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敏
一、“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發(fā)展現狀分析
對于“互聯網+政務服務”概念的研究,主要是對其功能定位、建設內容和績效評價等幾個方面進行研究。對于其功能的定位,有著相當較為深刻的演變。在“互聯網+政務服務”概念來說,是指各級政務服務實施機關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整合各類政務服務事項和業(yè)務辦理等信息,通過網上大廳、辦事窗口、移動客戶端、自助終端等多種形式,結合第三方平臺,為自然人和法人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政務服務。在近幾年的時間里,在很多研究人員的不斷努力之下,對行政管理模式進行了創(chuàng)新,并對政務公開、效率提升以及服務職能進行合理的優(yōu)化和分析,并加以改進,能夠呈現出多元化的治理形式和管理策略。而且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以及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革新,為以往互聯網的發(fā)展提供了非常大的條件,為了更好的促進“互聯網+”的不斷深化和完善,就應合理的運用電子政務來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這對其意義的認識能夠更好的提升到政府治理的高度之上,而且“互聯網+政務服務”也能夠滿足當前政府發(fā)展目標,并建立法治政府、廉潔政府、服務型政府以及創(chuàng)新政府,這對促進我國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有著極大的幫助。
建設內容,會受多種因素說影響。例如,通過數據共享建立網上統(tǒng)一身份認證體系、統(tǒng)一支付體系、統(tǒng)一電子證照庫,促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在政務服務中的應用。而在項目建設和運行管理工作當中,要明確模式建設、運行維護費明確形式以及數據安全等環(huán)節(jié)的制定和問題的解決,并且要注重政府服務中心管理工作的開展,進而為政府發(fā)展提供堅實基礎。
績效評估是整體研究相對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在全球的電子政務評價機構中,其評價的角度以及指標是有網站建設和服務逐漸發(fā)展而形成的,主要是提升公民利益以及公眾滿意度為基礎開展的服務。對于我國國內的評價體系是以網站本身來進行,一般都是以網站建設、服務等角度開展評價,但是卻無法突顯以公眾評價為中心的理念。因此要構建電子政務績效評估社會化的系統(tǒng),主要部分就是在政府和公眾或是企業(yè)間進行互動的形式下,要評估主體屬于公眾和第三方,并以提升公眾滿意度為主要環(huán)節(jié),形成一個客觀、公正、準確地判斷政府電子政務管理活動的系統(tǒng)化標準。
二、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理念,政府服務中心建設策略
(一)問題所在
對于當前我國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還是處在起步時期,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南京等地區(qū)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動政務服務大廳和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初有成果經驗,但任務是非常重的,且時間也是非常長的,在實施當中還是會存在一定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應建立完善的解決策略,進而在政府服務中心發(fā)揮“互聯網+政務服務”理念的重要性,進而為政府事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針對政府在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數據公開共享和開發(fā)應用上,對其意義認識不夠充足的情況,由于沒有充分的認識到政府最大社會信息源等實際情況,無法運用數據開發(fā)的形式形成新產品以及新服務等。當前在政府中具有非常多的數據信息,由于部門比較多,使得其內容都是分散的、孤立的,而且很多信息都很難被利用上,甚至還有沒有利用價值的信息,因此要對這些信息進行科學的挖掘和利用,要對其進行再次開發(fā)和利用。以江蘇政務服務網為案例,件數政務服務網主要就是以服務為主的網絡體系,能夠更好的展現出政府的行為以及意志等,是屬于具有基礎性的平臺體系,可以直接或是間接地開發(fā)新產品和服務等,而對于一些地區(qū)的旗艦店建設內容進行分析,其中以問題、需求為導向的數據共享和開放呈現不足或是滯后的現象,欠缺較多的推動大數據產業(yè)建設內容,導致政務服務網欠缺良好的粘著性,因此應提供良好的日常數據來供公眾進行下載,并提供良好的移動政務等,這樣能夠體現出公眾參與與協(xié)同是政務服務網建設中的關鍵部分。
對于整體的體制以及機制上存在不足問題。在政府當中雖然有大量的數據信息,但由于欠缺分析和研究利用的專門的機構,而且各級政府以及部門間的信息中心都只是有統(tǒng)計功能以及檔案存儲功能等,因此導致其欠缺一定的活力,欠缺良好的激勵制度。政務服務網的創(chuàng)建,其市場化機制存在薄弱問題、社會化程度不高,甚至還會出現政府自彈自唱的問題。是欠缺推動政府數據集成、共享社會化市場化的機制。
(二)合理解決策略
應互動提升各級政府的規(guī)劃以及領導力度。在建立“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時,應建立完善的工作領導小組,并制定定期的研究工作制度,真正有效的協(xié)調以及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開展。并且要科學有效的借鑒國外發(fā)達國家或是優(yōu)秀企業(yè)的做法和思想,并建立良好的政府首席信息官崗位,要對各地“互聯網+政務服務”規(guī)劃和實施等工作進行管理和負責,并注重頂層設計工作的開展。并且要通過專題調研、研討會、專題講座等形式更好的提升政府干部對“互聯網+政務服務”的認識和了解,進而更好的更新理念、創(chuàng)新工作,進而建立良好的發(fā)展氛圍。
在各地也要明確“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目標任務。對于各地政府要以國務院文件要求為基礎性要求,在結合當前的特色以及實際情況等,制定政府部門間數據資源共享形式、政府層面數據統(tǒng)一共享平臺、政府數據集中向社會開放等關鍵任務內容,進而更好的明確具體的目標任務以及時間節(jié)點等,真正為當地政府穩(wěn)定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政府的行政機構在改革當中,一定要和“互聯網+政務服務”理念實現互動。對于該理念并不是單一的將以往的行政事務生搬到互聯網之上,是通過對以往的行政流程進行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并以行政審批、社會管理以及行政執(zhí)法等流程情況下,形成協(xié)同、便捷、高效的政府管理以及服務制度。以此為基礎更好的促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理念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和作用,促進政府部門更好發(fā)展。
重視網絡信息安全維護工作的開展。在“互聯網+”時代下,網絡信息的安全性是所以人所關注的,對于政府部門也是一樣,不僅僅要有效的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也要在實際工作當中注重網絡信息安全維護,政府應結合實施實際情況,對信息進行科學安全保護,要結合網絡安全法以及相應的法律保護策略,制定更加完善的信息保護體系,并且也要建立完善的保障體系,以此來維護網絡安全性,這樣才能為“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例如,當前鎮(zhèn)江已經成為“互聯網+政務服務”重要的試點城市,通過創(chuàng)建“e辦事”網上審批服務平臺體系的形式,通過互聯網技術來開展政府政務服務工作,而且鎮(zhèn)江也承擔了“投資項目多評合一”試點工作。對于該項目是在以法律法規(guī)為基礎,積極有效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評估審批工作過程,進而讓不同的評估形式從串聯形式轉為并聯形式,進而加強整體的整合以及優(yōu)化,進而建立更為完善的服務新模式,真正有效的提升投資項目審批監(jiān)管水平以及整體效率等。鎮(zhèn)江在“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中,也制定了明確的工作目標,并堅持正確的工作理念來開展相應工作,進而更加注重互聯網信息安全維護工作的開展,以此來更好的保障鎮(zhèn)江“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有序開展。
三、結束語
通過對“互聯網+政務服務”理念進行全面分析,明確了“互聯網+政務服務”對推動法治政府、效能政府以及服務政府等為特征的政府治理建設目標有著極大的意義和重要性,只有良好的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理念的優(yōu)勢更好發(fā)展出來,這樣才能為政府部門的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真正有效的提升政府服務中心的整體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