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林納
繪彩勾首馬,三彩器,盛唐時期,高48、長39厘米,河南鞏義出土,現(xiàn)藏河南博物院。
馬頭戴有絡頭,嘴兩邊有角形鑣,口內(nèi)有銜,馬臉頰兩側飾有杏葉。眼部用墨筆勾勒出眼眶。頭部前馬鬃分纓,頸背上的馬鬃被整齊修剪。馬背上置鞍韉、障泥。鞍上蓋有鞍袝,前端袝角向后作迎風翻折之勢。攀胸和鞦帶上均飾有杏葉??`尾上翹。鞍韉、鬃毛飾朱紅彩,杏葉飾綠彩。泥質(zhì)白陶,模制而成,立于長方形板座上。勾首馬作瘙癢狀,前腿柱立,后腿若弓,耳朵一個向前一個向后,神態(tài)形象逼真,刻畫出安詳、舒逸的姿態(tài)。馬的體態(tài)雄健,特別是臀部和腿部塑造的肌肉和骨骼比例協(xié)調(diào),顯得渾圓而不臃腫,矯健而不失俊雅。馬的造型完美,氣質(zhì)高貴,形神皆備,是唐馬陶塑中不可多得的精品,顯示了唐代陶塑匠師的高超技藝,是研究唐代陶塑藝術及葬俗的形象資料。(圖1)
自古以來,立足于中原地區(qū)的王朝與塞外的少數(shù)民族在不斷的交融與碰撞中,逐漸地認識到了馬的主要性。由于其輕騎、便捷、迅速等特點,成為當時游牧民族戰(zhàn)爭的首選。從某種程度上說,馬的精良與多少往往直接決定了戰(zhàn)爭的勝負。因此對于唐朝的統(tǒng)治者來說,馬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新唐書》中,就明確地表示了國家武備最終依賴大批戰(zhàn)馬的觀點:“馬者,國之武備,天去其備,國將危忘?!?唐朝對于馬相比于其他朝代來說更是格外重視,因為唐王朝的建立以及此后能夠馳騁西北疆域,大唐天子被各少數(shù)民族尊稱為“天可汗”等,馬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唐朝初建立之時國家貧困,當時只有五千匹馬。即從突厥那里得到兩千匹,又從隋朝長安東北赤岸澤牧場繼承了三千匹。唐政府將這五千匹馬放在隴右(現(xiàn)在的甘肅地區(qū))牧養(yǎng),開創(chuàng)性地創(chuàng)造了唐王朝的馬匹飼養(yǎng)制度——“監(jiān)牧”制度。唐太宗任用張萬歲為太仆少卿領群牧。張萬歲為牧馬世家,其“三世典群牧”。唐代政府通過各種手段的增加以及張萬歲帶領的馬政官員的悉心放養(yǎng)和照料。自貞觀至麟德四十年間,唐朝政府就宣布已經(jīng)擁有了七十萬六千匹馬。這些馬被安置在渭河以北的八坊四十八監(jiān)中,當時西北的歧州、幽州、涇州、寧州之間的地區(qū),水草肥沃之地盡是牧馬之地,而馬價也因此下降,“方其時,天下以一縑易一馬” 。張萬歲也因此恩信行隴右。隴右人稱馬的年齡為“齒”而不說“歲”,就是為了避張萬歲的諱 。(圖2)
唐代帝王對于馬的喜愛也是不容忽視的,以唐太宗李世民為例,他非常喜愛良馬。在大唐建立的過程中,有六匹戰(zhàn)馬跟隨他南北征戰(zhàn),立下了汗馬功勞。李世民對這幾匹馬懷有深厚的感情,一直念念不忘,并令當朝著名畫家閻立德和閻立本摹其形象,雕刻在他陵前,以期相伴永遠。(圖3) 唐政府在全國設立一套完備馬政制度的同時,其帝王在宮廷內(nèi)也設立專門掌管御用馬匹的制度。設立尚乘局掌管天子的御駕,并設立飛黃、吉良、龍媒、騊駼、駃騠、天苑左右六閑和祥驎、鳳苑二廄來飼養(yǎng)馬,此后又增加飛龍廄 。別看這只是替皇帝飼養(yǎng)馬匹的機構,其權利后來被宦官掌控,成為以后唐代宮廷政變的重要參與者。
唐朝人非常喜歡外來的胡馬,其獲得胡馬的途徑有進貢、贈獻等,但更多地是通過互市,主要以帛、金銀、茶葉等互市來換取胡人的馬匹。唐政府對于胡馬的需求可謂是“胡馬待之若渴”。在地方邊境互市買馬的同時,唐政府還派人遠到各地尋求寶馬良駒。宦官劉元尚即以“大食市馬使”“骨利干市馬使”的頭銜,一次遠到阿拉伯,一次遠到西伯利亞一帶購買良馬。地方將領也以各種方法獲取良馬。玄宗時期,王忠嗣任朔方、河東節(jié)度使時,他“每至互市時,即高估馬價以誘之,諸蕃聞之,競來求市,來輒買之”,收到“蕃馬益少,而漢軍益壯”的顯著效果。
