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的研究對象為西班牙語心理致使動詞。這類動詞從形式上可以分為詞匯型、形態(tài)型及句法型致使動詞。在句法上,存在形式主語與邏輯主語不一致,常見句式為“感受者-動詞-主語”和“主語-感受者-動詞”等特點;在語義上,致事體可以是人、非人生命體或非生命體,受事體是在句子中不具備行為主動性的人或生命體。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中國學生在心理致使動詞的使用上還存在一些問題,最后提出將原型理論運用到教學中以提高此類動詞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致使動詞 原型理論 西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5-0113-02
致使概念存在于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語言中,對致使范疇的研究也是語言學研究中的一個熱點。本文以西班牙語中的心理致使動詞為研究對象,具體是指,蘊含使動含義的、表達心理及情感變化的動詞,如gustar(使喜歡)。與現(xiàn)代漢語相比,這類動詞在句法結構上存在“論元”錯位,例如漢語中“我喜歡這本書”的主語是“我”,而西語“Me gusta este libro(這本書使我喜歡)”主語則是“這本書”。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這種句法差異造成了學生理解與使用上的困難。如何在對外西語教學中有效地講解這類動詞引發(fā)了我們的思考。在當前認知語言學的研究中,原型理論的研究與應用日益廣泛。西語心理致使動詞中是否存在原型性較高的動詞?能否將其應用到教學過程中?
一、西班牙語心理致使動詞的句法及語義特點
在英語致使動詞的研究中,Comrie(1976)等指出有詞匯型致使動詞、形態(tài)型致使動詞和句法型致使動詞三種,前兩種又被稱為綜合型致使動詞。在西班牙語致使動詞的研究中, Cifuentes Honrubia和Lalave Ortiz(2009)等認為也可以分為詞匯型、形態(tài)型、句法型三種,而致使動詞的分支心理致使動詞也可以從形式角度分為上述三類。詞匯型心理致使動詞是指動詞本身能表達致使含義的動詞,例如:aburrir, divertir, enfadar, molestar, sorprender等。形態(tài)型心理致使動詞是指動詞詞根沒有致使含義,通過詞綴表達致使含義的動詞,這一類常見的動詞有aficionar, agradar, elegantizar, enamorar, enloquecer等。句法型致使動詞是指要依靠助動詞hacer等加原形動詞表達致使含義的致使結構,因為是分析型表達法,不是原形動詞本身表達致使含義,所以本文暫不詳細闡述。
1.句法特點
由于很多語言中的心理致使動詞在句法表現(xiàn)上都存在論元“錯配”的現(xiàn)象,從而給外語教學與學習帶來了困難(張京魚,2001)。西班牙語心理致使動詞在句法上也呈現(xiàn)出了句法主語與邏輯主語不一致的特點,如例(1)。
(1)…me fatigan hasta los títulos, por estimulantes que a otros les parezcan, y ya no título.
例(1)中“fatigan”意思是“使疲憊,使疲倦”;句子主語是“l(fā)os títulos”(標題);“me”是賓語,指代的是感受者“我”,與邏輯主語“我”并沒有保持一致關系。這也是在西語學習過程中容易出錯的一個地方,比如“我爸爸喜歡書”,不乏學生會寫出“*Mi padre gusta los libros”諸如此類的句子。
此外,常見的句式結構為“感受者-動詞-主語”以及“主語-感受者-動詞”,例如:
(2)Lo inquietaron unos resplandores en el patio de una casa vecina, pero luego vio que eran restos de una fogata en donde alguien había asado algo de carne.
(3)La alusión a la paisajista lo inquietó por unos segundos.
例(2)中“l(fā)o”為感受者,“inquietaron”是動詞,“unos resplandores”是主語;例(3)中“l(fā)a alusión a la paisajista”是主語,“l(fā)o”是感受者,“inquietó”是動詞。
2. 語義特點
致使性是動詞分類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標準。Lavale Ortiz (2013:545-547)提出了13個界定及區(qū)分致使動詞的語義參數(shù)。其中心理致使動詞的受事體(la entidad causada)是不具備行為主動性的人或生命體,致事體(la entidad causa)可以是人、生命體或非生命體,主動作用在另一受事體上使其發(fā)生心理變化。具體而言,如果致事體是施事者(agente),必須是人并且是有意發(fā)出動作;而如果致事體只是一個外在刺激(estímulo),則可以是無意發(fā)出動作的人、生命體或非生命體。例如:
(4)Me irritó el que hubiera avanzado en esa dirección sin consultarme.
(5)La inquietaba el ruido de su manantial de orina, cuando fluía a través de la pared.
(6)Fue cuando Chaco y Murube empezaron a molestar al perro que había andado por la zona desde la ma?ana.
例(4)中致使動詞irritar(激怒)的致事體(朝那個方向走的人)是人并且是有意為之,受事體是不具備主動性的“我”。例(5)的致使動詞是inquietar(使不安),致事體是非生命體的事物(小便的聲音),受事體是不具備主動性的“她”。例(6)中的致使動詞是molestar(煩擾),致事體是有意發(fā)出動作的人(查克和穆盧貝),而受事體是動物(狗)。概括而言,致事體可以是人、生命體或非生命體,受事體是在句子中是不具備行為主動性的人或生命體。
二、中國學生在西語心理致使動詞使用上的常見錯誤
為了更直觀地了解中國學生對西語心理致使動詞的掌握情況,我們從《新時代西漢大詞典》中選取了8個句子,設計為中譯西的題型,在國內某大學的大二和大三學生中進行了測試,最后收回了79份有效樣本,其中46份二年級學生的,33份三年級學生的。
在對有效樣本的分析中,我們發(fā)現(xiàn)以下幾句話的錯誤率相對較高:第4句話“如果您樂意,我會很高興請您喝杯咖啡”;第5句話“這工作這么繁重,任何人都會感到累的”;第6句話“她的幾個孩子調皮搗蛋使她很不高興”。具體數(shù)據詳見表1。
下面我們來看幾個典型的錯誤:
(7)* Si te gustes, estoy muy alegre de pedirte un café.
