,以及哪些因素會影響讀者對寫作者身份的評價。
Hatch等(1993)較早從讀者視角探析寫作者身份,指出讀者“不是文本意義的提取者,而是文本意義的積極建構者”(Hatch et al.,1993: 572)。為考查讀者對寫作者個性特征的印象,該研究團隊以美國高中畢業(yè)生寫的大學申請信為語料開展了一系列研究。研究表明:讀者對寫作者個性特征的印象與申請信的成功率高度相關;對讀者印象有影響的文本特征包括自夸、浮華的言辭、對某些經(jīng)歷的強調、對他人貢獻的認可、有創(chuàng)造力的語步等。
在學術寫作領域,Matsuda和Tardy(2007)對學術論文讀者對寫作者的印象進行了研究。他們通過對兩位學術論文盲審專家的訪談,發(fā)現(xiàn)盲審專家會根據(jù)語言和非語言特征對作者的性別、資歷和學術積累進行判斷,而這些判斷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他們對論文質量的評價。這表明文本只是寫作者建構身份的手段,而寫作者建構身份的效果,最終要看讀者如何解讀和評價。為驗證這一現(xiàn)象的普遍性,Tardy和Matsuda(2009)又開展了一個后續(xù)研究,對應用語言學和修辭寫作領域六種期刊的70名編委會審稿人進行了調研。根據(jù)審稿人反饋的評審方式,80%以上的審稿人在匿名審稿時會猜測寫作者的身份(包括學術經(jīng)歷、學科背景、語言背景、國籍、民族、性別、年齡、機構、教育水平等),而他們所依據(jù)的語篇線索包括知識寬度/深度、話題選擇、理論框架、寫作習慣、句式或詞語選擇、引文方式、稿件格式等。
在商務寫作領域,Beason(2001)通過問卷和訪談的方式,調查了在商務人士眼中語言錯誤對寫作者身份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語言錯誤不但會影響理解,還會影響讀者對寫作者的印象,包括對其作為一名寫作者、一名商務人士和一名公司代表的印象等。作者指出,語言錯誤雖不是寫作中最重要的因素,但在商務寫作中給讀者留下的印象不容忽視,因此在教學中需格外關注。Zhang(2013)使用Tardy(2009)的體裁知識框架,從形式、過程、修辭與主題四個維度考察商務專業(yè)人士對學生商務英語寫作的評價。研究發(fā)現(xiàn),盡管讀者之間存在較大差異,但都會關注寫作者在上述維度體現(xiàn)出的“專業(yè)身份”。受語言能力、體裁熟悉程度以及商務實踐經(jīng)驗等因素影響,學生在專業(yè)身份建構上與商務專業(yè)人士還存在較大差距。
總體而言,從讀者視角的研究突出了寫作者身份建構的效果,既證實了讀者能夠從文本中建構寫作者的聲音,也說明了“讀者眼中的寫作者”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文本特征、寫作者與讀者本人的經(jīng)歷與背景等。此類研究有助于我們探索寫作者身份建構在交際中的有效性。
本文對寫作者身份的概念與內(nèi)涵進行闡釋,并對寫作者身份建構的理論框架與實證研究進行梳理,發(fā)現(xiàn)寫作者身份包含多個維度,兼具個體性與社會性,其建構具有動態(tài)性與復雜性,涉及文本、寫作者、讀者與語境之間的互動關系。在對現(xiàn)有研究的梳理中,可總結出以下幾方面特點:
在二語寫作者身份建構方面,對讀者進行分析的研究相對更少。由于在社會文化、教育背景、寫作經(jīng)歷、語言能力等方面都與英語母語者存在很大差異,二語寫作者在英語寫作中協(xié)商與建構身份涉及更復雜的過程(Cox, 2010)。在希望建構的“語篇自我”相同的情況下,二語寫作者受其“自傳式自我”的影響與“作者自我”的限制,也面臨更多挑戰(zhàn)。但現(xiàn)有研究更多關注二語寫作者用于建構身份的語言特征以及與母語者的差異,或關注二語寫作者在建構身份過程中的探索與成長,較少關注在真實交際中讀者的建構對交際效果的影響。
(2)就寫作者身份建構的語言特征而言,現(xiàn)有研究對學術論文的語言特征關注多,對其他體裁的語言特征關注少。二語寫作者在工作場景中會遇到哪些寫作體裁,這些體裁對寫作者身份建構有何要求,又涉及哪些語言資源,這些都對寫作教學有重要啟示,但由于相關數(shù)據(jù)較難獲取,現(xiàn)有研究還很有限。寫作者身份研究目的是培養(yǎng)寫作者在不同情境中選擇和使用語言資源建構身份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對多種場景和不同類型的體裁進行研究(Matsuda,2015)。
(3)就寫作者身份建構的影響因素而言,現(xiàn)有研究對建構過程的影響因素關注多,對建構效果的影響因素關注少。寫作者身份研究考查的是不同因素間的協(xié)商、互動及產(chǎn)生的效果,需要將文本、寫作者與讀者綜合考慮,但目前只有少量研究對三者(Matsuda et al.,2007;Kibler,2011)進行綜合分析。如果將寫作者身份看作社會互動的資源,將寫作者身份建構看作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其影響因素涉及個體與社會的多種因素。對建構效果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有助于揭示特定情境中寫作者交際意圖與效果之間的差異以及造成差異的原因,從而幫助寫作者在不同交際情境中采取更有效的寫作策略。
綜上所述,寫作者身份建構研究有助于從社會互動的角度探索寫作者的寫作過程、語言特征以及交際效果,對英語學習者寫作能力提升以及寫作教學理論與實踐都具有重要意義。在現(xiàn)有研究基礎上,有必要對讀者的建構、多種體裁中的建構以及影響建構效果的因素開展更多研究,從而幫助英語寫作者提高在真實交際情境中身份建構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Beason, L. 2001. Ethos and Error: How Business People React to Errors [J].CollegeCompositionandCommunication, 53(1): 33-64.
