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集體是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所處的環(huán)境,良好的班風學風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同時教師也會更出色地完成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提高教育質(zhì)量。重視對班風學風的分析、研究和建設,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十分必要。
關鍵詞:班級管理;班風;學風;營造
班集體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一個班級班風學風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班級建設以及學生的發(fā)展,是整個班級建設的奠基石。優(yōu)良的班風,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全班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對鞏固和發(fā)展良好的班集體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梢姲嗉壍陌囡L和學風建設的重要性。那如何營造農(nóng)村中學的良好班風學風呢?
一、 抓好班風建設
什么是班風呢?班風即一個班的風氣,是由班級所有成員共同營造的一種集體氛圍,反映了班級成員的整體風貌與個性特點,體現(xiàn)出班級的內(nèi)在品格與外部形象,引領著班級未來發(fā)展的方向,對于班級建設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第一、班主任班風建設的領導者——班主任要合格。班主任應該要具備以下品質(zhì):第一,有愛心。熱愛班上的每一位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人或孩子來看待;第二,有智慧。能夠應對學生出的“怪招”“損招”,妥善處理好班上的每一件事情;第三,博學。淵博的知識總是讓人肅然起敬,讓學生打心底佩服你,尊重你;第四,民主平等。一視同仁地對待班上的每一位學生,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必須以身作則先做到,只有具備了以上品質(zhì)的班主任才是合格的,才具備建設良好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二、要抓好集體輿論導向作用,強化集體觀念,培養(yǎng)同學們對集體的自豪感和責任感。①讓學生知道每一個同學都是集體中的一員,集體榮譽是靠集體成員共同努力得來的,來之不易。它體現(xiàn)了集體的智慧與力量,是大家的光榮。處處為集體著想,爭做好人好事。努力為集體爭榮譽,并珍惜、維護集體榮譽,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自己是班級的小主人,從而使班級的凝聚力增強。
第三、要確定明確的班級奮斗目標。班級目標是班風建設的一大支柱和主要導向,進行必要的了解、調(diào)查、觀察、訪問等工作摸清班情,切合班級實際制訂班集體奮斗目標,需得到全班同學的認同和支持,目標一旦確定,就要使之成為全班同學的自學行為、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目標。
第四、要實現(xiàn)班風建設的制度化和科學化,以校規(guī)、校紀為保障,使班風的形成有規(guī)可循,有章可依。常言道:“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比绻魏我患孪胍〉贸晒Γ敲此鼉?nèi)部的各要素都必須井然有序地運行才行,而紀律就是它的重要保障。同樣,要管理好一個班,使班級形成良好的風氣,就要把《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規(guī)章制度落到實處。在制訂班規(guī)的時候,班主任可以先把能預見的各種情況列出,然后再由班干部討論出相應的獎懲措施、制度,之后再在全班公示,有異議的再進行合理修改,公示之后就正式執(zhí)行。同時要注意班風建設必須圍繞學風進行,班風建設的成敗首先體現(xiàn)在學風上。
二、 抓好學風建設
學風是指班級中每個成員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目的、學習干勁、學習方法等的總和以及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精神風貌。良好的班風、學風,能促進學生奮發(fā)向上、刻苦學習,并形成相互促進、相互鼓勵的學習氣氛。它對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對學生品格的發(fā)展,對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讓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義。學風建設離不開班風,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學風的建設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習是需要環(huán)境的,這個環(huán)境就是教室。教室環(huán)境是班級常規(guī)管理中一個重要內(nèi)容,地面是否干凈、桌椅是否整齊、衛(wèi)生用具是否擺放有序等等,都決定著班級常規(guī)做得怎么樣,決定著班級精神風貌。可采取“責任到人”的形式,保持教室及衛(wèi)生區(qū)始終干凈。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讓教室的每一面墻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币虼?,充分利用教室的每一個空間,營造出適合學生情況的育人環(huán)境,讓每一堵墻都參加到教育的行列中來。比如學習園地、黑板報、班級誓言、班風學風、學生座右銘、明星檔案、班級榮譽等欄目的布置。其次這個教室要有學習氣氛,保持安靜,教室里不能吵吵鬧鬧的。這就要靠良好的班風了。
第二、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班主任根據(jù)本班學生實際情況,每學期制定一個學習目標,這一目標不能過大,也不要過小。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輿論工具,選擇開學典禮、班會、隊會、家長會等一些最佳時機,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朝著制定的目標去努力,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意識還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能促進濃厚學風的形成。濃厚的學風則是鞭策、鼓勵學生勤奮學習的巨大動力,對形成良好的班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哪些是良好的學習習慣呢?首先是做到課前預習,這一點學生很難做到,我們可以用課前的2、3分鐘檢查督促學生養(yǎng)成。其二是上課認真聽講,積極配合教師講課。教師要成為課堂的主控人,學生才會專心聽講。其三是自覺按時完成各科作業(yè),并溫習所學過的內(nèi)容。這需要教師嚴格檢查、督促才會形成。其四是書寫工整,每天可利用晚自習前的十五分鐘進行硬筆書寫練習。這一點要注意滲透到平時的教學中,老師也要注意以身作則。其五是考試不作弊。這一點很重要,考試作弊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這些習慣一旦養(yǎng)成,教師上課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培養(yǎng)典型團隊做榜樣。班級學生的性格都不同,能力也是各有高低。什么是典型呢?它是指具有先進性特征和示范教育功能的個體。典型對于學生的積極向上、班集體的進步都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培養(yǎng)典型團隊做榜樣對于學風建設是非常關鍵的。培養(yǎng)典型可以先從班干部開始,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改正與進步給予肯定和表揚,在班級中樹立榜樣形象,號召學生們向榜樣看齊,發(fā)揮榜樣的力量,帶動同學們一同進步。讓整個班級形成一種你追我趕、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積極思想。同時注意加強對典型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通過他們的模范帶頭作用,對其他同學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為對教師課堂教育的實例補充,相輔相成,逐步推動班級整體的進步。
第五、群策群力。培養(yǎng)良好的班風學風,不只是班主任一個人的努力就能完成的,而是全體教師集體智慧的結晶,為此,要注意與各科教師的信息溝通。一方面,深入學生之中了解學生對各任課老師的反映情況,對教師教學工作的意見和要求,并把有關信息及時反饋給任課老師;另一方面,班主任更要積極主動向任課老師了解班級的各方面情況。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召開班干部會議,引導他們提出一些合理建議,一些存在問題,把班級的動向把準,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以便不斷改進,不斷進取;加強了與各任課老師的協(xié)作,及時了解學情班情,也就為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架設了橋梁。
當然,班風學風的建設,以上幾點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才能達到更加理想的效果。總之,一個班級有了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就會有一個好的班級形象和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在這樣的班級里,才會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能。
參考文獻:
[1]杜元春.更新管理理念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J/OL].百度文庫,2014.
[2]白玉亮.小學優(yōu)秀班風建設的思考與策略[J].中國科技教育·理論版,2013.
[3]杜新元.淺談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J].蓮山課件,2009.
[4]王娜.班級學習風氣的建設策略[J].現(xiàn)代交際,2012.
[5]張冬雅.學風和班風是每一個班集體的靈魂.
作者簡介:
徐華芳,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州省平塘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