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霞
最近,“油膩”一詞火爆了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坝湍仭碧刂敢环N精神狀態(tài),突出表現(xiàn)為無活力、無朝氣、無生氣。如何避免“油膩”心態(tài),一時成為社會關(guān)注的焦點話題。
對教師這個群體來說,“油膩”是應(yīng)當值得警惕的現(xiàn)象。一旦“油膩”加身,就會表現(xiàn)為一種“油膩”心態(tài),失去責任心、進取心,對教育失去向心力和親和力,對教學無所用心,得過且過,敷衍塞責,甚至會在教師隊伍中蔓延一種消極情緒,嚴重影響教學質(zhì)量,損害教師形象。教師作為教育人的人、培養(yǎng)人的人、影響人的人,當不忘初心、永葆活力,為人師表、行為世范,決不可有“油膩”心態(tài)。
不可否認,當前一些教師確實存在“油膩”心態(tài)。有些教師松松垮垮,渾渾噩噩,在教學崗位上混日子、裝樣子,教學中不求上進,自我要求放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彩,多少年沒上過一堂公開課,沒發(fā)表過一篇論文,沒參與過一項教科研活動,活脫脫一種“空擋怠速”狀態(tài)。有的教師喜歡投機取巧,圓滑世故,心氣浮躁,整天打小算盤,耍小聰明,專挑那些難度小、強度低的科目上,遇到困難繞著走,看到成績搶著上,工作追求轟動效應(yīng),而對于潤物無聲、打基礎(chǔ)、謀長遠的事情則不管不顧,一年到頭不家訪,學生思想工作也懶得做,在同事們的評價中屬典型的“老油條”。還有部分教師居功自傲,自矜自夸,抱著“優(yōu)秀教師”“教學能手”這些過往成績不放,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與人交流,喜歡用昨天的成績當名片,常把過去的輝煌當資本,卻不學習教育新理念,不研究教育新方法,不探究教學新課題,不去推動今天的工作;更有甚者,耐不住清貧,守不住寂寞,工作作風問題突出,成為教師群體中的“害群之馬”。
心態(tài)影響行為,行為產(chǎn)生結(jié)果。倘若教師的“油膩”心態(tài)不除,“病根”不治,則“病患”徒增。那么,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如何落實?“為人師表”的師道尊嚴何以踐行?教育強國的使命責任又怎堪擔當?所以,對有“油膩”心態(tài)的教師,當采取有效方法予以矯治。
要想摒棄“油膩”心態(tài),需要教師自我把脈、自我救治,自覺對照新時代、新征程的要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斷修身養(yǎng)德,筑牢思想防線,日日掃除心靈雜草,時時修煉道德境界,真正將“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形,克服不良心態(tài),約束個人行為。要堅持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以爭做群眾滿意的教師為目標,保持銳意進取的心態(tài),自省自警,兢兢業(yè)業(yè),履行好教書育人的職責,做到“內(nèi)無雜念,外無妄舉”,把全部精力用在教學上,用實際行動踐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春蠶精神、蠟燭精神,樹立新時期教育新風尚。
當然,摒棄“油膩”心態(tài)也需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爸鼓伖斡汀辈⒎且蝗罩Γ膊豢赡芤货矶?,唯有教師靠毅力管控好自己,慎微慎獨,方能“刮骨療毒”。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已經(jīng)進入新時代。這是一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的時代,是一個嚴格自律、清正廉潔、抵達崇高的時代?!坝湍仭毙膽B(tài)與新時代格格不入,也與教師身份嚴重不符,只有堅決摒棄“油膩”心態(tài),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用心用力備好每一節(jié)課、上好每一堂課,教育好、培養(yǎng)好每一名學生,才能不負新時代、干出新業(yè)績,對得起“人民教師”這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