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光
四川是茶的原產(chǎn)地,也是茶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提到四川茶區(qū),人們皆知峨眉山、蒙頂山,對于彭州卻知之甚少。當年茶圣陸羽在《茶經(jīng)》中提到劍南(四川省境)最上等的茶產(chǎn)在彭州,更鮮為人知。陸羽在《茶經(jīng)》中尤其盛贊彭州茶: “劍南以彭州上,綿州、蜀州次,邛州次,雅州、瀘州下,眉州、漢州又下?!痹诓枋リ懹鸬难劾?,彭州茶是當之無愧的川茶冠軍。注釋中又云: “生九隴縣馬鞍山,至德寺堋口鎮(zhèn)者,與襄州同”。這些地名至今還在。
只是今天,很多人不知道彭州也產(chǎn)茶,甚至許多彭州人不知道彭州有什么茶。彭州不僅有茶,而且也沒有中斷過茶的生產(chǎn),從漢至唐到宋到今天。這里還是一個茶馬古道的重要起點,至今猶能見到昔日風土物事,這里的上百年的老茶樹依舊有它的無窮魅力。
之前就聽說一位福建人徐世洪在彭州以當?shù)氐睦洗ú杵贩N的茶樹來制茶,心中念念不忘,想去探訪,只可惜沒有遇到恰當?shù)臋C緣。5月11日晚,只在網(wǎng)上結(jié)識的徐世洪先生打來電話,說是明天茶山就要準備開采了,如果有時間,不妨來茶山看看。我毫不遲疑地答應了。
沒想到恰好是5月12日,這是川人傷痛記憶的日子,離汶川大地震已經(jīng)九年,當時災后的彭州也與福建結(jié)上幫扶的對子。而這回要看的茶山,恰好在當年重災區(qū)彭州龍門山鎮(zhèn)的回龍溝。
第二日從成都早早驅(qū)車前往70多公里外的彭州,“彭州以岷山導江,江出山處,兩山相對,古謂之天彭門,因取以名”,此為彭州名稱的由來。據(jù)說這里的山可以直通天門。途經(jīng)彭州丹景山,油然可見種菊東籬的田園山水,高山聳立,江水蜿蜒,如果要找一個脫離世俗的鄉(xiāng)間,這一定是很好的選擇。丹景山下的堋口鎮(zhèn),正是有著久遠歷史可以讓人緬懷的茶鄉(xiāng)。
古蜀之地的彭州今天只是成都管轄的一個縣城了,當年水路貫通的彭州可謂商貿(mào)云集,無限風光。陸羽早在《茶經(jīng)》中記載的棚口鎮(zhèn)、馬鞍山、至德寺至今猶在。
“馬鞍山”就在今天的新興鎮(zhèn)境內(nèi),因其山形似馬鞍而得名,至德寺就是今天九隴的三味禪林,古稱至德山,又名茶隴山,因盛產(chǎn)茶葉而得名。三昧禪林因唐代悟達國師洗愈“人面瘡”的泉水而得名,如今三昧泉水仍渭流不息,恩澤后世。馬鞍山下,千年的光陰驟然在這一刻交會。想想,為什么陸羽在《茶經(jīng)》里對彭州的茶如此嘉許,必定有他的道理。
湔江畔的海窩子古鎮(zhèn),依舊延續(xù)著古老的民風,戶戶門口都擺弄花草。西漢王褒曾提及:“蜀郡王子淵以事到湔,止寡婦楊惠舍”。當年的蜀郡王曾于湔水之畔,被茶葉販賣的繁鬧場景所吸引,停留在了寡婦楊惠的家中……古時湔水,今時湔江,兩千年的光陰湮滅了多少人世的紛繁。
及至宋,據(jù)呂陶記載,熙寧十年( 1077年)四月十七日,堋口茶場一天就收茶6萬斤,其詩云:“九峰之民多種茶,山山櫛比千萬家。朝脯伏臘皆仰此,累世憑恃為生涯。”
驅(qū)車往山里走,就是龍門山鎮(zhèn)的寶山村,寶山村曾是四川唯一的一個“中國百強村”,寶山并非浪得虛名。眾山掩映之下,林木碧郁,水流湍爭,白水河自然保護區(qū)更顯清冷幽深。我們在開采之前做了簡單的祈福儀式,震后的寺廟未及重建,但一位白發(fā)的老婆婆每天都在這里清掃院落。映山紅、冷杉、珍稀的花草在藍天下格外美麗。
那些遺留下的茶樹散落于山間,這里的海拔超過了1200米,高冷峻深之地,使得山間的老茶樹直到立夏過后的一個星期,才能進行首采。寶山的無窮福氣,也在于有茶山,有綿延百里的原始叢林。
