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
摘 要:學生是知識學習過程的主體,也是教學改革所面對的對象和教學效果得以實現的關鍵因素;體育學習在學生整體學習過程中也是一個重要部分,其在體育教學改革中也是關鍵一環(huán)。如何使學校的體育教學成為素質教育改革中的生力軍,是目前每個學校的體育教學者應當積極思考的。文章將異步教學法引入到排球教學中,通過教學試驗,對采用異步教學法授課的班級和采用傳統教學法授課的班級進行比較,通過數據分析,發(fā)現前者的教學效果明顯好于后者,并在加強學生學習主動性和興趣上有良好推動作用。
關鍵詞:異步教學法;排球;教學模式;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842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01-04
一、引言
目前,我國的教育形式越來越多樣化,教師們將異步教學法引入到日常教學中來獲得了良好的反響,因此,被運用到了越來越多的學科之中。
二、問題的提出
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學科的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我國體育教學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積累了諸多問題,倘若不引入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很難讓教學質量得以改善。排球運動是學校球類教學內容中比較重要的一個,但是,教學實際中其開展得并不是很理想。當然,問題的根源是多元的,有學校場地、器材的原因,有體育教師專業(yè)限制的原因,也有學生自身的原因。拋開其他因素,就教師層面而言,教學方法的選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為此,筆者曾深入地加以研究及實踐,發(fā)現將異步教學法引用到排球技術的教學中來是非常好的一種選擇。異步教學法的關鍵在于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改變了在傳統教學中學生缺乏主動性的問題,有效改善了體育學習過程中學生缺乏興趣與被動的局面。那么,到底異步教學法是什么樣的一種教法,其理論依據是什么?教學流程及步驟又是如何?要堅持什么樣的一個實施原則?以及在實際中我們還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基于交流與共同進步的初衷,本文就此一一闡述。
三、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異步教學法在初中排球教學中的實踐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
試驗前后共發(fā)放調查問卷2次,其中試驗前發(fā)放87份調查問卷,回收87份,回收率 100%、有效率100%;試驗后也發(fā)放了87份,回收87份,回收率 100%,有效率100%。
2.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萬方等國內較為知名的數據庫,對異步教學法的相關研究文獻進行了檢索,同時通過百度百科進行了互聯網檢索。對檢索到的研究文獻進行了閱讀、整理、分類與分析,從而掌握研究主題的研究進度和現狀,在已有基礎上繼續(xù)拓深研究,以期為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奠定基礎。
3.教學試驗法
筆者隨機抽取任教的初中二年級兩個班級,一個作為試驗班,一個作為對照班,以此來展開教學。基本情況為試驗班人數43人,其中男20人、女23人,對照班人數44人,其中男23人、女21人,年齡在15~16歲之間。
試驗班和對照班在上課的課時、內容、目標、場地和器械方面上均都保持一致,但在教學方法則分別采用異步教學法(試驗班)和傳統教學法(對照班),具體的實驗數據在下文會有體現。具體的教學過程如下。
對照班:“宣布內容—講解—示范—分組練習—指導糾錯—再練習—評價。”
試驗班:“宣布內容—提出問題—學生自學—講解與示范—差異性分組練習—糾正錯誤動作—學生鞏固練習—總結評價?!?/p>
“自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的依據在于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因遇到一些以自己目前理論水平無法理解的問題或無法操作的技術動作而產生的困惑心理,恰恰這種心理容易導致學生產生疑問與試圖探究的欲望,其思維在此推動下不停地運轉與分析,這非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為此,筆者提出了自學任務:了解技術動作要領,找出學習時的難點與重點?!皢l(fā)”環(huán)節(jié)設計的依據在于教師對學生自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個性或集體性共性的問題加以解答,從而啟發(fā)學生對其所運動問題的再思考,通過指明解決該問題的途徑與方法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皬土暋杯h(huán)節(jié)的主要任務就是對之前所學技術動作的再鞏固,在復習過程中尋找存在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加以指導,以引導學生向更高層次加以思考,最終為新學內容做好準備,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白鳂I(yè)”就是學生通過自己不斷地重復練習而發(fā)現的問題,通過教師及時地指導予以解決從而高效掌握所學的技術動作。“改錯”是教師教學過程對共性問題的集體指導、糾正,堅持的原則是“引導性提問,自我發(fā)現、自己改過”?!靶〗Y”是教師根據學生具體掌握情況所進行的反饋。
為了直觀地對異步教學的優(yōu)劣加以判斷,選擇了教學內容中的墊球作為考核內容且設定了技術評價標準,如表1所示。
四、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異步教學法文獻綜述
黎世法是異步教學法創(chuàng)始人。1985年1月 至1989年6月,黎世法經過系統分析與比較,提出了人類社會教學實踐發(fā)展的三個階段:以個別教學方式為主的古代社會的教學實踐階段、以班級授課制為主的近代社會的教學實踐階段和以個性化教學方式為主的現代社會的教學實踐階段。
