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鍵? 詞]晉劇;晉劇戲衣;藝術特點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大多數(shù)人在小的時候看不懂戲曲,在成長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人生的磨難,慢慢開始對戲曲中的酸甜苦辣、愛恨情仇有了真切的感受。其實,看不懂戲曲也沒有關系,有一副對聯(lián)說:文中有戲,戲中有文,識文者看文,不識文者看戲;音中含調,調中有音,懂調者聽調,不懂調者聽音。一場大戲包羅萬象,總有些東西觸動你……比如今天聊到的晉劇傳統(tǒng)戲衣。
一、晉劇戲衣概述
晉劇戲衣,俗稱行頭,是指晉劇舞臺上演員所穿戴的服裝、鞋帽的總稱,如蟒、靠、官衣、褶子、裙、盔帽、鞋靴等,分類放置管理。大衣箱放置文職身份角色所穿的服裝,如蟒、官衣、帔、褶子等,設專職管理人員負責為演員穿各種服裝;二衣箱放置武職身份角色所穿的服裝,如靠、箭衣、抱衣、夸衣等,設專職管理人員負責為演員扎各種服裝;三衣箱放置水衣、胖襖、彩褲等,鞋靴一般放在三衣箱,也有另設一箱??毕鋵倏?、冠、巾、帽,均設專人管理。演員化妝后,服裝穿著有規(guī)定順序,首先到三衣箱穿內衣、戴護領、穿鞋靴,隨后按照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到大衣箱或二衣箱穿衣,最后到盔帽箱戴盔頭。
二、不同的戲衣表明不同的角色身份
在晉劇中不同的角色都會有特定的服裝來表明這些角色的身份、地位。例如,蟒袍是戲曲中帝王將相等身份高貴的人物所通用的禮服。蟒袍的款式為齊肩圓領,大襟(右衽),闊袖(帶水袖),抱長及足,袖根下有“擺衩子”周身以金或銀線及彩色絨線刺繡藝術紋樣。女士蟒與男士蟒大致相同。蟒袍的特點:蟒是裝飾性極強的服裝,它繼承了中國歷代服飾追求意境美、體現(xiàn)精神意蘊美的傳統(tǒng),即以服裝來裝飾人體。其長袍闊袖的服裝造型,具有莊重感;華美的裝飾圖案,賦予象征意義。蟒的另一大特點是可舞性強,它擺脫了自然生活形態(tài),不束縛,服裝可任意擺動以表示人物情緒(玉帶掛在衣上,僅起裝飾作用);它借用夸張后形成的水袖,豐富表演動作,傳達人物感情。蟒袍的紋樣主要是龍及“蟒水”(海水江牙),陪襯紋樣為日、山、流云、“八寶”“八吉祥”等。在封建社會中,龍是尊貴的象征,它符合帝王將相的高貴身份。龍的具體形狀有團龍、行龍、大龍等三種,有的端莊嚴謹,有的昂揚矯健,有的氣勢宏大。不同的龍形,在服裝上各具特定的象征意義,分別適用于各種不同類型的人物?!膀钡木唧w形狀,有彎立水、直立水、立臥三江水、立臥五江水、全臥水五種。蟒水的規(guī)范性也很強,使用何種蟒水,根據(jù)人物的類型而定。蟒袍的色彩主要使用十種純色,分為“上五色”(正色)和“下五色”(副色)。上五色指紅、綠、黃、白、黑,下五色指紫、粉(紅)、藍、湖、香。晉劇服裝繼承了中國民族藝術的裝飾色彩傳統(tǒng),大膽用色,色彩傾向鮮明,注重強烈對比。又因為它是一種“刺繡之服”,金銀線(復合色)具有調和作用,所以,服裝色彩既有強烈對比,又和諧統(tǒng)一,并且光彩燦爛,極為富麗。