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憲宇
我們關(guān)于品格的觀念,有三個誤區(qū)。
一是底層人的品格就低。鄧亞萍曾說:“普通老百姓的政治覺悟和思想境界不高,很可能會被媒體放大,有損于我國的國際形象?!边@就給上層人套上了品格也上層的光環(huán),也就為下層人套上了必然要接受教育的枷鎖。
很多人有這樣的意識,群眾就是用來被教育的,老早就有人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可能知道的不多,視野也不寬,但在品格方面,尤其是在境界方面,卻有著特有的高尚與感動。樸素的情懷,歸真的天性,可能更有天然的珍貴。草根的韌勁,山野的渾厚,可能更有自然的純美。
品格,有一致性,但也有個性,只有表現(xiàn)的不同,沒有貴賤的區(qū)分。如果我們認(rèn)為人是平等的,就不能認(rèn)為村長比組長,品格更高。
一是年紀(jì)輕的人品格就低。孩子,肯定是要被教育的,但孩子很多的天性品格,只能引導(dǎo),只能弘大,而不能被改變,不能被淹沒。是有人說過,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等,也因此人們堅信,長輩的主要功能就是教育晚輩。但如果是壞人變老了呢,但如果是長輩有了太多的墨池的熏陶了呢,而晚輩和孩童,本來又是那么天真,那么純凈,那么自我潔凈,結(jié)果,被長輩理所當(dāng)然所賜的教育身份誘導(dǎo),是不是會出現(xiàn):你不說我還明白,你越說我越糊涂。是不是會出現(xiàn):上梁不正下梁歪,歪嘴和尚念歪經(jīng)。
一是智商低的人品格就低。所以,學(xué)習(xí)差的就被以為是“雙差”,就是學(xué)習(xí)差,品格差。智商決定論,很是盛行,就是所謂的一俊遮百丑,智商就是標(biāo)簽,就是道德的綠色通行證。
智商高的人,不修邊幅,就是一心撲在思考上,屬于事業(yè)型,是美德,拿了別人的懷表或者順手牽了別人的羊,就是忘乎所以,屬于學(xué)術(shù),不屬于品德,即使是品德,也是美德。所以,才有:讀書人竊書不是偷,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
我們背誦著培根關(guān)于品德如寶石的名言,但培根卻因為貪污誣陷在大牢里度日,我們癡迷于顧城的黑夜給的黑色的眼睛,但他卻在用黑色的眼睛尋找明亮的斧頭。
智商低,絕不等于品行就一起跟著低。生命本沒有高低,豐厚的生命很難看清, 簡單的生命,也無需看得太清, 樸素和粗線條里同樣蘊(yùn)藏著難解的真諦。生命無限美好,但我從來不知道如何夸贊。 人生無比燦爛,可我從來不能用燦爛的語言來形容。不管你多么聰明,也不管你多么愚笨,品格的基準(zhǔn)線,就是人性。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相通的人才有通透。
品格,有自己的路徑也有自己的特質(zhì),那些衣不裹體的人,照樣會有守望相助,那些初出茅廬的人,照樣會有不畏與堅信,那些不諳世事的人,照樣會有人性的練達(dá),品格的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