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芳菲 周勇
中圖分類號:G62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2-0030-01
羅曼·羅蘭曾說過,藝術是一種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 生活中常見的藝術形式有:藝術繪畫、雕塑、工藝、建筑、音樂、舞蹈、文學、戲劇、電影、游戲 藝術的種類繁多。就從美術的角度來談談我所理解的生活和藝術。美來源于生活,并對生活進行了一次再創(chuàng)造。其實美術就是把生活中的動心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升華。
我們每天都離不開衣食住行,而如今生活物質(zhì)水平提高了,人們更加追求精神品質(zhì)的生活,藝術融入我們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居家裝飾,店面裝修,服裝的搭配、手機款式等等。到處燈火輝煌,車水馬龍,空氣傳來一陣陣的喧鬧聲。高樓拔地而起,整齊如一。眼中都是琳瑯滿目的廣告,讓人目不暇接。
在生活中,到處都是藝術。從視覺上,我們所看到蔚藍的海洋之寬闊、小河流水之細膩、花兒綻放之美麗、春風撫柳之舒心;從聽覺上,我們聽到驚濤拍岸、高山流水、百鳥爭鳴;從嗅覺上,我們聞到花兒的芬芳、從味覺上、我們品嘗到酸甜苦辣;從身體上,我們感覺到冷暖、粗糙光滑;我們從生活中感悟出了這么多的美好,感悟出藝術無處不在。但生活是有限的,生活是在自然當中的,不是所有的人都登上喜馬拉雅山鳥瞰大地,不是所有的人都探過太空了解地球之外;廣袤的大地,有著太多我們沒有去過的地方,可我們能通過很多其他的途徑去感受,我們也可以去了解喜馬拉雅山、探索太空,因為我們有書本、電視、網(wǎng)絡各種途徑,這樣藝術的資源就更加豐富了,就能為創(chuàng)造更好的藝術做好鋪墊。
現(xiàn)實生活不全是藝術。藝術的形成是需要選擇、需要取舍的,而不是純粹地照搬而已。比如說沙子里面有金子,但沙子并非全是金子,要想獲取金子必須經(jīng)過提煉才能獲得,而不是把沙子全部收藏起來。如果把金子比做藝術的話,那么沙子就是自然,我們要想獲取金子,就必須要具備獲取金子的工具,還要有篩選、分離、冶煉、提純一整套技術。我們要掌握藝術就要具備獲取藝術的工具和技術,達到技術熟練、精湛,知道怎么去選擇,怎么去取舍,從而創(chuàng)造出更優(yōu)秀的藝術。
對于藝術的定義,古來說者不一,亞理士多德說"藝術是模仿自然"。也有人說藝術就是"人類的一種創(chuàng)造技能,創(chuàng)造出一種具體的客觀的感覺中的對象,這個對象能引起我們精神世界的快樂,并且有長久的價值"。而我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家理想情感的表達,外化為物質(zhì)形式,表現(xiàn)自我的一種方式。所以生活中的藝術不光光是體現(xiàn)物質(zhì)的實用性,更是一種純潔的精神的快樂。
美術不僅與人們的精神生活有關,而且與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因此,美術的社會作用,除了體現(xiàn)在一般藝術作品所共有的教育功能、識別功能和審美功能以外,它還具有其他藝術所無法比擬的實用功能,那就是人類還要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好更美的各種物質(zhì),以滿足人類不斷增長的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他們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生活給藝術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藝術盡情地表現(xiàn)自然,表現(xiàn)生活,并使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簽檎l綻放?鳥兒為誰鳴唱?江河為誰奔騰?高山為誰聳矗立?帶著豐富而細膩充滿著好奇的心出發(fā),在自然和生活中探究花兒的綻放、鳥兒的鳴唱、江河的奔騰、高山的矗立,通過感知,產(chǎn)生領悟,抒發(fā)我們對自然、生活的情感;把這些情感轉(zhuǎn)換成其他的藝術形式,使我們能更好地融合在自然中。
馬塞爾·普魯斯特說過:偉大的藝術品不像生活那樣令人失望,它們并不像生活那樣總是在一開始就把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給了我們。 生活不能離開藝術,藝術也源于生活。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擁有一顆單純尋找美的心,在藝術的小河中幸福的流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