異步教學法是指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主體,以自我學習為主,教師輔導為輔,充分發(fā)揮自身能力和積極性,在自己現有水平基礎上位自己制定好不同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目標;而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層次和目標,因人而異,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已有基礎上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能力,最終促進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和全面發(fā)展。
黎世法認為,傳統的班級授課制是“同步教學”,即一個班全體學生的學習速度與一個教師的講課速度同步,教師講到哪里,學生就學到哪里。為了區(qū)別于同步教學,并突出最優(yōu)化教學方式,黎世法將其更名為“異步教學法”。最優(yōu)化教學就是要取得在一定的學情條件所許可的范圍內最大限度的教學效率。
異步教學法的理論基礎主要是學情理論,1979年10月至1981年1月,當時就職于武漢師范學院的黎世法在武漢地區(qū)43所中學開展了有關中學生學習方法的調查研究。分析發(fā)現,每個優(yōu)秀中學生的基本學習過程具有十個有序的前后聯系緊密的學習環(huán)節(jié):制訂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yè)—改正錯誤—系統小結—課外學習—記憶鞏固—學習檢查。其中主要的學習環(huán)節(jié)有六個: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yè)—改正錯誤-系統小結。這些學習過程都非常值得其他學生學習。根據這六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功能,黎世法將學生解決每一個學習問題的過程相應地抽象為六個因素:自學—啟發(fā)—復習—作業(yè)—改錯—小結,“六因素”也可稱為“六步學習法”。而“提出問題—指示方法—明了學情—研討學習—強化小結”,簡稱“五步指導法”。
在這一階段,黎世法重點研究了學生的自主教育過程,發(fā)現學生的自主教育過程具有“八個基本”:基本事實、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基本技能、基本作業(yè)、基本綜合學習實踐成果、基本思維方法、基本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上述八個基本體現了知識的產生與發(fā)展過程,表明了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智力、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過程。“八個基本”的學生自主教育過程的提出將教學活動和教育活動統一起來了。
異步教學的具體特征有:具有明確教學目標,有計劃、有組織;以學生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作為學生學習指導者;能將教師的三種指導形式(個別指導、分類指導和全體指導)與學生的五種學習形式(獨學、對學、群學、請教教師和全體學)有機地統一在教學過程中,使教師的“五步指導”與學生的“六步學習”緊密結合進行。以學生的個體獨學為基礎,充分地運用一切教學條件,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組織課內外教學活動,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達到高效率、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最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樣能有效地改善教師與學生的“教”與“學”活動。
總之,異步教學法更加突出“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輔導、引導”。在異步教學法運用的過程中,有效地將學生“自我學習”與“教師異步指導”有機地加以結合,實現了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針對性學習,同時教師也能夠依據不同學習層次需要對學生進行輔導與指導,黎世法的異步課堂教學的理論與方法,于1998年在學苑出版社出版,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二)異步教學法實踐結果
為了能夠對異步教學法實踐加以判斷,本研究中選取了學生態(tài)度、課堂學生參與度以及技術掌握三個維度指標。
1.學生對教法的認可度對比分析
所謂認可度,顧名思義就是認可的程度。當一種教學方法能夠被學生所接受,其在調查結果上必定有所顯示?;诖思僭O,本研究經過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對教法的認可度上試驗班的提高幅度要高于對照班。例如,感興趣子指標上試驗班和普通班認可度上分別為81%與47%;在教法提高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方面,試驗班和普通班認可度上分別為75%和43%;在教學增強團隊配合方面,試驗班和普通班認可度上分別為76%和44%。由此可見在排球教學中,異步教學法有效將學生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加以調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學生認可教學方法也是對教師的肯定,好的教學方法將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學生對排球運動的興趣。
2.學生排球主動練習情況的分析
從表2分析可得,在異步教學法的影響之下,試驗班學生練習排球的主動程度要高出對照班學生。這證明了異步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因為異步教學法可以克服傳統教學的弊端,它可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加強在課堂上的練習和布置課下工作,很多問題都是讓他們自己主動積極地尋找答案,而非直接給出答案。
3.學生運動技評的成績對比分析
根據有關部門所設定的教學內容,本研究在教學評價中選取了對墻墊球(下手)作為考核項目。經過一學期的教學試驗,筆者發(fā)現,采用了異步教學法的班級在最終的排球成績上整體效果明顯好于采用傳統教學法的班級,說明異步教學法更適應于當前的教學環(huán)境。前者取得優(yōu)秀的學生人數是后者的近兩倍,并占到自身班級整體人數的53.5%以上,且60分以下的僅有1人;相比之下,對照班的學生取得優(yōu)秀的學生人數較少,并且不及格人數也明顯多于前一個班級。