Block, D. 2015. Researching Language and Identity [G] ∥ B. Paltridge & A. Phakiti.ResearchMethodsinAppliedLinguistics. London: Bloomsbury.
Bucholtz, M. & K.Hall. 2005. Identity and Interaction: A Sociocultural Linguistic Approach [J].DiscourseStudies, 7(4-5): 585-614.
Burke, S. B. 2010. The Construction of Writer Identity in the Academic Writing of Korean ESL Students: A Qualitative Study of Six Korean Students in the U.S. [D].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Canagarajah, A. S. 2015.“Blessed in My Own Way:” Pedagogical Affordances for Dialogical Voice Construction in Multilingual Student Writing [J].JournalofSecondLanguageWriting(27): 122-139.
Cox, M. 2010. Identity, Second Language Writers, and the Learning of Workplace Writing [G] ∥ M. Cox et al.ReinventingIdentitiesinSecondLanguageWriting.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De Costa, P. I. 2007. The Chasm Widens: The Trouble with Personal Identity in Singapore Writing [G] ∥ M. Mantero.IdentityandSecondLanguageLearning:Culture,Inquiry,andDialogicActivityinEducationalContexts. Charlotte: 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Deng, L. M. 2012. Academic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Writing the Discussion & Conclusion Section of L2 Theses: Case Studies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 Doctoral Students [J].ChineseJournalofAppliedLinguistics, 35 (3): 301-323.
Gandarli, D.,Y. Bayyurt & I. Marti. 2015. Authorial Presence in L1 and L2 Novice Academic Writing: Cross-linguistic an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J].Journalof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20):192-202.
Gee, J. P. 2000. Identity as an Analytic Lens for Research Ineducation[J].ReviewofResearchinEducation(25): 99-125.
Hatch, J. A., C. A. Hill & J. R. Hayes. 1993. When the Messenger is the Message: Readers’ Impressions of Writers’ Personalities [J].WrittenCommunication, 10(4): 569-598.
Hood, S. 2004.AppraisingResearch:TakingaStanceinAcademicWriting[D]. Sydney: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od, S. 2012. Voice and Stance as APPRAISAL: Persuading and Positioning in Research Writing across Intellectual Fields [G] ∥ K. Hyland & C. Sancho Guinda.StanceandVoiceinWrittenAcademicGenres.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Hyland, K. 2002a. Authority and Invisibility: Authorial Identity in Academicwriting[J].JournalofPragmatics, 34(8): 1091-1112.
Hyland, K. 2002b.Options of Identity in Academic Writing[J].ELTJournal,56(4):351-358.
Hyland, K. 2005.Stance and Engagement: A Model of Interaction in Academic Discourse [J]. Discourse Studies (7): 173-192.
Hyland, K. 2008. Disciplinary Voices: Interactions in Researchwriting[J].EnglishTextConstruction, 1(1): 5-22.
Hyland, K. 2012.DisciplinaryIdentities:IndividualityandCommunityinAcademicDiscourse[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ngum, V. & K. P. H. Sullivan. 2017. Writing Academic English as a Doctoral Student in Sweden: Narrative Perspectives [J].JournalofSecondLanguageWriting(35): 20-25.
Lippi-Green, R. 1997.EnglishwithanAccent:Language,IdeologyandDiscriminationintheUnitedStates[M]. New York: Routledge.
Lorés-Sanz, R. 2011.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uthor’s Voice in Academic Writing: The Interplay of Cultural and Disciplinary Factors [J].TextandTalk,31(2): 173-193.
