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末
語文課上,老師讓同學們用“一剎那”造句。大家開始積極發(fā)言,有的同學說:“一簇簇美麗的煙花飛向空中,一剎那消失在眼前?!?/p>
沒錯!我們都知道“一剎那”是用來形容時間過得很快,可是從數(shù)學的角度看,“一剎那”到底是多長時間呢?
“一剎那”是印度古代語言的音譯,曾有這樣的記載:“一剎那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一日一晝?yōu)槿А!蹦敲次覀兛梢赃@樣計算:一天有24×60×60=86400(秒),有30×20×20×20×20=4800000(個)一剎那,計算下來,一剎那就是86400÷4800000=0.018(秒)。原來一剎那只有這么一丁點時間,看來我們用它來形容轉瞬即逝是很形象的。
時 間嘀嗒嘀嗒走,年齡一點一點增。年齡應該怎么算?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問題再簡單不過了,當然是:
今年年份-出生年份=現(xiàn)在的年齡
不過,我們今天可不用這個一般的計算方法,一起來瞧瞧一道能計算年齡的神奇算式吧!
這是一道神奇的算式,具體算法是:(你的鞋碼×5+50)×20+1018-你的出生年份。通過這道算式,你將得到一個四位數(shù),前兩個數(shù)代表你的鞋碼,后兩個數(shù)代表你的年齡。于是,神奇的一幕就這樣發(fā)生了。
假設你的鞋碼是30碼,出生年份是2010年,那么我們可以列式:(30×5+50)×20+1018-2010=3008。從“3008”中,我們知道你今年是8歲。仔細分析,你會發(fā)現(xiàn)這道算式中的小把戲。將神奇算式拆分后,有(你的鞋碼×5×20)+(50×20+1018)-你的出生年份=你的鞋碼×100+你的年齡。將兩位數(shù)的鞋碼擴大100倍后加上兩位數(shù)的年齡,一個四位數(shù)的預測結果就這樣誕生啦!
為什么常用x表示未知數(shù)?
數(shù) 學課上,老師一步一步地教同學們求解方程。老師:“現(xiàn)在,我們可以得出這道題的最后結果,x等于零?!睂W生:“唉,算了老半天,x卻是零,看來都白費功夫了。”
對了,字母那么多,你知道為什么人們偏偏常用x表示未知數(shù)嗎?沒想過這個問題吧!沒關系,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個疑惑。
據(jù)說早在三四千年前,人們就開始用各種符號來表示未知數(shù)了。1559年,法國數(shù)學家彪特用A、B、C表示不同的未知數(shù);1591年,法國數(shù)學家韋達用A、E、I等元音字母表示未知數(shù)。直到1637年,法國數(shù)學家笛卡爾開始用x、y、z表示正數(shù)的未知數(shù),這被人們普遍采用。
為什么常用x表示未知數(shù)?人們對此有諸多看法。有人認為是因為意大利數(shù)學家卡塔爾迪曾用數(shù)字1加斜線表示未知數(shù),其形狀與x相似。也有人認為是因為當代數(shù)學從阿拉伯傳入歐洲時,阿拉伯語中表示未知數(shù)的詞被譯為“xei”,所以x成了未知數(shù)的常用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