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勇
前段時間發(fā)生的一件事意味深長。
在21歲空姐滴滴打車被司機殺害的事件中,有一個叫“二更食堂”的自媒體大號頗出風頭,馬上推出了一篇《托你們的福,那個殺害空姐的司機,正躺在家數(shù)錢》的文章,用詞煽動、惡俗,引發(fā)眾怒。最終,以二更創(chuàng)始人道歉,“二更食堂”被永久關(guān)停收場。
憑經(jīng)驗,有些自媒體骨子里充滿了商業(yè)氣息,但表面上卻要使勁哄粉絲的假自我開心。
我對它們,當然還有其他一些機構(gòu),把粉絲、客戶、公眾預設為什么,并用什么來和后者打交道,以及后者又是用什么來和它們打交道很有興趣。
一個人跟別人打交道,無非是用真自我(真心)、假自我(假意)、角色(沒有感情色彩的社會身份)這三種東西,或它們的混搭。一家商業(yè)公司,尤其是以哄人開心為主的自媒體,會對粉絲掏心掏肺,扛真自我出現(xiàn)嗎?恐怕很難。
因為這樣不僅玩不轉(zhuǎn)—真自我有點嚴肅,并不好玩—可能還要被鄙視。它必須是扛假自我+角色的組合出現(xiàn)的,把粉絲預設為一群可以撩撥可以哄的人。它們畢竟不是有理念和扛起宏大話題的嚴肅自媒體,知道關(guān)注他們的粉絲在這個社會是些什么人。
具有極強的利益意識的人,很習慣把別人假定為“傻X”,而且會設計一系列攫取“傻X”的場景,比如房地產(chǎn)中介之類。這方面我想很多人都有深刻的感受。
好,粉絲被預設為這樣,他們又是用什么來和所關(guān)注的機構(gòu)、平臺打交道呢?同樣是用假自我+角色。他們只想得到跟一幫人一起關(guān)注然后好像很時尚的那種體驗。大家其實都是用假自我+角色,心照不宣地玩,骨子里都有很強的利益盤算。要他們對所關(guān)注的機構(gòu)、平臺有真情,這不是笑話么。
心靈雞湯把一個人預設為什么人呢?預設為不能思考,同時不敢面對真自我,但假自我又需要一點點溫暖的安慰的人。
平時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互動都有一個把對方當成什么人,用什么來和對方打交道的預設。提供各種各樣東西的商業(yè)或非商業(yè)機構(gòu)更是如此。
比如吧,你有沒有看一些“心理學”的書或文章的經(jīng)歷?它們一般都會來這么幾下子。
或者給你擼出一堆“效應”:路西法效應、光環(huán)效應、羊群效應—嗯,這些效應你可能聽說過,但還有沒聽說過的,像巴納姆效應、巴霖效應、布里丹毛驢效應就沒聽說過吧?……在這個知識的海洋里,你是不是被唬住了?
或者給你列一堆“癥”:斯德哥爾摩癥、路怒癥、巨嬰癥、開學恐懼癥、奢侈癥……是不是很有檔次的感覺?
當然,要顯示更科學,還可以給你上這個神經(jīng)元那個多巴胺。
很清楚了,這么玩的人,其實把你假定成了學校里的學生或可以從這種“知識”中找感覺的小白。換句話說,假定你在心智上還停留在學生時代。然后,你知道了這些“知識”,似乎就得到了什么寶貝似的。至于思維呢?邏輯呢?原理、規(guī)律的論證呢?不好意思,真沒有。
像心靈雞湯把一個人預設為什么人呢?預設為不能思考,同時不敢面對真自我,但假自我又需要一點點溫暖的安慰的人。所以端上桌的東西,你說有沒有營養(yǎng)。真正有營養(yǎng)的東西必須是沖著頭腦,或者真自我來的。
一個人被預設、假定為什么,是一種很重要的思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個社會運作的一個秘密:它想要把人設計成什么人,而這恰恰是從預設、假定這個人是什么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