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玉梅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音樂教學大綱(試用)指出:音樂教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新時期的教學背景下,要想培養(yǎng)高素質綜合型人才,音樂這門學科是不可或缺的,并且,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鑒賞能力會使孩子不管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中都受益匪淺,并最終成為一名出色的社會人才。因此,作為最基本最直接的學校課堂教學階段,當務之急就是要解決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問題。所有本文對于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一)多媒體的輔助教學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現代教學設備已經從簡單的口教學變成了運用多媒體輔助設備的多層次教學,單一的教學手段日益多樣化。針對音樂這門學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效的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得學生能更有效的體會到音樂的魅力,從圖片和文字的展示當中更直觀的接觸音樂,從聲音和視頻動畫的播放中增強音樂的理解和消化[1]。這種方式為學生提供一個最佳的音樂環(huán)境,并充分調動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非常有助于提升音樂課的教學質量。
(二)多種教學形式的引入
單一的填鴨式教學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遏制了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是教學質量急劇下降的罪魁禍首,想要解決此問題就要運用更生動的方法來提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比如將唱歌和樂器結合在一起,在教唱《春天在哪里》的小學音樂課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打擊樂器和唱歌相結合的游戲,從而在調動學生上課積極性的同時,增加學生的樂感。具體方法就是老師可以將全班同學分成四組,在每組的桌子前放置一個小鼓,要求四組學生按規(guī)定的順序排隊站在各自隊伍的小鼓前,以接力的形式開始,在教師哨聲吹響后,排在第一的學生需要馬上邊敲鼓邊唱出本課學習的《春天在哪里》中的一句,從第一個到最后一個人結束,而先完成游戲的小組即為勝利的小組,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2]。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運用多種方法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配,還能使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明確學習目標。
除此以外,游戲和動作表演相結合也能帶來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老師教唱《哆唻咪》這首歌時,首先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一起欣賞歌曲《哆唻咪》,讓學生們感受音樂的美妙,然后可以讓同學分成兩組進行表演音符的比賽,每個同學可以按照自己對音符的理解來表演相應的肢體動作,像有的同學將do表演成一個蘑菇的樣子,將re做成花朵開放的樣子,mi做成拱橋的樣子,fa做出向遠方跑的動作,sol做出穿針引線的動作,la做出緊跟前面同學的動作,si做出端著茶點和面包的動作,學生們以做各種豐富的動作來完成對音符的理解。然后以接力的形式看哪一組的同學最快,這樣的方式不僅能讓同學們積極參與,還可以主動的了解到音樂知識達到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
再如,以第七冊《愉快的夢》為例,這是一首優(yōu)美抒情的6/8拍子的歌曲,旋律搖曳多姿、流動感強??梢园褜W生分成四組,讓其中兩組學生分別用三角鐵、鈴鼓、響板、碰鈴等伴奏,一組學生演唱、一組學生表演,充分表現和感知作品意境,將自己融入到歌曲表現中。這樣,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音樂教學過程中來。
(三)中外優(yōu)秀教學方法的借鑒
在音樂教學方面,我們的音樂教學質量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老師們經常集思廣益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然后我們可以學習一些優(yōu)秀的外國音樂上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豐富我們的音樂教育系統(tǒng)。例如,德國奧爾夫的教學法就很受用,他在教學中突出使用節(jié)奏性樂器,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情。我們可以在課堂中運用奧爾夫的聲勢教學,讓學生用最簡單的動作來配合音樂節(jié)奏,像最基本的拍手,跺腳,因為這樣簡單的動作會代表兩種不同的音色,從而形成了學生們特有的“身體樂器”,這種手法不僅簡單易實行,還能充分的讓孩子們得到全身心的投入和體會,從而更好的理解音樂。
除此方法還有日本的鈴木教學法,特別針對于節(jié)奏感的運用,還有英美的綜合音樂感受教學法、匈牙利的柯達伊教學法,這些先進的教學方法更加注重對于學生節(jié)奏感的培養(yǎng)以及對音色的感受。將這些不同的教學方法應用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都能夠極大的豐富音樂教學形式的多樣性,提升音樂教學效果。
柏拉圖曾經對音樂有著很深刻的理解,他說過:“音樂教育是至高無上的,因為任何事物都不能像節(jié)奏與和聲那樣深達人類內心深處,并給予最強烈的震撼[3]?!弊怨乓詠?,音樂在我國歷朝歷代都占有不同的位置,很早樂教就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見人們認可音樂的重要性已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并且音樂對我國民族文化的形成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教育方面,學好音樂不僅可以讓學生在音樂理解、感知、鑒賞方面得到鍛煉,還能影響到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能夠幫助學生增強記憶力,豐富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yǎng)審美情趣,使學生在收獲知識的同時,也得到高尚道德情懷的熏陶感染,進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終身喜愛音樂的興趣與愛好。
總而言之,音樂的魅力是無限的,它比一般的語言更直接地傳達感情,并且始終和美感結合在一起,是通過熏陶和感染,潤物無聲的影響人們的心靈。身為小學音樂教師的我們需要通過自身的努力,結合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幫助音樂來展現它的魅力,讓學生可以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凈化他們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情操、啟迪他們的智慧,最終成為一名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