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佩
網(wǎng)絡時代,爆炸的不僅有信息,還有詞匯。
“xx帝”“xx族”“xx女”“xx男”“XX控”……我們正在被各種各樣的標簽所包圍。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將自己的整個人生都套入到不同的標簽里,完成一場自我介紹。比如說,我是一個“鳳凰男”,從小是個“學霸”,但同時也是個“潮流控”,拒絕“被標簽”,堅持“做自己”,理想是成為一個“斜杠青年”。
加引號的這些詞。似乎都有著似是而非的含義。如此種種。不一而足,我們把這些含義模糊,意味不清的詞匯,暫且統(tǒng)稱為“偽概念”。在我們越來越標榜個性的獨立,越來越強調拒絕標簽化的現(xiàn)在,但為什么與此同時,我們又樂此不疲地制造著一個個標簽和概念?這些詞匯流行的背后,可能是我們對自我的焦慮與懷疑,正因為我們找不到坐標,才會如此熱衷于制造坐標。
以知識之名什么是“偽概念”?
無法想象,在這個時代,如果沒有手機,人會陷入什么樣的焦慮中。說不清是“我與世界突然失聯(lián)”還是“世界根本不認識我”,總之,最方便的信息媒介突然失靈,讓人產(chǎn)生不安感可能會超出你的預期。
沒有掌握到最新的、最全的信息,的確讓人焦慮到抖腿,而且這是“知識的時代”所特有的焦慮。舉個簡單的例子,倘若要去申請某國的簽證,腦袋里出現(xiàn)的第一個問題是“我需要準備什么”。接下來,你會向那些順利通過簽證的人詢問經(jīng)驗,或者自己上網(wǎng)查詢資料。一開始,你只是查詢“xx國簽證”這一關鍵詞,接著你注意到在這些回答中有一些詞讓你不得不去想“我是他們所說的哪一類人”。而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是“沒有出國經(jīng)驗、單身且無職業(yè)而又想出國旅游的女性”時,你就開始緊張,甚至是陷入“恐慌”。網(wǎng)友們?yōu)檫@類人士提供了各種“指導”:
每天的簽證都是限定數(shù)量的!
務必強調自己在國外沒有親屬!
國外對中國人沒什么好感!
國外對長得漂亮的單身女性抱有警惕心!
……
這些“指導”里還有一些是相互矛盾的:務必裝作自己不懂該國語言,這樣對方會覺得你有語言障礙不適合在那里生存,沒有移民傾向;務必要顯得自己精通該國的語言,不然對方會質疑你的旅游安排,連語言都不通怎么玩耍?
據(jù)說,“單身女性容易被拒簽”,但仔細想想,誰也不知道事實是否真的如此?生活中此類似是而非的觀念,為何比比皆是?
在茫然不知所措的時候,你得出了一個模糊的判斷:單身女性特別容易被拒簽。這時候有人跳出來說:去找xx旅游機構吧,他們家特別專業(yè),我上次就是這么辦的。“專業(yè)”二字如此醒目,而若有更多熱心的路人A、B、C現(xiàn)身說法稱贊它的話,你會毫不猶豫撥通該機構的電話。當然,也會有人識破這種伎倆:這不過是商家利用信息不對等制造出來的謠言。
制造謠言除了利用信息上的不對等,還利用了一些標簽化的概念,如這里的“單身女性”。
信息爆炸的時代,更是錯誤信息爆炸的時代。以知識之“名”,讓一些或老舊或新異的概念,組合形成了不“實”的判斷——比如這里的“單身女性”對于新興的“出國旅游”,更離譜的可能是那些加修飾詞的,如“大齡單身女性”“無職業(yè)的女性”“英語好的女性”“長得漂亮的女性”等等。這些判斷提供的是模糊、失準的信息,而這些概念在使用中成了‘‘偽概念”。
大量的偽概念,使交流往往容易變成“雞同鴨講”。
有的概念可能是為了方便身份識別而制造出來的,比如網(wǎng)絡流行語里的各式各樣的“帝”“族”“黨”“xx女”“xx男”“xx控”等。這其中最讓人覺得頭疼的可能是不給予如實描述,反而制造“身份差異”和語言上“種族歧視”甚至“種族隔離”的那些概念。比如,“剩女”“屌絲”“屬羊女”?;蛘咭勒諉我粯藴蕘韯澐帧⒔o予復雜期待的概念,像是“經(jīng)濟適用男”“簡單方便女”等,這些期待都非常模糊,讓概念本身具有了高度的“抽象性”。
“真?zhèn)巍敝绺拍畈欢际侨嗽斐鰜淼拿矗?/p>
偽概念之“偽”,最直接的解釋其實是“詐”或者“欺騙”。它與“真”相對。因此,狹義的偽概念是那些弄虛作假的概念,或者說是謬誤性的概念。它們通過組合一些現(xiàn)有的熱詞、科技新詞匯,形成了一個混淆視聽的新詞,提供了不真實的信息,是詐為或欺騙。但這類概念的假象很容易被戳穿,可以驗證它是否合乎科學、合乎邏輯。比如“亞健康”這個詞,現(xiàn)在已被證實是個偽概念,這個概念建立在對“健康”一詞過度完美化理解的基礎上,與人的不相符合,是失敗的意義建構。