(8)*Esta noticia alegró toda la familia.
(9)*Le molesta mucho las travesuras de sus hijos.
(10)*Esta noticia se alegra a toda la familia.
(11)*Me enamoro mucho la danza de esta zona.
例(7)錯誤在于論元辨析不對,將受事者“你”理解成了主語,從而造成了動詞gustar的變位錯誤。例(8)的錯誤在于“toda la familia”不是句子的主語,應該加上介詞a。例(10)的錯誤在于動詞“molestar”的主語是復數(shù)形式的“l(fā)as aventuras”,動詞沒有與主語保持形態(tài)上的一致。例(11)中學生沒能區(qū)分心理致使動詞與其代詞式形式的用法的差別。綜合而言,主要有論元辨析不清、動詞與主語形態(tài)不一致、致使動詞與代詞式動詞用法混淆等錯誤類型。
三、將原型理論運用到西語心理致使動詞的教學中
原型理論的提出首先要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Berlin和Kay通過調查說不同語言的人對顏色的認知發(fā)現(xiàn),盡管語言不通,但是們對“焦點”色的選擇卻呈現(xiàn)出了高度的一致性。20世紀70年代開始Rosch做了一系列關于焦點色和原型的實驗,提出了原型理論。Rosch指出:“世界上的事物因為相似性聯(lián)系在一起,他們圍繞在一個最中心的、最典型的成員周圍,該成員就是該范疇所有成員中最具代表性的”(轉引自Josep,2013:35)。這個最具代表性的成員就是原型。
溫格瑞爾等(2009)指出在判斷一類詞匯中的原型時,有三個標準要考慮到:一是所有樣本中具有高度典型性的;二是原型單詞形式要簡單;三是能夠快速出現(xiàn)在我們的頭腦中及兒童的語言習得過程中。中國學者熊學亮和梁曉波(2003:109)指出:“詞匯性致使動詞數(shù)量巨大,其使用頻率應該遠高于致使助動詞。因此,致使詞匯的原型應該是詞匯性致使動詞而不是致使助動詞”。綜上,我們認為西語心理致使動詞中,最具備原型性的動詞之一是gustar。首先,gustar是典型的心理致使動詞的用法,沒有代詞式形式;其次,形式上是簡單的詞匯型致使動詞;再次,在西班牙語教材中,gustar是最早出現(xiàn)的致使心理動詞之一。2014年版《現(xiàn)代西班牙語學生用書1》第六課的語法部分講解了動詞gustar和encantar的用法,是心理致使動詞第一次出現(xiàn)在這套現(xiàn)在國內廣泛使用的教材中。
在文章第三節(jié)的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第1句話的正確率非常高,大二年級的為97.8%,大三年級的為100%。而這句話是要翻譯“這是我們最喜愛的一首歌”,需要使用的動詞是gustar。相比較其他動詞,gustar的掌握情況最好。所以我們建議將原型理論運用到心理致使動詞的教學過程當中,以gustar為原型,讓學生舉一反三,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結論
“從認知語言學來研究致使概念和結構還有很大的空間值得探索,如從原型理論出發(fā)來對眾多的致使語義進行范疇分析,隨著學界研究的進展,肯定會有更大的發(fā)現(xiàn)?!?(梁曉波等2002:44)。心理致使動詞因其獨特的句法特點引起了我們的關注,通過調查問卷我們也發(fā)現(xiàn)學生在掌握這類動詞時確實有一定的難度。本文結合具體事例分析了心理致使動詞的句法及語義特點。通過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gustar是這類動詞中最具原型性的動詞之一,我們建議在心理致使動詞的教學中以gustar為原型,以期提高教師的講解效率及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Josep, María y Joseph Hilferty, Introducción a la lingüísica cognitiva [M], Editorial Planeta, Barcelona, 2013.
[2] Lavale Ortiz, Ruth María, Verbos denominales causativos en espa?ol actual [D], Universidad de Alicante, San Vicente del Raspeig, 2013.
[3]董燕生,劉建.《現(xiàn)代西班牙語學生用書1》[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北京,2014.
[4]弗里德里希·溫格瑞爾,漢斯—尤格·施密特.《認知語言學導論》[M].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2009.
[5]梁曉波,孫亞.“致使概念的認知觀”[J].《外國語》,2002(4):38-45.
[6]孫義楨.《新時代西漢大詞典》[M].商務印書館,北京,2008.
[7]張京魚.“英漢心理使役動詞應用對比研究”[J].《外語研究》,2001(3):46-50.
[8]熊學亮,梁曉波.“致使結構的原型研究”[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6):106-110.
作者簡介:熊乙婷( 1989), 女,民族:漢族, 南昌, 助教, 碩士研究生, 浙江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句法學,西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