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shè)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47)
出居溝水電站位于四川省寶興縣境內(nèi)的寶興河一級支流西河上,是西河梯級規(guī)劃的龍頭水庫,為低閘引水式電站。水庫正常蓄水位1806.00m,總庫容32.3萬m3,具有日調(diào)節(jié)性能,電站裝機容量85MW,為單一發(fā)電工程,無灌溉、防洪等要求。擋水建筑物為閘壩結(jié)構(gòu),最大壩高22m。
閘(壩)基河床覆蓋層最大厚度大于85.15m,可分為三大層,閘(壩)基持力層結(jié)構(gòu)不均一,顆粒大小懸殊,以粗?!蘖M翞橹鳎倭考毩铣涮钣诖诸w粒之間的空隙中,滲透性強,抗?jié)B性較差,存在滲透變形問題。上部第Ⅲ層漂(塊)卵(碎)石層的滲透變形類型為管涌破壞;中部第Ⅱ?qū)臃圪|(zhì)粘土透水性微弱,抗?jié)B性好,其滲透變形破壞形式為流土破壞;下部第Ⅰ層泥碎礫石層,組成物質(zhì)仍以粗粒土為主,雖結(jié)構(gòu)較密實,具中等透水性,但滲透變形破壞形式仍以管涌破壞為主。
壩軸線工程地質(zhì)剖面如圖1所示。
本文計算方法采用飽和非穩(wěn)定滲流有限元方法,非穩(wěn)定滲流問題的數(shù)學模型如下:
圖1 壩軸線工程地質(zhì)剖面
其中:xi為坐標,i=1,2,3;kij為達西滲透系數(shù)張量;h=x3+P/r,為總水頭,x3為位置水頭,P/r為壓力水頭;Q為源或匯項(本次計算為降雨入滲量);Ss為貯水系數(shù)(穩(wěn)定滲流計算時為0)。
邊界條件:
h|Γ1=h1
其中:hi為已知水頭函數(shù);ni為滲流邊界面外法線方向余弦,i=1,2,3;Γ1為第一類滲流邊界條件;Γ2為第二類滲流邊界條件;Γ3為滲流自由面;Γ4為滲流逸出面;qn為法向流量,流出為正。
通過三維滲流計算,研究閘基滲流場分布以及覆蓋層滲透穩(wěn)定性。
4.1.1 模型范圍
截取邊界:X方向,順河向自上游指向下游取約400m;Y方向,沿壩軸線自右岸指向左岸截取約400m;Z方向,以高程為坐標,底高程截至1650.00m,頂高程截至1808.00m。
4.1.2 模型邊界
計算模型中邊界類型主要有已知水頭邊界、不透水邊界兩種:①已知水頭邊界包括壩區(qū)上下游水位淹沒線以下的定水頭邊界;②壩體按不透水介質(zhì)處理,即建基面為不透水邊界。
4.1.3 水力條件
上游水位取正常蓄水位1806.00m,根據(jù)地質(zhì)提供的地下水資料以及對下游水位的敏感性分析,考慮安全余度,下游截取邊界水位1784.00m。
有限元計算模型網(wǎng)格如圖2所示。
圖2 三維有限元模型
表1為根據(jù)試驗結(jié)果以及工程經(jīng)驗類比確定的各壩料分區(qū)和壩基的水平和豎直滲透系數(shù)。
出居溝電站閘基覆蓋層深度超過80m,對比類似工程,采用懸掛式防滲墻,防滲墻伸入第②層粉質(zhì)粘土層,閘基防滲效果主要取決于防滲墻深度。研究中,分別選取防滲墻底部高程為1741.00m和1751m進行比選。
壩區(qū)典型剖面滲流場(防滲墻底高程為1741.00m)分布如圖3所示,由于Ⅱ?qū)酉鄬Β?、Ⅲ層滲透系數(shù)較小,Ⅱ?qū)映袚讼麥p水頭的作用;在防滲墻底部下游側(cè)(第Ⅱ?qū)觾?nèi)部)其最大滲透坡降可達1.831,以防滲墻底部為中心向外輻射狀減小。在防滲墻周圍一定范圍內(nèi)Ⅱ?qū)油令w??赡軉舆M入上層土體,但還不至于有大量土體顆粒的移動,在該層頂部滲透坡降小于允許滲透坡降,因而總體來說滲透穩(wěn)定還是比較安全的;第Ⅰ層最大滲透坡降可達0.15,位于防滲墻底部與Ⅱ?qū)咏唤缣?,其余部位坡降均小于允許坡降;Ⅲ層在閘底出口段坡降較大,最大為0.245,小于臨界坡降(0.62~0.70),采取反慮排水措施可達到滲透穩(wěn)定的要求。壩區(qū)總滲流量為4809.0m3/d(0.056m3/s),其中閘基滲流量占總滲流量的93.3%?;跐B流量較小,考慮將原設(shè)計防滲墻抬高10m(防滲墻底高程為1751.00m)滲流場分布如圖4所示,其兩岸滲漏量變化不大,閘基滲漏量增加到原來的4.34倍。因此防滲墻底高程設(shè)計為1741.00m。
表1 滲流計算參數(shù)
表2 不同防滲墻底高程滲流量成果
圖3 典型斷面等勢線分布(防滲墻底高程1741.00m)
圖4 典型斷面等勢線分布(防滲墻底高程1751.00m)
(1)閘基存在連續(xù)相對不透水層時,水頭消減主要集中在該層,其滲透坡降較大,滲透穩(wěn)定性需重點關(guān)注;
(2)上覆漂砂卵礫石層的砂層滲透特性試驗
表明,地基深部粉質(zhì)粘土層在上覆漂砂卵礫石層的保護下的聯(lián)合抗?jié)B透變形能力明顯提高。說明在對深部覆蓋層進行滲透穩(wěn)定性評價時,應當考慮其上部的壓覆保護作用。
參考文獻
〔1〕毛昶熙,段祥寶,李祖貽,等.滲流數(shù)值計算與程序應用[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9.
〔2〕劉 杰.砂礫石地基上閘壩滲流控制原理與方法[J].水電站設(shè)計,1997(4):12-19.
〔3〕周正義,謝杰華.振沖碎石樁在處理液化地基中的應用[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07,26(3):19-21.
〔4〕呂 衡.太平驛水電站閘基覆蓋層滲透及滲透變形試驗研究[J].水電站設(shè)計,1995(3):11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