對于具體人物,力求擴展服裝基色(主色)的面積,造成一人一色的效果。用色也只有特定的寓意,根據(jù)人物的類型而定。蟒袍所用的刺繡主要有三種,分為彩色絨線繡、平金平銀繡、圈金絨繡。絨繡俊雅清麗,圈金繡富麗輝煌,平金平銀繡光澤奪目大方而有氣派。對繡法的使用,也根據(jù)人物的類型而定。蟒袍又分為紅團龍蟒(身份高、性格文靜的人物穿)、綠團龍蟒(紅臉的忠義之士所穿)、黃團龍蟒(帝王專用)、白色團龍蟒(英俊儒雅的青年武將或正直英武的中年武生)、黑色行龍蟒(具有莊重氣派、性格剛直的人物穿)、團鳳女蟒(至尊至貴的女性穿著,穿用時上身配以云間,掛玉帶,下身系裙。黃色供皇后、貴妃專用,紅色用于王妃、郡主和公主)、老旦蟒(由很高身份、地位的老年婦女專用,黃色用于太后,秋香色用于老郡主、老誥命夫人)、旗蟒(用于中國古代各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階層的貴族婦女)。
帔——對襟長袍是戲曲中帝王、中級官吏、豪宦鄉(xiāng)紳及其眷屬在家居場合所通用的常服。帔的款式:對襟,半長大領,闊袖(帶水袖),左右胯下開衩,男帔長及足,女帔稍短(僅過膝),周身以平金或絨線刺繡圖案紋樣。帔的特點:帔的服裝造型雖然仍屬于中國古代傳統(tǒng)服飾的主流(寬袍大袖式),但它顯然有別于“不壯不麗無以重威”的禮服——蟒袍。比起蟒來,它突破了“全封閉式”的服裝造型,以“對襟”造成自由開合的寬松感,以向下的兩條垂直線給人以流暢修長的美感(由綰結演變成兩根飄帶,也飄垂于胸前,成為裝飾)。它算得上是一種“寬松式”服裝,文雅清秀,既符合人物閑居場合需要,又不失其華貴,更有助于表演。帔的另一個特點是男團花帔和女團花帔一般用于成對夫婦,色彩、紋樣上完全一致,所以稱為“對兒帔”,具有舞臺畫面的整齊美。男、女團花帔的這種規(guī)范性,鮮明地顯示出了晉劇服裝所特有的藝術語匯。帔的紋樣,皇帝用團龍,皇后、貴妃用團鳳,太后用團龍鳳。除此之外,視人物年齡身份,或用團花。團壽字,或用枝子花。帔的色彩:皇室成員用黃色,狀元登科、新婚典禮和喜慶團圓場合的夫婦用紅色,老年人用秋香色,其余人物用色沒有嚴格界定。帔的刺繡:黃色帔用絨繡,其他色的帔或絨繡圈金,或平金繡。帔又分為皇帔(帝王專用,明黃色,絨繡團龍,對襟的開合部使用暗紐袢)、女皇帔(皇后、貴妃專用,明黃色,絨繡團鳳,下身系百褶裙)、紅帔(狀元登科、官吏婚典及喜慶團圓場合時使用,大紅色團花紋樣,絨繡圈金)、團花帔(中級官吏、宦官鄉(xiāng)紳使用。一般用紫紅、古銅、深藍、秋香等色,多繡團壽字、團鶴等象征福壽延年的吉祥圖案)、女團花帔(已婚之青年婦女用,圖案取布局平穩(wěn)、紋樣嚴謹?shù)膱F花,以襯托人物端莊的儀態(tài))??渴菓蚯形鋵⑺ㄓ玫娜址???坑址譃橛部浚惺娇吭谑褂脮r需插靠旗,表示人物全副武裝,已進入臨戰(zhàn)狀態(tài))、軟靠(穿靠而不扎靠旗,非戰(zhàn)斗狀態(tài)時使用)、霸王靠(西楚霸王項羽專用)、關羽靠(晉劇舞臺上關羽專用)、女硬靠(服裝造型較男硬靠更具有裝飾性,色彩和紋樣都更加絢麗,完美地襯托出女將英武和陰柔之美)。褶是戲曲中平民百姓、文武官吏及其眷屬廣泛使用的便服。