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個人在欣賞音樂時都會有一種獨特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樂感。對鋼琴演奏者而言,自身的樂感決定了演奏的效果。演奏者所采用的手法、技巧及演奏的經驗只是表現(xiàn)內涵的手段,單純依靠以上手段,顯然無法演奏出優(yōu)美的音樂,因為對樂曲而言,樂感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當演奏者具備良好樂感,才能通過自己的演奏詮釋作品內涵,才能更加準確地表達作品。所以,在鋼琴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不能只注重技巧,同時還要通過各種方法培養(yǎng)樂感。
【關鍵詞】鋼琴;演奏;學生;樂感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一、樂感對音樂演奏的意義
欣賞音樂時,人們所進行的審美活動與其自身所具有的樂感之間會相互發(fā)生作用。審美活動存在差異,創(chuàng)作水平及欣賞水平也會有所差別。欣賞音樂的過程也是滿足人們審美心理需求的過程。由此可見,樂感并非只是技巧,更是美學層面的享受。部分學習者雖認真聆聽了音樂,但根本無法理解音樂作品所具有的獨特美感,也體會不到作者所表露的豐富情感,也就說明其自身樂感不足。在欣賞鋼琴音樂的過程中,部分演奏者演奏得確實十分用心,演奏的音高與節(jié)奏都與樂譜完全吻合,但欣賞者無法從鋼琴演奏中體會到美感,因為對鋼琴演奏而言,所謂的“美”感,不僅只是演奏者自身的情感,同時也傳達了演奏者對作品的理解,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也就是樂感不足。樂感不足在鋼琴學習者當中十分常見。
二、鋼琴演奏樂感的培養(yǎng)
(一)堅持讀譜訓練
作曲家要想鮮活地表達音樂,只有通過樂譜,而演奏者如果想完整地再現(xiàn)原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就必須先正確的理解樂譜。所以,在教學當中必須培養(yǎng)學生識譜讀譜的能力。除此以外,識譜不僅是正確讀譜,同時還包括理解樂譜中所使用的指法,比如樂句、指法以及表情符號等。所以,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必須要求學生時刻注意樂譜中出現(xiàn)的各種符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讀懂樂譜,并且重視與尊重原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
(二)提高音樂想象力
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想象力也能夠幫助學生提升樂感。所謂想象力,就是在進行演奏時,演奏者要先在心中形成對作品的一個整體感知。在這個過程中,想象力可以給予演奏者極大的幫助,自身想象力豐富的作者,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所包含的豐富內函,從而通過自己的演奏來更好地傳達作品內涵。語言啟發(fā)及學習大量知識能幫助學生提升想象力。通過大量的鋼琴練習,學生不僅可以積累豐富的演奏經驗,進而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然后把實踐過程中感知到的各種形象和鋼琴演奏結合起來,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音樂作品。此外,語言啟發(fā)能夠幫助學生將自己通過想象所獲得的情感與鋼琴演奏相結合。
(三)加強藝術實踐與音樂欣賞
良好的環(huán)境能夠幫助學生學好鋼琴,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環(huán)境幫助學生理解和欣賞音樂。這里所說的音樂欣賞,不僅僅是單純地欣賞樂曲,同時也要多聽其他音樂作品。通過大量欣賞各種類型的音樂作品,學生自身對音樂的理解力也會得到極大的提升。從最初感情層面的認知逐漸轉變?yōu)槔硇詫用娴恼J知,從量的積累逐漸引起質的變化。如果學生具有相應的經濟條件,還可以多聽鋼琴演奏音樂會。即使沒有條件,也可以通過電視或者其他媒體收看音樂會,然后和老師,和其他的學生進行交流,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通過以上方式,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樂感,可以為學生提供各種表演的機會,讓學生通過演奏實踐提升樂感,進而讓學生逐步適應舞臺。
(四)提高作品理解能力
鋼琴演奏是十分復雜的心智活動,想要演奏好鋼琴,不僅需要雙手手指的高度配合,此外還需要演奏者具備相應的思維水平。即使是相同的作品,不同演奏者演奏的效果也完全不同。部分學生演奏的樂曲流暢而自然,而一些學生演奏出來的樂曲令人感覺生澀并且乏味。部分學生演奏的樂曲極具個性,部分學生則可以通過演奏充分表現(xiàn)樂曲的內涵,但有些學生演奏出來的曲調風格則與原曲相差甚遠。演奏者必須精確地了解作品所包含的豐富情感、音樂術語以及時代背景,才能通過自己的演奏充分展現(xiàn)樂曲的風格。要想實現(xiàn)上述目標,鋼琴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運用音樂理論深入地分析作品,讓學生充分理解作品的含義,再運用自己掌握的技法進行彈奏。只有按照這樣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生才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練習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樂感。
參考文獻
[1]張月.在鋼琴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樂感[J].樂器,2011(02).
作者簡介:廖心童(1996—),女,漢族,內蒙古包頭市人,山東大學威海分本科在讀學生,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