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不但是軍事家、政治家、文學(xué)家、書法家、詩人,還是一個美食家。
曹操還著述了一本美食專著《四時食制》?!端臅r食制》記載了許多佳肴,其中的一道名菜是羹鯰,即用鯰魚做的肉湯。鯰魚古時候也被稱為鲇魚,是夏天吃的美味,還有食補的功能。
還有一道叫駝蹄羹,這道菜嚴(yán)格意義上講不是曹操本人所創(chuàng),源出于他的兒子,著名才子陳思王曹植,原名七寶羹。因為駱駝常在沙漠行走,所以駝蹄肉質(zhì)肥厚,吃起來非常筋道。而駝蹄羹湯汁鮮美,味道非常特別,魏晉時代十分有名。
《四時食制》記載,曹操很愛吃雞肉,對雞身上各個部位的味道如何非常了解。這一愛好甚至深入到其行軍酒令中,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雞肋”故事。
曹操愛吃的雞不是一般的土雞,而是華佗給他進獻的烏骨雞。這種雞的特點是毛腳五爪,烏皮鳥骨,白肉,綠耳等,被稱為“白鳳”。中醫(yī)認為,食用烏骨雞可滋陰壯陽,對人體非常有益,歷代為皇家貢品?,F(xiàn)代民間也多用烏骨雞給產(chǎn)婦補身體。
還有一道菜是曹操親自命名的,叫作官渡泥鰍。據(jù)說,曹操率軍在官渡和袁術(shù)對峙的時候,由于軍糧匱乏,一個餓得不行的士卒在水澤中抓泥鰍燒著吃,被以違反軍紀(jì)的罪名抓來交給曹操處罰,曹操卻讓這個士卒再依樣燒了兩條吃,覺得味道非常鮮美,所以沒有處罰這個士卒,反而讓他將這道菜推廣到全軍,并因此解除了這次饑荒。官渡之戰(zhàn)大勝后,曹操再次獎賞這名士卒,而且把這道菜命名為官渡泥鰍。
另一個故事也是大家很熟悉的,北方匈奴進獻了一道點心,曹操很高興,揮筆題字“一合酥”,楊修解為“一人一口酥”,讓大家分吃了。這一合酥后來也進入了曹操官府名菜。
據(jù)考證,曹操命名的這個點心應(yīng)該是面做的。在唐代以前,點心又叫“比珞”,一般是把面粉先做成片,然后再卷或者按壓成形,經(jīng)過蒸或者烤制而成的。南朝梁顧野王在《玉篇》中就說“比珞,餅熟”。遺憾的是,這種點心的做法已經(jīng)失傳了。
(二毛/文,摘自《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