綜上所述,在排球教學過程中應用異步教學法確實能夠改善教學效果,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激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性和自我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在學習興趣上明顯高于傳統教學法下的學生群體,因此學生對教學內容更能主動去完成,從而掌握教學知識上也更牢固和全面。而傳統教學法注重是否能按時完成教學大綱目標,對學生的學習程度和學習興趣并不重視,因此那些能夠適應傳統教學法的學生在此過程中會取得較好成績,而那些不適應或不喜歡傳統教學法的學生,就很難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傳統教學法的那種呆板、灌輸的教學模式更容易讓學生形成兩極分化,跟不上或不感興趣的學生將會越來越差,最后其接受知識的主動性將會完全喪失,甚至轉而變得厭倦和排斥接受該類知識。而異步教學法就很好地克服了這一點。因為在異步教學法的課堂上,學生才是學習知識的真正主人,如何學習是由學生自己掌握的,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目標在于根據教學安排按時完成教學任務,而對于教學過程則會選擇學生適合與感興趣的模式進行。學生實際上是學習過程中的主人,教師只是輔助者。而這種教學模式重視了學生的個性化和多樣性,更容易通過問題模式引導不同性格和特點的學生達到學習目標,完成學習任務。
五、實踐體會與建議
實踐是獲得知識的重要源泉,因此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必須大力發(fā)展實踐教育。
(一)實踐體會
通過教學試驗,我們發(fā)現使用異步教學法的班級對學生首先從身體狀況、技能掌握速度和其他因素上進行劃分,對學生依據技術掌握水平分為基礎組、熟練組和加強組,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可以隨時改變自己所在分組,比如從基礎組跳到熟練組,從熟練組改變?yōu)榧訌娊M等,每組之間只是教學的進程不同,熟練組和加強組對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的要求更高,教學內容也更復雜。
通過將技術進行分解,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在接下去的課程中不斷調換層次,選擇對自己最合適的小組,從而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而避免了學生出現消極學習情緒。分好小組后,根據不同小組的預設目標,教師簡要講述后布置給學生學習任務,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教師主要從思維上進行引導,鼓勵學生自己分析思考和相互之間交流討論,最終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學習任務。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也要對各小組從整體上把握,對表現好、進步迅速的小組要及時肯定鼓勵,使小組成員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與彼此之間的合作所取得的良好效果,也讓小組成員們感受到自己的排球技術水平在不斷進步,從而使其有更多熱情和興趣將學習任務繼續(xù)推進,提升學習興趣,改善學習情況。
同時,在小組遇到了學習問題時,教師也要及時給予幫助,這種幫助不是直接告訴學生該如何解決問題,而是引導小組開發(fā)集體智慧,交流討論,最終獲得答案。每次課程結束前,教師要給小組成員們布置新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們可以在下一次課前完成預習準備工作,有興趣的學生也可以提前自學,從而使學生在下一次課上能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把握好學習質量,不會使小組中某個具體成員拖了集體的后腿。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有充分的自學時間、合理的自學目標與高漲的自學熱情,能夠在相同時間內獲得更好的學習結果,同時也加強了自身的集體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可以說,至此傳統教學法所存在的問題一目了然,而異步教學法的出現彌補了其不足。異步教學法注重學生的個性和個體化,幫助學生增加學習的主動性,讓不同特點和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達成學習目標,感受到學習知識的喜悅與樂趣,真正做到有教無類。而學生在接受了異步教學法的教學模式后,也會培養(yǎng)其自己主動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與興趣,課堂內的教學效果可以繼續(xù)延續(xù)到課堂外,使學生能真正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和學會掌握知識的步驟,讓學生實現體育課和文化課的綜合平衡、勞逸結合,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愉悅感,從而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促進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二)運用建議
1.辨明異步實質,凸顯教法獨特性
異步教學法的亮點就在于“異步”二字上,在運用過程中必須圍繞這二字做文章,從而凸顯出該教法的獨特性。異步教學的具體特征有:具有明確教學目標,有計劃、有組織;以學生為學習的主人,教師為學生學習指導者;能將教師的三種指導形式(個別指導、分類指導和全體指導)與學生的五種學習形式(獨學、對學、群學、請教教師和全體學)有機地統一在教學過程中,使教師的“五步指導”與學生的“六步學習”緊密結合進行。以學生的個體獨學為基礎,充分運用一切教學條件,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組織課內外教學活動,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達到提高學生教學質量的目的,這不僅是學生的學習良策,也對教師的教學活動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2.“因情因容而異”,優(yōu)化異步教學法
通過實踐,筆者認為運用好異步教學法必須要做好兩件事,那就是對學情與教學內容的充分了解,即“因情因內而異”。無論多么好的教法在運用之前都有一個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對學情的剖析。也就是不能忽略學情分析而盲目地選擇教法,其結果必然會影響教法特點的發(fā)揮。我們的教學對象來自不同的地區(qū)及者不同的家庭,這就導致其在學習方式上以及思考問題方法上存在不同。因此,在異步教學的運用上也同樣必須對教學實情加以準確剖析。通過準確而有效的教學實情分析,充分全面地了解整個教學過程,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優(yōu)化異步教學法。
