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琪,馬宇媛,張 晶,曹
(西北民族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甘肅蘭州 730030)
驢在全球均有分布,中國養(yǎng)驢歷史悠久且產驢量高[1],約占全球驢總數的47%[2]。驢不僅可以役用,還可作為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必需氨基酸[3]的肉類被人們食用,驢肉的食用歷史在我國已有1 000年之久,唐代孫思逝的《千金食治》中就有食用驢肉治病的記載,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對驢肉的滋補療疾作用進行了闡述,清代以后全國各地食用驢肉已極為普遍,而且民間出現(xiàn)了諸多地方著名驢肴風味名品[4]。由于受役用的影響,人們對驢肉的認知還停留在役用淘汰的階段,不能滿足消費者對優(yōu)質驢肉的需要,隨著驢由役用逐漸向肉用轉變,各驢種產肉性能的研究引起人們的廣泛興趣。目前,肉用驢種在食品的種類研究較少,對于我國不同種類驢肉產品的研究鮮有報道,且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營養(yǎng)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驢肉的需求也隨之提高。
為了使這類具有高營養(yǎng)價值的肉驢資源得到更加充分的開發(fā)利用,以新鮮驢肉為原料,采用優(yōu)化的配方,改進傳統(tǒng)工藝流程和操作條件,研制出新的驢肉干產品。
1.1.1 原材料
鮮驢肉、天然香辛料、白砂糖、醬油、料酒、食鹽等。
1.1.2 主要設備
電磁爐、恒溫烤箱、電子秤等。
1.2.1 工藝流程
原料→清洗→切割→預煮→切條→配料→復煮→烘烤→檢驗→成品。
1.2.2 操作要點
(1)原料選擇。選用檢疫合格的驢肉,以新鮮的前后腿瘦肉為最佳。
(2)清洗、切割。剔除軟骨、碎骨、筋、膜和淋巴等組織,然后分割成300 g左右小塊,浸入涼水中,以浸出肉中的殘余血液,然后瀝干水分,稱量備用。
(3) 預煮。將修整后的肉塊放入冷水中煮制,加水量以淹沒肉塊為準,通過煮制擠出血水,消除異味,使肉塊變硬以便于切塊,時間40 min左右。初煮過程要注意撇去湯面油沫和污物。
(4)切條。肉塊冷卻后,切成長×寬×高為3 cm×4 cm×1 cm的條塊,肉條大小均勻一致,冷卻后稱量。切條時需注意保持形狀、大小一致。
(5) 復煮。將切好的肉條,放在料湯中煮制,使其進一步熟化和入味,復煮湯料中加入30%的初煮湯,配料包放入紗布中入鍋。配方以初煮冷卻后的肉量為準,復煮是將切好的肉坯放入調味湯中煮制,其目的是進一步熟化和入味。
(6)烘烤。將肉干鋪在鐵絲網篩上,放入干燥箱中烘烤,前3 h控制在65℃左右,后3~4 h控制在60℃左右,當水分含量<20%即可結束脫水,同時要不斷翻烤肉塊。
(7)冷卻、包裝。將烘干的肉干及時放入冷卻室,打開吊扇吹風冷卻,冷卻后立即稱量,然后采用阻氣、阻濕性能好的雙層復合膜真空包裝。
調味料配方(按每100 g肉計算) 見表1。
表1 調味料配方(按每100 g肉計算)/g
1.3.1 單因素優(yōu)化配料
選取白砂糖、食鹽、花椒、八角、桂皮作為單一變化因素。
配料的單因素優(yōu)化用量見表2。
表2 配料的單因素優(yōu)化用量/g
按照表2中的單因素配料進行添加,除單因素配料外,其他配料的用量為味精0.20 g,醬油2.00 g。按照制作工藝進行制作,以感官評價進行打分評出最好的配料用量。
1.3.2 驢肉干的正交試驗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選取白砂糖、食鹽、花椒、辣椒粉和八角這5個因素中有顯著性差異的因素的3個水平進行正交試驗,然后根據感官評分選出最優(yōu)配方,以便得到口味較好、風味獨特的驢肉干。
1.3.3 驢肉干感官評價
產品質量評價標準見表3。
表3 產品質量評價標準