褶可分為文小生花褶(用于書生、秀才,色彩淡雅明快,給人以清秀灑脫之感,襯托出人物文靜風流的性格和氣質)、武小生花褶(用于身份高的青年儒將)、花臉花褶(用于具有粗獷豪放性格的人物)、文丑花褶(用于迂腐的文吏、書吏或奸詐貪色的衙內、惡少)、武丑花褶(用于武藝高強或性格詼諧的丑角人物)、花托領花褶(用于門第較貧寒的書生、秀才,色彩為淺湖色、淺藕荷色)、武生花褶(用于有身份的將領或綠林英雄)、青褶子(用于平民中的貧窮者、不及第的秀才,特點白色大領)、海青(主要用于下層社會出身的英雄好漢和仆人所穿,黑色鍛料,黑大領)、老斗衣(老斗是傳統(tǒng)社會對底層老年人的輕蔑稱呼,戲曲中為老年勞動人民規(guī)定了用紫花布做褶子,故又稱紫花老斗衣,顏色為未經(jīng)染色的本色牙白,略成米黃色,賦予淳樸、簡潔之色彩美感)、色褶子(主要是中、老年男性平民的特定服裝,一般有紅、藍、湖、古銅、秋香等色)、短跳(又稱小褶子,用于書童這一類人穿,行制似色褶子,但尺寸略短,而且領子可以繡花)、富貴衣(又稱窮衣,用于貧困潦倒之士)、女花褶子(用于平民家庭的女子)、女青褶子(俗稱青衣,用于端莊善良的貧窮婦女)、女白褶子(孝服)、老旦褶子(用于貧苦的老年婦女)。
三、晉劇戲衣的藝術價值
晉劇傳統(tǒng)戲衣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其色彩絢麗、圖案講究,它不受時間、朝代、季節(jié)的限制,在展示中國數(shù)千年歷史故事的數(shù)以千計的戲曲劇目中游刃有余。晉劇傳統(tǒng)服裝是以明代服裝為基礎,有漢、唐、宋代服裝的痕跡,同時又吸收了清代服裝的造型和圖案。晉劇服裝還特別服務于晉劇的舞蹈性,晉劇表演是唱、念、做、打、舞、翻綜合在一起的表演藝術,其中除去唱、念外,做、打、舞、翻無一不與舞蹈密切相關,舞蹈在晉劇表演結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晉劇服裝也成為演員運用舞蹈塑造人物形象的輔助工具。由此,晉劇服裝還有水袖、靠旗、飄帶等獨特的服裝造型??梢院敛豢鋸埖卣f,每一件晉劇服裝都是一件奪目的藝術品,它絢麗的色彩、夸張輝煌的圖案,常常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讓我們感嘆我們的先人們對于色彩與繪畫美學原理的理解。例如,黑色在中國古代稱為“玄色”,象征對天的尊敬,在中華民族的審美意識中代表莊重氣派,多用在剛直豪放性格的人物身上;白色具有圣潔俊秀、瀟灑儒雅的感覺,所以用于俊逸倜儻的角色。使用紅和綠的強烈對比,把臉譜和服飾用于一身,表現(xiàn)忠正、剛義之氣,把剛柔相濟的人物刻畫得更為鮮明。
晉劇服裝的圖案更為講究。尤其是龍鳳圖案,寄托著中華民族的信仰,蘊含著人民的智慧,那炫目的紅黃團龍、戲珠行龍、吐水大龍的巧妙運用,襯托出人物的力量與威儀,使人物的形象生色增輝。晉劇服裝還顯示了中國刺繡的魅力,它以光彩奪目的平金繡、平銀繡,富麗堂皇的金絨繡和清雅秀麗的絨繡,構成了高工藝的美感。每一件晉劇服裝都是精工細作、真材實料的藝術品,需要專業(yè)技術工人手工制作,完成一件復雜的蟒袍常常經(jīng)年累月,一套完美的劇裝可以價值連城。
作者簡介:范思維,助教,任職于太原師范學院。
作者單位:太原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