異步教學極力主張的教學原則是“因材施教”,也就是要根據不同學生特點進行不同指導,促使學生個性發(fā)展以及全面性發(fā)展。抓住學生身體素質、技能掌握水平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差異性,將學生分成“熟練組、加強組及基礎組”進行針對性學習,學會因材施教是教師在教學生涯中的一個重大任務,值得注意的是組與組之間不是固定性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加以選擇。當然,除了對學情的掌握,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熟知也是必不可少。不知道教什么、哪里是重點、哪里是難點,只能糊里糊涂地教或者眉毛胡子一把抓,這是當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大不足。依據學情分析,進而對教材(教學內容)再次深入剖析,確定教學任務實現的途徑與策略,這才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行為。
3.動態(tài)教學評價,激發(fā)學生積極性
教學評價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讓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一個質的飛躍,教師在此過程中應讓學生了解自身教學效果,及時有效地反饋信息,使教師能及時查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更好地調整教學方式。終結性評價常常被視作教學的評核辦法和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因為在課程結束之后進行評核,很多情況之下不能對教學過程加以及時反饋,使學生非常被動地劃分為不同的等級,沒有實現教學評價的最初目的。而異步教學法評價不同于此,它不是對所有學生實行統一的目標,而是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考核標準實現動態(tài)化的考核,這樣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同時還會讓學生在評價考核中收到不同的成功和表揚,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加熱愛學習。
對于考核學生的技術掌握情況,不能對所有學生一概而論和使用傳統的考核方法,只有全面地考慮問題才能真正改善問題,必須將學生的各種先天和后天因素考慮在內,因為這些都會導致學生的掌握技能水平出現差異。在考核方面,針對不同的學生要實施不同的考核內容,這是對學生差異性和多樣性的尊重。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教師首先要關注學生初期課堂上的基礎差異,在一個學期的學習之后,再對學生在進步情況和課堂上的努力程度等多個方面進行全面而系統的評價??己穗S時都可以開展,這樣異步教學就能引導不同的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慢慢達到自己的目標,甚至達到更高的層次,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了自身的學習質量。
4.立足實施原則,提高教法實用性
(1)因材施教原則。該原則是異步教學法中的核心原則。異步教學法不同于傳統教學方法的最大方面在于教學因人而異,使不同水平的學生能夠根據不同需要而自發(fā)學習,所以教師要根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制訂具體的教學計劃和撰寫具體教案,其中要將不同學生分為不同類別模塊來分別設計,為他們制定不同的達成目標的教學步驟和環(huán)節(jié),從而最終讓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取得最佳效果。
(2)啟發(fā)思維原則。該原則更重視的是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它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在遇到難題時不退縮、不繞路,而是主動思考,力圖解決,不畏懼所有的困難,耐心對待。教師可以準備一些擴充的背景資料,幫助學生在遇到難題時通過背景資料和思維引導啟發(fā)學生,幫助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尋找出相關解題思路。所以,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就發(fā)揮了主動性并提升了自信心,從而提升了自己的綜合素質 。
(3)系統控制原則。該原則要求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能有效地進行整體的系統控制,在宏觀上加強對教學進度和模式的把握,從而為不同學生設計出更合適的教學進度,幫助學生把握好自身學習節(jié)奏。
(4)易講難引原則。該原則是教師對待教學過程中學生遇到問題時的態(tài)度要求。它要求教師對學生知識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合理區(qū)分,簡單題目能一點即透,教師要針對具體內容點題,讓學生迅速明白問題真意;而對于有難度的問題,則需要思考的時間,教師不宜直接點題,而更應該采取思維引導的方式來啟發(fā)學生。
(5)循序漸進原則。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制定合理的教學進度和階段目標。因為所有知識的學習過程都是循序漸進的,運用狂飆突進的學習方式不能扎實地掌握知識。因此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學習環(huán)節(jié)和階段目標,讓學生不斷達成小目標,最終達到整體教學目標,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鞏固知識。
六、結語
