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少功(1953- ),湖南長沙人,筆名少功、艄公等。他是八十年代“尋根文學”的主將,并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了這一主張。比較著名的作品有《爸爸爸》《女女女》等,表現(xiàn)了向民族歷史文化深層汲取力量的趨向。1996年出版的長篇小說《馬橋詞典》引起各方爭論。獲2002年法國文化部頒發(fā)的“法蘭西文藝騎士獎章”;2007年第五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之“杰出作家獎”,第四屆魯迅文學獎,美國第二屆紐曼華語文學獎等。
我女兒數(shù)她的親人時,總要提到游,一位曾經(jīng)帶過她的保姆。
那一年,我家搬到河西。媽媽體弱,我和妻都要上班,孩子白天需要托給一位保姆。經(jīng)熟人介紹,我們認識了游,她就住在我家附近。
游其實還沒到湖南人可稱奶奶的年齡,五十歲左右,只是看著兒子打臨工挑土太辛苦,為了讓他頂職進廠,自己就提前退休了。她心直口快、心寬體胖,笑的時候臉上隆起兩個肉球,擠得連眼睛都不見了。她的哈哈大笑是這個居民區(qū)的公共資源。茶余飯后,常能聽到這熟悉的笑聲遠遠傳來,碎碎地跳入窗戶,落在杜鵑的花瓣上或者你展開的報紙上,為你的心境增添亮色。
孩子開始畏生,哭著不要她。不過沒多久,孩子就平靜下來,喜歡上她的笑聲了。孩子試著用手去摸她的胖臉。她笑得張大嘴巴,把臉別過去,又突然“呷”一聲轉(zhuǎn)回來,還做出一個鬼臉,讓孩子覺得刺激有趣。她可以把這個簡單的游戲認真地重復無數(shù)次,每次都與孩子笑成一團。
孩子從此多了一位奶奶。
游的丈夫也是退休工人,擅長廚藝,常被餐館請去幫忙,一去幾個月不回家。兩個兒子在工廠上班,一個迷釣魚,一個好小提琴,工資都不高,又都在戀愛階段,自然缺錢花,在家里混吃混喝不算,有時還找母親要補貼。游奶奶常常紅著眼圈說:“我那兩個敗家子還不如我韓寒。我能有多少錢呢?還是我韓寒心疼奶奶,我一哭,她也哭,還給我抹眼淚,要我吃油餅。”說著又落下一串淚來。
韓寒便是我女兒。
南方的夏天很熱。到深夜了,屋里還如烤箱一般,所有家具都熱烘烘的,把涼水抹上去,暗色水漬飛快地被分割,然后一塊塊競相縮小,蒸發(fā)至無。人熱得大口出粗氣,都懷疑自己身上有熟肉氣息。在這種夜晚連蚊子也少多了,大概已被烤灼得氣息奄奄、銳氣盡失。孩子在這樣的夜晚當然睡不安穩(wěn),剛閉一會兒眼又“哇哇”熱醒。不知什么時候,我們聽到樓下有人叫喚,到陽臺上細細辨聽,才知有人在叫孩子的名字,是游奶奶來了。她馱著沉沉的一身肉,氣喘吁吁地爬上樓梯,被我們迎進家門。她說在家里就聽到遠處的哭聲,怎么也睡不著。她聽得出是韓寒在哭,便說什么也要把孩子抱到她那兒去。
她并沒有特別的降溫妙方,只可能是徹夜給孩子打扇,或者抱著孩子出門夜游,尋找有風的去處。
整個夏天,她家最涼爽的竹床、最通風的位置,都屬于我女兒。每當太陽落入運輸公司那邊的高墻,游奶奶就開始往門前的地上噴水清暑,把竹床放置在梧桐樹下,至少用涼水擦兩遍,為我女兒過夜做準備。她兒子不小心坐了竹床,她立刻大聲呵斥:“這是給你坐的嗎?你們小伙子好足的火氣,一個熱屁股,坐什么熱什么。走走走,沒有你的份!”
日托差不多成了全托。我們要給她加工錢,她堅決不收,推來推去像要同你打架。
后來,游奶奶的身體漸不如前,醫(yī)生說她心臟有毛病。正好這時候孩子也該上幼兒園了,我們便把她送往外婆家——那里有一所不錯的幼兒園。那兒離我家比較遠,孩子每個星期只能在周末回來。
孩子剛去的那幾天,游奶奶失魂落魄,不時來我家打聽孩子的近況。
我女兒從幼兒園到小學,每個星期六回家。離家還老遠,她就要從我肩頭跳下,風一樣朝游家跑去,直到撲向游奶奶肥軟的懷抱,一扎進去就不出來。游家總有很多鄰居的孩子——游家常有鄉(xiāng)下來的親戚,用拖拉機運來藤椅、砧板、鳥籠、瓜果在游家門前售賣,也帶來鄉(xiāng)音和鄉(xiāng)野陽光的氣息——孩子們瘋瘋地賴在那里看熱鬧,久久不愿回家。
1988年,我家遷居海南島。女兒每吃到一種新奇的熱帶水果,都會說:“游奶奶來了,要讓她嘗嘗這個。”她給游奶奶寫過一些信。游不識多少字,回信大多是請人代筆的。
我擔心游的心臟病。我沒有把這份擔心告訴女兒,怕她接受不了一個沒有游奶奶的世界。
她還是經(jīng)常給游奶奶寫信,也經(jīng)常收到游奶奶的回信。每次看信,她都捧著信紙一次次仰天大笑。令我有點吃驚的是,她笑時的神情特別像游奶奶。她的臉,上半截像我,下半截像她媽,但她的笑毫無疑問來自游家:笑得那樣毫無保留、毫無顧忌,盡情而忘形。我記得經(jīng)常在游家出入的那群鄰居小孩,個個都帶有這種笑,真是習性相傳、音容相染。
游奶奶不論罹患多少疾病,也不會離開人世。這不在于她會留下存折上五位或六位的數(shù)字,也無關官階或?qū)W銜,她的破舊家具和老式木烘籠也終會被后人扔掉。但她在孩子們的臉上留下了歡樂,讓他們的笑容如花般四處綻放。
秋雨連綿,又是秋雨連綿。我即便遠在千里之外的海島,也會以空空信箱等候她遠來的笑聲。
(摘自安徽文藝出版社《空院殘月》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