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杰
《白鵝》一課主要著眼于白鵝的性格特點的高傲。從豐子愷先生把鵝抱回家,它左顧右盼的姿態(tài)中,留下了高傲的第一印象。到跟它相處的時間長了之后,感受到的:“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中。”作者用明貶實褒的寫法再現了它對白鵝的喜愛。整篇文章趣味十足。本課從高傲入手,抓重點詞語來感悟。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有以下幾點反思。
1.目標設置合理,完成度高
為了讓學生在讀中體會白鵝的特點,在讀中感悟作者的情感,設置了兩個學習目標。第一個,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能夠把握白鵝的特點。第二個學習目標是在第一個學習目標的基礎上完成的,能夠體會作者對白鵝的情感。白鵝這一課是按照總分的結構,從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這三個方面分寫白鵝的高傲的特點。整體把握高傲,可以在通讀課文之后找出來。但是,如何進行深層次挖掘,需要對白鵝的叫聲、步態(tài)、吃相做具體、深入的引導感悟,方能讓學生真正的自己理解白鵝的高傲。
在整堂課的朗讀引導上,學生確實在生動有趣的閱讀氛圍中,自主的概括出白鵝的特點,并體會出了朗讀的樂趣。其次,本篇課文語言生動幽默,獨具特色,這種特色是作者情感的一種特殊展現,在充分的朗讀中,才能體會幽默的語言韻味,才能體會幽默背后明貶實褒的喜愛之情。也能在朗讀中,體會難以理解的詞語。所以,第二個目標體為作者對白鵝的情感,要放在充分朗讀之上來完成??梢哉f,第一個目標中的充分朗讀完成的深入、透徹、自然,使體會作者情感目標實現的水到渠成。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幽默的指導朗讀
例如,對文中所說的“厲聲叫囂、引吭大叫”幾個詞語的理解,先通過精心的問題設置,使學生明確這兩種叫聲的具體情境。先問什么情況下厲聲叫囂,什么情景下引吭大叫。使學生注意鵝的兇猛。在學生注意鵝兇猛以后,再轉換角度問,當有生客進來時,鵝是怎樣叫的?這時學生就會有意識的將厲聲叫囂兇狠的讀出來,當再問從籬笆外經過時,鵝是怎樣叫的時候,便會有同學一邊用力的大聲的回答引吭大叫,一邊伸長了脖子。這個動作其實是學生對詞語的初步理解的反應。抓住這個動作,就可以順水推舟的讓學生根據動作來理解引吭大叫的意思。在理解基礎上,讓學生分情況朗讀,加動作朗讀。學生會在讀中感受到鵝叫聲的特點——引吭大叫。此時啟發(fā)他們聯系生活中聽見的狗的叫聲。再來讀出鵝的叫聲不亞于狗的狂吠的厲害程度。在反復的引導和朗讀中,學生對鵝的叫聲有了更深的理解。
往下學,我幽默的引導學生邊朗讀邊體會作者筆下的白鵝。例如:在理解“鴨的步調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與鵝“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時,問凈角是什么,怎么出場的?學生一知半解。這時出示凈角出場的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并說一說,再讓學生去讀一鵝的出場。再請學生示范讀,幽默的評價學生語速過快為這是一只著急的鵝,學生們就開開心心的知道要緩慢的讀出鵝的從容。在學生們朗讀的興頭上,直接問,和鴨的走路一樣么?這時,讓學生自己來試著讀一讀鴨子和鵝的走路。并分組表演。幽默的評價語,不僅能委婉的讓學生知道朗讀的把握程度恰當與否,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朗讀的熱情,也能讓學生體會幽默的語言風格。
通過朗讀指導、訓練和表演理解課文后,學生會從鵝的步態(tài)、吃相上領會到鵝的架子十足、高傲的特點,也自然地體會到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3.恰當的疑問,穿線自然
在開課之初,引導學生在通讀課文,整體把握白鵝給我留下的印象之時,連續(xù)追問。首先,哪句話概括出了白鵝給你留下的印象。引導學生抓中心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再發(fā)問,聰明的學生能把這句話讀成一個詞語,引導學生體會“高傲”這個關鍵詞。緊接著,詢問高傲的意思,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在指導朗讀學習完全篇課文之后,學生自然而然的,體會出作者幽默的語言風格,和明貶實褒的寫法,這時,教師再教授明貶實褒的手法,學生就會恍然大悟,且印象深刻。
4.注重對比手法的指導
這篇課文,通過叫聲與狗的對比,步態(tài)與鴨的對比,吃相與狗的對比。鮮明的寫出了白鵝的高傲特點。這種對比手法并不難理解。但此次教學,巧妙的將對比手法的指導融合在朗讀指導之中。例如:在指導鵝的吃相的時候,注重糾正學生朗讀之中,對狗的動作的把握,和鵝的動作的區(qū)分指導。在“敏捷”“努力”“窺伺”這些詞語上,對學生設疑“這狗這么不著急,不被鵝老爺咬著了?”“這狗這么大模大樣的看,是窺伺么?”“我沒有看出來這狗的努力?”在叫聲中,通過學生模仿狗的曠廢,強調鵝和狗的對比。在分析步態(tài)時,讓學生分角色讀出鴨與鵝走路的不同,強調鴨與鵝的對比。
5.不足
本次教學,注重感情和朗讀的指導,讓學生在讀中跟隨老師,自然地掌握白鵝的特點。但是,這導致了這節(jié)課的課堂形式比較單一,只有朗讀體會這一主要活動形式??梢栽跊]一個特點學習之后,增加一個交流總結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更明確已經掌握的知識。
另外,本次教學只是用了課件和視頻播放。在多媒體運用上,還是可以更充分的運用,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在趣讀鵝與狗的吃相方面,可以出示一段網絡上鵝咬狗的視頻,讓學生見識鵝的厲害。
當然,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最大的不足是沒有將總分結構和對比手法,在學習的最后體現出來,在最后可以直接設疑“作者想寫高傲的白鵝,可為什么把鴨子、狗請了出來呢?”這一個問題,就會讓學生立即想到對比手法,再追問“對比為了突出鵝的哪些具體特點呢?”學生此時根據板書就會直觀的看出叫聲、步態(tài)、吃相這三個特點。繼續(xù)引導“這三個方面是具體的寫出了白鵝的什么特點?”高傲是顯而易見的答案。板書上也都體現出來了。此時。關鍵問題“那高傲和這三個方面是什么關系?”此時總分關系有部分學生是完全可以說出來的,其他不甚理解的同學也會恍然大悟。
此次教學,在設計時,如能將這最后三個追問加上,學生會輕松的掌握很多學習內容。這些對比的寫法和謀篇布局的結構,對于學生的寫作和閱讀都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