通過研究與實踐,筆者對異步教學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此教法能夠非常有效地將個別指導、分類指導以及班級指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機地統一聯系起來,能夠根據學生個體差異的不同進行因材施教,能夠在指導的同時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促進教師與學生開展“教”與“學”的活動,從而實現了教師教學效率的提高與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異步教學法用于排球教學讓排球運動在校園推廣中更具有可行性,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最大的收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本研究僅僅是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上的一種實踐,而要讓這種教法滲入到體育常態(tài)教學中,還是需要更多的實踐才行??梢哉f,任何一種教法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而能否有效控制是運用者之間的重要區(qū)別標志。日后,筆者會繼續(xù)探尋其他體育教學內容的異步教學法實踐,希望能夠找到共性的規(guī)律及更為準確的運用之道。
參考文獻:
[1]張 儉.排球教學俱樂部分層教學的探討[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11):91-92.
[2]譚 虹.合作教學法在排球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8):158-159.
[3]周王波.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排球課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148.
[4]盧玲玲.分層教學法在中學排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5]趙 靜.排球分層教學法在中學生選修課中的實驗研究[J].科技資訊,2016,14(4):110-111.
[6]陳曉滇.異步教學法在地方院校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J].安順學院學報,2016,18(3):85-87.
[7]葉玉芹.分層教學法在中小學排球課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6(16):103.
[8]吳偉波,何賢波.異步教學法在籃球課教學中應用研究——以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為例[J].運動,2015(20):51-52.
[9]陳曉春.異步教學法在高?;@球教學中運用的實驗研究[J].山東農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15,32(8):28-29.
[10]張 謙.體育院校網球選項課運用異步教學法教學效果的實證研究[D].成都:成都體育學院,2015.
[11]高 亮.異步教學法在中學足球選修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4,4(21):40-41.
[12]關祥偉.異步教學法在羽毛球基本技術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0(14):96-97.
[13]許林林.異步教學法在普通高校排球選修課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成都:成都體育學院,2014.
[14]黎世法.異步教學法研究與實踐30年[J].課程·教材·教法,2013,33(9):3-10.
[15]高淑艷.異步教學法在普通高校網球教學課中的應用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8:68-69.
[16]湯 珍.異步教學法在網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巢湖學院學報,2012(3):151-153.
[17]馮 健.異步教學法是實施成功體育終身體育的有效基石[J].異步教學研究,2006(6):28-30.
[18]張秀芳.實施異步教學法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J].云南教育,2004(5):31-33.
[19]邱細榮.課堂和諧:學生自主與教師指導的有效結合——以異步教學法為例[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1(5):166-168.
[20]丁利和,王志朋.異步教學法在普通高校網球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1):108-110.
[21]吳 敏.淺談異步教學法[J].黑河教育,1994 (3).
[22]汪勇華.異步教學法在新課改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7,23 (3):91-92.
[23]蔡 明.異步教學法在武漢高校網球選修課正反手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2012.
[24]魏 辰,江洋洋.淺析異步教學法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運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版),2015(8):173-175.
[25]李玉波.異步教學法與傳統的同步教學法的比較[J].異步教學研究,2009(Z2):25-26.
[26]陳潔薇.高等院校信息組織方法學課程異步教學法的應用與評價[J].醫(yī)學信息學雜志,2007,28(3):304-306.
[27]王建偉.異步教學法在普通高校網球教學課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4(4) :68-69.
[28]張 峰,劉春麗.異步教學法在高師理論力學教學中的應用——以淮北師范大學理論力學課程為例[J].力學與實踐,2012(1):102-103.
[29]黃成富,黃興浩.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有效方法——“異步教學法”實驗情況匯報[J].云南教育,2004(2):34-35.
[30]江金波,邱國鋒,李 冰.有關異步教學法中問題化問題的再思考——以人文地理學試行異步教學法為例[J].異步教學研究,2001(2):48.
[31]黃伶霞.異步教學法在體育學院乒乓球普修課中應用的實驗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2013.
[32]李益順,李艷紅.合同制異步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7,28(1):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