唐前中期獲取胡馬的用途并非直接用于軍事戰(zhàn)爭,而主要用于改良本國的馬種,繁殖優(yōu)質(zhì)馬匹使用。由于政策的正確,唐朝的馬匹質(zhì)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缎绿茣け尽飞嫌涊d:“既雜胡種,馬乃益壯?!碧圃缙?,其馬來源主要為唐朝北境的突厥馬,“突厥馬技藝絕倫,筋骨合度,其能致遠,田獵之用無比”。但是到了中后期,突厥衰落,北方馬匹的互市則由回鶻掌控,唐政府所購買的馬匹主要是回鶻的馬。
“安史之亂”發(fā)生,安祿山“以內(nèi)外閑廄都使兼知樓煩監(jiān),陰選勝甲馬歸范陽,故其兵力傾天下而卒反?!?正是由于安祿山掌控了管馬的職務,所以才能夠得到足夠精良的馬匹,從而有能力和中央政府抗衡。此后唐代中央政府的馬政逐漸隨之衰落,但大量的馬匹由貴族和地方豪強占有,其數(shù)量最終超過政府。
唐朝的馬不僅僅表現(xiàn)在軍事上的興盛,更是融入了唐代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唐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離開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在唐墓中出土的大量形形色色的不同姿態(tài)、不同形狀的馬俑,以及其他歷史遺留下來的實物資料窺其一斑。
1.男子騎馬。中國早期,上層社會的男子出行時講究乘車而不常騎馬,在出席一些隆重的場合時,騎馬被認為是一種不雅的舉動。特別是魏晉時期,緩慢舒適的高級牛車成為上層社會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是到了唐宋時期,騎馬卻成為一種時尚,男子從上層到下層皆以騎馬為榮,即使出席隆重的場合也都要騎馬。正如宋代所說:“自唐至本朝,卻以乘馬朝服為禮?!?從出土文物中可見不僅貴族騎馬,當時他們的侍從們也都騎馬。(圖4、5、6)
2.胡人和馬。由于與西北邊疆的不斷交流,大量少數(shù)民族涌入中原地區(qū)。從墓葬出土的大量胡人俑可以看出,他們大多深目高鼻,長著濃密的絡腮胡,腳穿靴子,身著胡服。在出土的隨葬品中,我們經(jīng)常能夠看到胡人和馬在一起,而這些來自異族游牧民族的胡人,非常善于養(yǎng)馬。這些人相對來說地位低下,成為一些貴族的侍從,專門為貴族管理馬匹。(圖7、8、9、10)
3.婦人騎馬。在唐代開明開放的風氣下,唐代婦女更少受封建禮教的束縛。她們和男子一樣,參與管理軍國大事。據(jù)《舊唐書·輿服志》上記載:唐初,武德、貞觀之時,“宮人騎馬者,依齊、隋舊制,多著冪蘺”。永徽之后,“皆用帷帽,拖裙到頸,漸為淺露”。則天之后,“帷帽大行,冪蘺之制漸息”。開元初期,“從駕宮人騎馬者,皆著胡帽,靚妝露面,無復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絕不行用,俄又露髻馳聘,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內(nèi)外,斯一貫一矣?!睆倪@段文獻記載,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唐代婦人騎馬著裝的一個發(fā)展過程。從太宗時期戴著厚重冪蘺。高宗、則天時期戴著輕盈帷帽。玄宗時期戴胡帽,直至最后,什么帽子都不戴,她們穿男人的衣服和鞋子,騎著馬,露出美麗、烏黑的發(fā)髻和靚麗的容貌,英姿颯爽地走上街頭。(圖11、12、13)唐代著名畫家張萱的《虢國夫人游春圖》,所繪即是虢國夫人等盛裝、騎馬出行的場面。(圖14)
