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閱讀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與判斷能力,對他們的英語聽、說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亦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側(cè)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加強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力度,培養(yǎng)起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就顯得尤為迫切與重要。
關鍵詞:英語;閱讀;教學;淺談
眾所周知,閱讀的過程是一個對語言的認知和領悟的過程,它有助于學生鞏固和擴大詞匯、豐富語言知識、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也有助于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與判斷能力,因而在高中英語日常教學中,加強閱讀教學的力度,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與技巧,形成自主閱讀的能力,就顯得尤其迫切和重要。那么,高中英語教師在自己的日常教學過程中,又應采用什么樣的方法與手段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筆者認為應從這樣幾個方面著手。
一、 使學生充分認識閱讀的重要性
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運用英語技能的一個基本方面,又是落實交際實踐性的主要途徑。在課內(nèi)、外的閱讀活動中,既可培養(yǎng)學生對語篇進行分析、綜合并從中獲得信息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陶冶學生良好的精神情操。然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并不能充分理解閱讀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在閱讀過程中去探尋適合自己的方法,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而是在閱讀過程中不求甚解,得過且過,從而使自己的閱讀能力總是得不到實質(zhì)性的提高。面對這種情況,筆者采取了一些針對性的措施,對這部分學生深入進行閱讀教學重要性的教育,使他們認識到閱讀能力不僅是英語聽、說、讀、寫的四項基本能力之一,而且在這四項能力中所占比重最大,聽、說、寫的能力要提高,都與閱讀的能力密切相關;閱讀過程中不但能鞏固舊知識,學到新知識,還能鍛煉自己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并能為語言實踐能力的提高儲備豐富的養(yǎng)料。此外,我還經(jīng)常列舉一些中外名人重視英語閱讀的事例,對學生進行啟發(fā)教育,從而使這些學生從內(nèi)心里認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并能主動地投身到課內(nèi)外的閱讀教學活動中,為提高閱讀教學的整體質(zhì)量打下了基礎。
二、 重視閱讀方法的指導
古人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個道理也同樣適用于高中英語的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要引導學生學習、借鑒和掌握閱讀的方法與技巧,使學生能自覺地做到愛讀、會讀、樂讀,這樣才能達到閱讀教學的目標要求。在閱讀過程中,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具體到概括的原則,閱讀的方法和策略也應有所不同。那么,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有哪些較為重要的閱讀方法可以提供給學生借鑒和采用呢?筆者認為以下這幾種閱讀方法是必須掌握的:
(一) 精讀。對課本所提供的閱讀材料中那些堪稱經(jīng)典或精彩的文章及段落,要指導學生逐句逐段地進行反復深入地閱讀,準確把握全文或段落的主旨,并從中領悟其語言運用的精當、文章構(gòu)思的巧妙。掌握了這種閱讀的方法,學生在以后遇到重要的閱讀材料時,就知道該用怎樣的方法去應對。
(二) 略讀。對一般性的閱讀材料,只要能把握大概意思就可以了,無需費時費力去進行深入的閱讀,這時就可以指導學生采用略讀的方法,對無關緊要的部分匆匆瀏覽而過,只注意閱讀主要的章節(jié),從中篩選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就可以了。掌握了這種閱讀方法,可以加快閱讀的速度,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三) 跳讀。在閱讀的過程中舍棄一些無關緊要的段落或章節(jié),直接閱讀那些自己需要的內(nèi)容,從中獲取相關信息就行了。面對這樣的閱讀材料,教師就可指導學生采用跳讀的方法,以使學生盡快從中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四) 泛讀。泛讀也就是廣泛閱讀的意思。高中英語的閱讀教學,并不能只局限于課堂和本學科的閱讀內(nèi)容,還應注意課內(nèi)與課外、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橫向聯(lián)系,在課余時間閱讀一些英語課外讀物,閱讀一些其他學科的相關內(nèi)容,這樣才能在聯(lián)系和對比中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促進英語閱讀能力的全面提高。譬如閱讀了英語原文后,再去閱讀翻譯成漢語的相關文章或著作,就能從其中了解到英語與漢語在詞匯、語法方面的異同,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是很有幫助的。因此高中英語教師要打破“課本位”的思想局限,使學生明白泛讀的好處,教給學生泛讀的方法,養(yǎng)成廣泛閱讀的習慣。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并不只局限于以上幾種,還有其他的一些方法可以借鑒,在此就不贅述。
三、 充分發(fā)揮課堂閱讀教學的示范性作用
在平時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好自己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步驟,采用科學的訓練方法,使自己的每一堂閱讀教學課不僅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還能為學生的自我閱讀起到示范性的作用。為達此目的,筆者采用了下列的教學方法:閱讀教學之前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和篇章結(jié)構(gòu)的特點,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帶有預測性質(zhì)的問題,引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預測和討論,以激活學生大腦中相關的知識網(wǎng)絡,使他們處于主動認知狀態(tài),從而產(chǎn)生閱讀的欲望并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在正式的閱讀教學時,我有機引入提問式、談話式、討論式教學法,引導學生閱讀時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然后提出問題,啟發(fā)學生回答,在聽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弄清學生閱讀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適時予以點撥糾正。這樣的閱讀教學過程,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既不浪費時間,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同時,閱讀能力和口語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鍛煉,與此同時也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得到了相應的鍛煉和提高。此外不在閱讀前單獨教學生詞,而是在討論和語境中呈現(xiàn)生詞,以借此檢測或鞏固學生對單詞的理解。至于閱讀教學中對語法知識的處理,我更是別出心裁,變單講語法知識為知識講解和能力培養(yǎng)相結(jié)合,變單純講語言結(jié)構(gòu)為結(jié)構(gòu)講解和語言功能應用相結(jié)合。同行們都知道,語言知識與能力培養(yǎng)是相輔相成的,語言知識是語言運用的基礎,語言知識的運用促使交際能力的形成,交際能力的提高又促進語言知識的鞏固和發(fā)展。所以這樣的處理就從根本上把握住了問題的實質(zhì)。復述是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每當讀過一篇文章后,我就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去概括相關內(nèi)容,摘錄其中的重點句子,復述其內(nèi)容,以提高他們的概括能力和口語能力。
相信通過以上的科學閱讀訓練,學生在閱讀能力的提升方面都會有質(zhì)的飛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02-13.
[2]韓剛.高中英語閱讀策略的教學[R].海中英語骨干教師培訓講座(四),2013-11-13.
作者簡介:
李聰芝,云南省保山市,云南省龍陵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