選擇在試驗中影響驢肉干感官品質的烘烤時間[4]、烘烤溫度[5-7]為主要參考因素進行二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
驢肉干正交試驗設計見表4。
表4 驢肉干正交試驗設計
各配料的優(yōu)化用量見表5。
不同配料在驢肉干中發(fā)揮的作用不同,有的是增加余香,有的是上色,有的是賦予肉干不同的風味及口感。試驗根據最佳用量和次佳用量進行組合優(yōu)化,選取食鹽用量(A)、花椒用量(B)、桂皮用量(C)進行正交試驗。
驢肉干配方正交試驗方案設計見表6。
驢肉干配方優(yōu)化正交試驗結果見表7。
由表7可知,驢肉干配方中各因素影響驢肉干感官品質的次序為C>A>B,即桂皮用量的影響最大,其次為食鹽用量,花椒用量的影響最小。最佳配方方案為A2B2C2,即食鹽用量3.00 g,花椒用量0.60 g,桂皮用量0.75 g。
表5 各配料的優(yōu)化用量
表6 驢肉干配方正交試驗方案設計/g
表7 驢肉干配方優(yōu)化正交試驗結果
驢肉干工藝優(yōu)化正交試驗結果見表8。
表8 驢肉干工藝優(yōu)化正交試驗結果
由表8可知,驢肉干配方中各因素影響驢肉干感官品質的次序為E>D,即烘烤時間的影響最大,其次為烘烤溫度,最佳工藝參數為D2E2,即烘烤時間6 h,烘烤溫度65℃。
工藝優(yōu)化感官評價表(X±SD)見表9。
表9 工藝優(yōu)化感官評價表(X±SD)
在驢肉干烘烤過程中,烘烤時間短,脫水量少;烘烤時間長,制作過于干燥,味較濃,口感較差,有“柴樣”感。且烘烤過程中,肉干很容易發(fā)生氧化,烘烤時間越長溫度越高,脂肪氧化越快越嚴重,所以要提高熱風烘烤溫度,縮短烘烤時間,但是溫度過高,反而會使肉干表面結殼,影響水分干燥速率,表面硬化,影響質構。
烘烤的合適時間和溫度可以使驢肉干肉條更加緊密,烘烤時間長,則失水量過大,質地干硬,口感較差。烘烤時間4 h,烘烤溫度55℃時,由于烘烤時間短且烘烤溫度低,使得驢肉干制品中風味物質濃度偏低,不能充分顯味,將烘烤時間延長為5 h時,驢肉干的滋氣味得到顯著提高,肉干結構變得緊實且香味濃郁,但是溫度低,導致烘烤不均勻。當烘烤溫度65℃,烘烤時間5 h時,香味較濃,感官評分最高;當烘烤溫度65℃,烘烤時間6 h時,肉干香味較濃,但咀嚼性較差。故綜合考慮烘烤溫度65℃,烘烤時間5 h。
驢肉可以采用傳統(tǒng)工藝制作出口感佳、質地好、風味獨特的驢肉干,既符合多樣化、營養(yǎng)化、方便化的肉制品,是我國肉制品工業(yè)今后發(fā)展的主要方向,也可以滿足人們對口感的需求。
(1)驢肉干的各種配方對感官品質的影響順序為桂皮>食鹽>花椒,即桂皮用量的影響最大,其次為食鹽添加量,花椒添加量的影響最小。最佳的配方方案為食鹽用量3.00 g,花椒用量0.60 g,桂皮用量0.75 g,白砂糖用量2.50 g,八角用量0.75 g,醬油用量2.00 g。
(2)驢肉干的加工工藝參數對制品感官品質的影響順序為烘烤時間>烘烤溫度,最佳工藝參數為烘烤時間5 h,烘烤溫度65℃。
參考文獻:
[1]常煥章,周保利.發(fā)展我國肉驢業(yè)勢在必行 [J].中國動物保健,2001(2):11-12.
[2]劉成江,李開雄.幾種驢肉制品的開發(fā) [J].肉類工業(yè),2007 (1):12-14.
[3]尤娟,羅永康,張巖春,等.驢肉主要營養(yǎng)成分及與其他畜禽肉的分析比較 [J].肉類研究,2008(7):20-22.
[4]姜秀麗,刁小琴,孔保華,等.烘干時間對牛肉干水分分布與品質變化的影響 [J].肉類研究,2016,30(4):30-34.
[5]李升升,李全,吳海明,等.犢牛肉干加工工藝初探[J].青海畜牧獸醫(yī)雜志,2014,44(1):8-9.
[6]陳星.酸辣豬肉干加工工藝及產品特性研究 [D].武漢:華中農業(yè)大學,2016.
[7]吳玉瓊,胡永樂,傅新征,等.蛇肉干的研制及其工藝優(yōu)化 [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版),2015(9):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