4.打馬球。打馬球首先要有合適的馬匹,其次不僅要求騎手的騎術精練,還要求人馬配合默契。唐代上至皇帝、官僚,下至百姓都喜愛這項運動。(圖15)唐玄宗十分愛打馬球,為此,于闐國曾派使臣,千里迢迢進貢了兩匹專供打馬球用的馬匹。打馬球需要有場地,1956年,在西安市唐長安大明宮含光殿遺址出土一塊奠基石,上刻有“含光殿及毬場等大唐太和辛亥歲乙未月建”的字樣,這說明了當時馬球場已成了宮殿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章懷太子墓中壁畫《打馬球圖》,再現(xiàn)了當時激烈爭球的場景,正是當時皇族貴胄們打馬球的真實寫照。(圖16)唐代女子對于馬球運動也格外的鐘愛,花蕊夫人在《宮詞》中說:“自教宮娥學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p>
5.舞馬。據(jù)文獻記載,平常的宴會舞馬是不參加的,只有到了大的宴會時才會和坐部伎、立部伎相次表演。中宗時期曾宴請吐蕃使者,宴會上表演舞馬,使者看后非常驚奇 。唐玄宗時期,每年八月五日“千秋節(jié)”是慶祝唐玄宗誕辰之日,便在勤政樓下舉行慶典,其中就必然有舞馬。張說有詩“屈膝銜杯赴節(jié),傾心獻壽無疆”,還有“更有銜杯終宴曲,垂頭掉尾醉如泥”都是描述了舞馬在千秋節(jié)表演拜壽的場景。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的金銀器中舞馬銜杯紋銀壺和張說詩中描述的十分相似。(圖17)“安史之亂”中,安祿山將舞馬掠走。后安祿山敗亡,這批舞馬散落到安祿山的一名大將田成嗣手中。有一天,軍中宴樂,舞馬聽見樂曲聲應節(jié)拍起舞,士兵見狀誤以為是妖孽,將舞馬鞭打而死。
6.騎馬狩獵。唐代統(tǒng)治者尤好狩獵。狩獵時大多騎馬,隨身鷹犬獵豹等。據(jù)《新唐書》記載,滕王元嬰(即下面提及金鄉(xiāng)縣主的父親) 亦好狩獵,沉迷游獵往往深夜不歸。唐時,城門入夜要關閉, 但因滕王敗游未歸,往往徹夜大開 。1992 年在西安東郊發(fā)掘了唐金鄉(xiāng)縣主墓。金鄉(xiāng)縣主是滕王李元嬰的第三女,墓道的東西兩個壁完共出土了8件騎馬狩獵俑。(圖18、19 )
7.馬上演奏。唐代出土了不少在馬上演奏的樂俑。據(jù)唐代文獻記載:“北狄樂皆馬上之聲,自漢后以為鼓吹,亦為軍中樂,馬上奏之,故隸屬鼓吹署。”馬上樂舞的演奏此種應屬北狄樂,屬于軍樂的一種,掌管音樂的鼓吹署管理。偃師柳凱夫婦墓出土彩繪騎馬樂俑(圖20)與河南博物院所藏馬上演奏樂俑(圖21)兩種風格完全不同。相比之下,柳凱夫婦墓出土的更具西域文化的風采。
在中國古代,馬主要是用于交通和戰(zhàn)爭,并和當時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可以在各個時期的墓葬中找到大量關于馬的隨葬品。這些馬留下了時代的烙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情況。我們選取各個時期遺留下來的有代表性的關于馬的文物,以此為視角,通過對比和分析其在不同歷史時期所展示的不同形象與使用方法,從而使我們更加認識和了解當時文化背景和社會發(fā)展情況。
傳說穆天子有八駿,駕馭八駿才得以覲見西王母。當然這僅僅是傳說,但是文獻上關于“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記載的真實性一直困擾著后來的學者。直到在洛陽東周王城遺址發(fā)現(xiàn)了天子駕六的車馬坑,這條文獻的真實性才被確認。從這里可以看出,在東周時期馬數(shù)量的多少已經(jīng)成為人們地位高低的一個標志。戰(zhàn)國時期,各國紛紛勵精圖治,趙武靈王施行“胡服騎射”,使得趙國得以躋身于“戰(zhàn)國七雄”之列?!昂T射”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的一次變革,使得在以步兵和馬拉戰(zhàn)車為主要作戰(zhàn)方式的中原地區(qū)出現(xiàn)了騎兵。到了秦朝,雖然秦始皇陵兵馬俑二號坑中出土了一批騎兵俑,但是從布陣和穿著上來看,這批騎兵可能是用于靈活作戰(zhàn)或突襲的一小部分精銳。當時馬拉戰(zhàn)車和步兵作戰(zhàn)依然是主流。