但更多人矛頭所指的,可能是廣義上的偽概念,即人為制造盼概念。有些人會覺得“偽概念本身就是個偽概念”,其實就是從這個角度來說的——概念不都是人造出來的嗎?既然人造的總會意味著“虛構”,那么根本就不存在“真”概念?這些概念被人們怨恨,指責為標簽化的偽概念,類似上面提到的“剩女”“屌絲”等,原因是它們指涉的不是一些邊緣清晰的實體或人群,其實是一些難以說得清楚對錯的價值。有些詞語背后的價值暗示了一些難以抵達的絕對狀態(tài),當這些詞觸發(fā)了人們的懷疑精神時,它的合理性就會受到挑戰(zhàn),它便會歸類為“偽概念”。
但是廣義的偽概念是不是就意義全無?畢竟許多詞語給人帶來了失敗感而不是獲得感,制造了心理恐慌而不是心理認同。的確,概念的重要意義應該是能對世界上發(fā)生的事實有所描述。人造的詞語有時候多半摻雜了“想象力”或者價值期待,它們在世界上找不到對應的事實。但或許,這些概念產(chǎn)生出來并不是讓我們費唇舌爭執(zhí)對錯,或費精力去找它們究竟有沒有對應事實。這些概念能流行起來、能被人使用去貼標簽、去制造商機,其背后的生成機制和人使用它們的具體語境才是更應受到重視的。
偽概念從人為到虛假
偽概念利用了人們的“危機意識”。那些打著科學的旗號,故弄玄虛的概念,通??浯笃湓~。比如“酸性體質”這個說法,其實使用了一些臨床醫(yī)學的理論來點綴它,讓人把它與一些疾病聯(lián)想在了一起:身體長期維持在酸性情況下容易生病,甚至容易患癌癥。這些概念與夸張的后果聯(lián)系在了一起,不止是制造恐慌,有的甚至到了恐嚇的地步。這種緊張兮兮的感覺與現(xiàn)代社會人們的時間意識有關。
現(xiàn)代社會中的人,心理時間總是快于眼前的鐘表。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日程表、周計劃甚至年計劃來幫我們快速運思一番“接下來,我要……”。大多數(shù)人總是惶惶不安,雖然并不知道自己究竟不安在哪里,卻還是迅速地往前規(guī)劃,然而無論實現(xiàn)規(guī)劃與否都填不滿這種不安的感覺。對于身體健康的過度敏感和擔憂,其實就受到這一時間感和“結點將至”的心態(tài)的影響。商家利用的就是人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危機意識,一種“防患于未然”、不斷加速地感知未來、加速地去規(guī)劃未來的心態(tài)。
與這一加速感知未來、加速規(guī)劃未來心態(tài)相應,由于時間線在心理上被放得太長,反過來就會造成自己對當前定位的失敗,自己反倒不知道當前究竟要達到什么程度,究竟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具體的人。在網(wǎng)絡占據(jù)人們的生活之后,各語種的語料以每年2億字詞的規(guī)模增長,惴惴不安的時間感會迫使人們追逐那些新異的概念,并盡可能全面掌握這些資訊,以便于更好地“規(guī)劃”。
當自己也在用這些抽象模糊、未經(jīng)時間考證的概念來對照自身時,就會產(chǎn)生對當下自我認同的混亂。比如“文藝青年”,原本是用來指一些有知識并偏愛藝術,帶著浪漫情懷,且愿意表達私人情感的青年,但是現(xiàn)在因“不切實際”“矯情多愁”等,成為了一個貶義詞。這與青年對于自身的認識發(fā)生了變化相關——曾經(jīng)驕傲地展現(xiàn)天性、展現(xiàn)個性被認為是合理的,但社會的理性化以及“成年人”這個詞背后的“成熟”,意味著個體有理性和有教養(yǎng),意味著自己能對情緒和本能的控制。雖然,現(xiàn)在對“展現(xiàn)天性”擴大化理解,又造就了“熊孩子”。
一些概念被生產(chǎn)、創(chuàng)造出來的時候其實很具體,很符合當時的語境,但脫了語境之后,它就沒法再還原到具體的人身上了,而這些概念在使用中就會成為偽概念,成為被人們討厭的標簽。
概念的生產(chǎn)其實都是有人參與的,它既可以描述事實,也可以包含人的期待或者評價。有些令人反感的偽概念,或許一開始并不那么討厭,它的流行能反映出深刻的社會問題,以及這背后人們的社會心態(tài)。如此看來,所謂“偽概念”似乎不能一蹴而就地“剪除”干凈。但值得珍視和提醒的是,愿我們在大肆使用和傳播這些概念之前,都能夠有所覺知、有所思考。
摘自《新京報》書評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