自然保護區(qū)的深山里早已無人居住,那些斷垣殘壁,石窩里的圓坑,都在訴說百年前的故事。墻基旁,茶樹發(fā)出紫芽,葉芽發(fā)亮、極具韌性,在陽光下展示著無拘無束的生命活力。茶樹隨意棲息于崖邊林間,殘舍之畔,嚼起滋味苦濃卻回甘持久。此處茶山位于藏漢交界的區(qū)域,相鄰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這里有金礦,有各式的玉石,也埋藏著茶馬古道的艱辛,冷水河的憂傷。漫長而艱難的茶馬古道也從大山后延至藏區(qū)。
百多年,三五百年或者更久遠,前人種下的茶樹已遍滿山野。從新墾的山路登頂,路旁的老茶樹的枝條已然蒼老。掛著紅布條的茶王樹,兩人多高,樹冠有十余米,叢生的主干有胳膊一般粗壯,當?shù)乩先思叶颊f,自己小時候那樹就有那么大了。
茶樹的枝條斜刺生出,葉芽的持嫩性好,草木清香與茶似可交融。山里有史前的植物琪桐,還有千年的冷杉。春天來得晚,干百種山花恣意開放。往上走,春光正好,年長的婦人正將枝條壓下采擷一芽二葉,陽光從林間射下,采茶人時隱時現(xiàn),只有紅色的裝茶布袋在滿目的碧翠中顯得突兀。斷崖下,水流遠去。
山間的數(shù)百株老茶樹,經(jīng)過開荒,重又見到天日。茶樹的根就深扎在山里,遇到砂壤,遇到巖塊,它的根都是這樣從容努力,枝葉向上爭取陽光。這里的茶聞起來有蘭花的幽香,因為山里的花與草都會融入到茶味里,陽光與清霧,山間的蕨草,藍色的野生蘭,連香樹……再往深山里走,還棲息著大熊貓、金絲猴、云豹、牛羚……
彭州的其余地方也有茶園,但長在平原的壩子里,采茶或成為旅游的一個項目,并沒有太多令人喜歡的品質(zhì)。彭州上好的茶,就生于最為高冷的山間,秉承了高山云霧獨立出塵的品味,給了茶無以倫比的驕傲。
徐世洪的夫人是彭州寶山村人,他就是寶山人的女婿。也因為這個緣份,他留在了這里,在這座茶山扎根。從2014年開始,徐世洪就和寶山村人一起將這些茶保護起來。三年來,徐世洪和他的同伴在彭州的山野,把那些被人遺忘的茶樹當成珍貴的寶貝,和村委會一道新建了茶廠,開荒、種植管理、精心制作。
今天與我們一道前來茶山的,還有熱心于茶的楊本民先生、茶人何麗榮。楊本民先生,是彭州的本地通,何麗榮女士也極為愛茶。我們滿是興奮地沉浸于這片美麗而孤獨的山野,感受這久遠的山體,久遠的時光和最新生發(fā)的靈芽。茶山的那些茶樹已經(jīng)不知道什么樹齡、品種,自然間的精靈,它用小葉、紫芽訴說它的芬芳厚味。
徐世洪坦承,真正的好原料才能做出好茶來。在他來之前,人們只習慣制作些綠茶,還不知道這些茶樹能做成紅茶。彭州當?shù)匾灿幸环N“紅白茶”,卻是樟科植物“老鷹茶”,是在四川火鍋店里經(jīng)常遇到的清熱去火的飲品。徐世洪是武夷山星村鎮(zhèn)人,那是紅茶與巖茶的發(fā)源地和重要產(chǎn)區(qū)。紅茶的制作正好是他的特長,制作紅茶的工藝看似簡單——萎凋后揉捻,經(jīng)過一晚的發(fā)酵,最后烘干。只是要做得好,必須在細節(jié)處予以用心?;囊暗哪切├蠀?,葉質(zhì)肥厚有韌性,必須依它的特性來把控各工藝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及力度。制作成的紅茶,顯得更為清甜稠厚,有天然的花香,隨意可以泡十多道。這樣的紅茶,喝過的人沒有不說好的。徐世洪這幾年也嘗試將武夷山的一些品種種在山里,水仙、肉桂、金觀音……
有時候他也把當?shù)乩喜铇溟_面采的鮮葉制成烏龍茶, “一樣經(jīng)得起120度的高溫,就是滋味會薄一些”。這里明B怕是六七月間的夏茶,滋味也顯得清甜溫潤。因為夏季的回龍溝,就只有二十多度的氣溫,那就是春天的感覺呢。
我們在茶王樹下簡單布了喝茶的席,盤坐于巖石之上,光影正好,茶香稠濃。這里有著武夷桐木關(guān)相似的高度與氣溫,一南一北,遙遙相望。
陸羽曾來過彭州,在丹景山上,與大唐新羅人(今韓國)來此出家的金頭陀品飲過難忘的彭州茶.那是高山云霞與蘭草的清芳。我們有幸,千年后的今天,在高山里采擷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