到了西漢時期,楊家灣漢墓出土了大批的騎馬俑,并組成了陣容宏大的騎兵群。這說明西漢時期騎兵已經(jīng)完全取代了車兵成為當時主要的作戰(zhàn)力量。如圖22所示,這時期的馬和秦始皇車馬坑中出土的馬的形象已經(jīng)有差別,其馬眼大、耳殼薄、鼻孔大、口裂深,頸長始終,胸部寬廣,背腰寬廣,尾部稍斜,具有外來烏孫馬的特征。
圖23、24、25所示為東漢時期的馬,說明這時馬已經(jīng)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了,并大量地表現(xiàn)于墓葬中。
圖26為西晉時期的騎馬俑,屬于貴族出行的儀仗隊。仔細觀察可發(fā)現(xiàn),此俑馬鞍的兩端已從平坦轉為高翹,表明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鞍橋。左側騎馬俑在馬的一側出現(xiàn)了單馬鐙,可能僅供上馬使用,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馬鐙。
圖27、28為南北朝時期的馬的形象。此階段,塞外各部族相繼南下,帶來馬匹數(shù)以萬計。戰(zhàn)爭頻繁發(fā)生,為了保護馬,在馬身上披厚重的盔甲。特別是圖27表現(xiàn)了當時“甲騎具裝”的形象?!凹昨T具裝”是指人與馬都披鎧甲的重騎兵,成為當時作戰(zhàn)的主力。此時的馬俑顯得古拙、粗略,這可能和當時社會動蕩有很大的關系。
到了隋唐時期,墓葬中不再出現(xiàn)身披厚重盔甲的馬匹,此時重騎兵因機動性不強,逐漸被不披鎧甲的輕騎兵所取代。這時馬也以高昂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女子騎馬、仆人騎馬等,在墓葬中和日常生活中有關的馬的題材被大量發(fā)現(xiàn)。如圖29所示,此時對于馬的塑造更為精細,馬的普遍造型為耳小、頸長、臀圓,體態(tài)均勻,膘肥體壯,這不僅反映了唐代對于馬的審美觀,更是當時中亞地區(qū)外來“胡馬”的寫真。
圖30是宋永定陵的神道上的石馬。馬的缺乏成為一直困擾北宋政府的一個問題。對于北宋滅亡的原因,后來學者多有研究,但北宋軍事力量的薄弱是有目共睹的。沒有足夠的良馬成為北宋軍事的一大詬病。北宋北部的燕云十六州被后唐時期的石敬瑭送給了遼,其西北部又崛起了一個馬上民族 ——西夏的黨項族,這樣北宋政府就失去了當時最佳的放牧場地。既無場地牧馬,又無良馬可牧,成為北宋政府面臨的一個狀況。雖然也購買遼國的馬,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們。
從圖31可見,元代的馬比唐代的馬體型矮小,這就是典型的蒙古馬。頭大額寬,胸廓深長,頸粗腿短。雖然其貌不揚,但生命力極強,耐得住饑餓,扛得住寒冷,能夠在惡劣的條件下生存。雖然奔跑速度不夠快,但是耐力好,能夠長途奔襲。經(jīng)過調(diào)馴的蒙古馬,在戰(zhàn)場上不驚不詐,勇猛無比。蒙古人對于馬十分愛護和敬重,其人和馬是不可分離的。就是靠著這種馬,蒙古人才得以馳騁亞歐大陸。
圖32為徐悲鴻所畫馬。雖然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馬的一些功能被替代,馬也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但人類對于馬的喜愛、渴求并沒有因此而停止。馬跟隨人類歷經(jīng)千百年,見證了人類歷史的興衰成敗。它為人類發(fā)展所做出的貢獻,并不會被人類遺忘,相反從某種程度上說,馬已經(jīng)成為一種符號深深地根植于人類文化和代代傳承的思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