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不如先“望己成龍”,這是在家庭上、職場上都普遍適用的對他人和對自己的要求準則。
古語有云,“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這話并不是單單為了說明生物的遺傳性狀,而是想說明子代最先模仿的是親代的行為,子代最關注的并非親代說什么,而是做什么,子代很容易成為親代一樣的人。
一個優(yōu)秀的親代至少可以提供給子代幾樣東西:
一是榜樣。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都需要榜樣。一個優(yōu)秀的親代,至少可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充當孩子的榜樣,他就像一塊干海綿,光在你身上就能自行吸收到超過一般人的見識和眼界,同時,還能不知不覺地在模仿中養(yǎng)成一個成功人士普遍需要的優(yōu)秀習慣。
二是正面教育。很多人覺得只要道理我都懂,就能進行正面教育了,何必一定要自身足夠優(yōu)秀呢?其實不是這樣的。這就像營養(yǎng)一樣,你提供再多的營養(yǎng),對方不吸收,不就是無用功么?所以,并非我們只要成為優(yōu)秀的親代,就可以什么都不管,孩子扔一旁見風就能長,而恰恰是以正面教育為前提,才能提供正確的東西給孩子。
三是提供更多資源。有句很勵志的話是“我沒機會成為富二代,但我想讓我的孩子成為富二代”。讓孩子成為“富二代”,就是可以給他更多資源,可以讓他站在更高的肩膀上,而不是說給孩子營造好一切,把一切基礎都打好,然后讓孩子坐享其成。
所以,今天,我們想要“望子成龍”,不妨先“望己成龍”。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讓自己成為孩子最好的“資源”,和孩子一起成長,和孩子一起成“龍”。
(《人民日報》2018.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