Kibler, A. 2011. “I Write It in a Way that People can Read It”: How Teachers and Adolescent L2 Writers Describe Content Area Writing [J].JournalofSecondLanguageWriting,20(3): 211-226.
Matsuda, P. K. 2001. Voice in Japanese Written Discourse: Implica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Writing[J].JournalofSecondLanguageWriting(10): 35-53.
Matsuda, P. K. 2015. Identity in Written Discourse[J].AnnualReviewofAppliedLinguistics(35): 140-159.
Matsuda, P. K. & C. M. Tardy. 2007. Voice in Academic Writing: The Rhetorical Construction of Author Identity in Blind Manuscript Review [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26): 235-249.
Norton, B. 2012.IdentityandLanguageLearning:ExtendingtheConversation(2ndEd.) [M]. Multilingual Matters: Bristol.
Prior, P. 2001. Voices in Text, Mind, and Society: Sociohistoric Accounts of Discourse Acquisition and Use [J].JournalofSecondLanguageWriting(10): 55-81.
Quellette, M. A. 2008. Weaving Strands of Writer Identity: Self as Author and the NNES “Plagiarist”[J].JournalofSecondLanguageWriting(17): 255-273.
Rafoth, B. 2015.MultilingualWritersandWritingCenters[M]. Boulder: Utah State University Press.
Starfield, S. 2002. “I’m a Second-language English Speaker”: Negotiating Writer Identity and Authority in Sociology One[J].JournalofLanguage,Identity,andEducation(2): 121-140.
Schwartz, G. G. 2010. Subtexting Mainstream Generation 1.5 Identities: Acculturation Theories at Work [G] ∥M. Cox et al.ReinventingIdentitiesinSecondLanguageWriting.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Tang, R. & S.John. 1999. The “I” in Identity: Exploring Writer Identity in Students Academic Writing Through the First Person Pronoun [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ts(18): S23-S39.
Tardy, C. M. 2009.BuildingGenreKnowledge[M].West Lafayette: Parlor Press.
Tardy, C. 2012. Current Conceptions of Voice [G] ∥ K. Hyland & C. Sancho Guinda.StanceandVoiceinWrittenAcademicGenres.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Tardy, C. 2016. Voice and Identity [G] ∥ R. M. Manchon & P. K. Matsuda.HandbookofSecondLanguageandForeignLanguageWriting. Berlin: De Gruyter.
Tardy, C. & P. K.Matsuda. 2009. The Construction of Author Voice by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J].WrittenCommunication,26 (1): 32-52.
Wu, S. & D. L.Rubin. 2000.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Collectivism and Individualism on Argumentative Writing by Chinese and North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J].ResearchintheTeachingofEnglish,35(2): 148-178.
Zawacki, T. M. & A. S. Habib. 2010. “Will Our Stories Help Teachers Understand?” Multilingual Students Talk about Identity, Voice and Expectations across Academic Communities [G] ∥ M. Cox et al.ReinventingIdentitiesinSecondLanguageWriting.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Zhang, Z. 2013. Business English Students Learning to Write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What d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actitioners have to Say about Their Texts? [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 32(3): 144-156.
Zhao, C. G. 2010.TheRoleofVoiceinHigh-stakesSecondLanguagewritingAssessment[D].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Zhao, C. G. 2017.Voice in Timed L2 Argumentative Essay Writing [J].AssessingWriting(31): 73-83.
Zhao, C. G. & L.Llosa. 2008. Voice in High-stakes L1 Academic Writing Assessment: Implications for L2 Writing Instruction [J].AssessingWriting, 13(3): 153-170.
陳新仁. 2014. 語用學視角下的身份研究——關鍵問題與主要路徑[J]. 現(xiàn)代外語(5): 702-710.
歐陽護華,唐適宜. 2006. 中國大學生英語議論文寫作中的作者身份[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 49-53.
唐芳,許明武. 2015. 英語寫作者身份研究:回顧與展望 [J]. 外語界(3): 41-50.
唐建萍. 2012. 英漢學術論文中的作者身份構建 [D]. 濟南:山東大學.
吳格奇. 2010. 英漢研究論文中作者身份之構建對比分析 [D]. 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
徐昉. 2013. 二語學術寫作介入標記語的使用與發(fā)展特征:語料庫視角[J]. 外語與外語教學(2): 5-10.
徐昉. 2015. 二語學術語篇中的作者立場標記研究[J]. 外語與外語教學(5): 1-7.
徐宏亮. 2011. 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學術語篇中的作者立場標記語的使用特點——一項基于語料庫的對比研究[J]. 外語教學(6): 42-48.
俞希,曹洪霞. 2015. 中國大學生英語議論文寫作中的個性化聲音[J].外語與外語教學(4):18-24.
趙冠芳. 2013. 國外寫作者聲音研究:回顧、分析與啟示[J]. 外語界(3): 6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