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珊
摘要:學齡前兒童的教育引起了我國的重視并給予資金和人力支持,但其存在的弊端使學齡前兒童的培養(yǎng)產生了反作用。近些年,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在我國引起重視,“以兒童為中心”理念一時成為我國幼兒教育界的潮流,這些教育理念在幼兒園環(huán)境設計體現在燈光、顏色、建筑的造型、室外環(huán)境以及室內功能空間的設計。蒙特梭利教育理念與幼兒園設計有機的結合,為我國幼兒園設計提供理論支撐。
關鍵詞:蒙特梭利教育;幼兒園環(huán)境設計;兒童
中國分類號:TB4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8)06-0065-02
1前言
從人的生長周期來看,人的一生要經歷幼兒、青少年、中年、老齡時期。據研究表明,在兒童3周歲時可以獲得大約30%的智力,因此,學齡前時期的培養(yǎng)、教育和成長在人的成長周期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1]。我國現在多數幼兒都是獨生子女的一帶,家庭教育中大都數以個人為中心,在這種情況下兒童無形之中會養(yǎng)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沒有集體意識也不懂得分享與合作。再者,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們,鮮有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這些,都是幼兒成長期間需要關注和改善的地方。
基于此,本文從蒙特梭利教育理念角度出發(fā),發(fā)現并挖掘我國幼兒園問題,與此同時,分析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在幼兒園設計中的指導作用,通過在顏色的搭配、單元活動的組合、室外空間環(huán)境的營造等方面提出建議,以改善學齡前兒童在當下的學習成長環(huán)境為原則。讓兒童能夠互動的感受空間環(huán)境中所蘊合的吸引力,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所帶來的親近感,讓他們能夠更多的挖掘自身的愛好,培養(yǎng)他們的主動性行為、主動的感知和體驗。自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傳入中國以后,我國掀起了一股“蒙氏”教育的熱潮,如何將“蒙氏”教育進行本土化設計,使其在幼兒園的空間教育中也體現其理論作用。本著這種思考,從幼兒園的設計的角度論述“基于蒙特梭利教育理念下的幼兒園環(huán)境設計”,本文主要通過文獻研究法,比較法,案例分析法以及學科綜合法來進行闡述。
2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及中國幼兒園的發(fā)展
2.1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在中國的發(fā)展
20世紀80年代是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在我國幼兒園教育業(yè)發(fā)展最火熱的時期,近些年來,蒙特梭利教育理念以其獨特的、靈活的教學方法,人性化、情趣化的環(huán)境設計,愈發(fā)引起中國教育界和家長的關注。蒙特梭利認為,幼兒的活動空間在他們生命的發(fā)展階段中很重要,為幼兒提供安全.自在的活動環(huán)境更有利于顯示他們的興趣和能力。幼兒園作為當下兒童最重要的活動環(huán)境之一,建造一個不僅僅是滿足了功能需求的幼兒園,還應該把空間環(huán)境作為輔助功能以促進兒童的身心全面發(fā)展。然而幼兒園的環(huán)境良莠不齊,以教具的使用最為頻繁,而沒有深刻理解和運用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盲目模仿移植其教育形式,不了解兒童的需要,或者忽略了空間設計中的作用,就不能達到教育和發(fā)展的目的。
2.2當下國內幼兒園現存問題
2.2.1規(guī)模的不確定性
為保證幼兒園建筑設計滿足使用、安全、衛(wèi)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根據《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guī)范》中幼兒園在規(guī)模上有了新的要求,如下表1中所述。然而,在現代很多幼兒園中對于班級數量的規(guī)模性情況質量參差不齊,存在這多數幼兒園規(guī)模不達標的情況。當幼兒園班級規(guī)模中出現了質量了良莠不齊時,緊隨其來的還有人數超出了國家規(guī)定的數量,附表2為《規(guī)范》中對每班人數的規(guī)定要求。
2.2.2基地選址
幼兒園是幼兒成長學習的地方,提供一個健康良好的環(huán)境,選址應保證日照充足、交通方便、場地平整、排水通暢、環(huán)境優(yōu)美、基礎設施完善等。然而放眼當下不斷崛起的幼兒園建設,出現了一些為了節(jié)省開銷而隨意選址的現象,并不能給孩子們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2.2.3建筑造型缺乏兒童特色
國內許多幼兒園的建筑造型簡單枯燥、缺乏細節(jié)設計,甚至有些幼兒園直接使用大片的玻璃幕墻或者水泥混凝土等材料,把成人化的審美強加在幼兒建筑中,使得幼兒無法直觀的感受到幼兒園建筑的親切感[2]。
2.2.4室內環(huán)境的不足
國內許多幼兒園在幼兒園室內環(huán)境的設計中沒做到人性化、情趣化的設計,甚至在很多幼兒園中,就連最基本的設施都沒有達標,在幼兒園的基本幼兒生活單元都配備不齊全。在室內的取暖、通風、排水、光的運用、色彩的搭配、材料的使用等方面也有所欠缺。
3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對幼兒園設計的影響
3.1色彩在幼兒園中的運用
蒙特梭利在幼兒感官教育上進行了深入研究,她認為多通道的行為感知是兒童對客觀世界的認知渠道,有了感覺和知覺對世界認知的基礎,從而人才能進行高級的、復雜的心理活動。在人的多通道感知行為中,視覺感知占主導地位,因而,色彩在幼兒園設計中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成長和教育有著重要作用。
3.2在建筑造型設計的運用
在學齡前教育階段,幼兒所處的空間多是在家庭和幼兒園兩個場所的交換,幼兒園的環(huán)境設計無疑舉足輕重。蒙特梭利曾說過幼兒園“必須像個家”,能夠讓幼兒在心理上和生理上感到安全溫馨和愛。同時,蒙特梭利的感知覺理念中也提到過,幼兒時期對幾何圖形或者物體形態(tài)的認知是比較敏感的。在幼兒園的環(huán)境設計中,建筑造型的設計上可以充分的體現形狀知覺的表現,這是幼兒可以直觀感知的美學形式。
3.3自然元素在幼兒園設計中的運用
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對自然有著敬畏之心,她認為自然是孩子最大的樂園和課堂?!董h(huán)境心理學》中提到一個調研實例:請兒童分別畫出現實的幼兒園和想象中的幼兒園,結論發(fā)現:在兒童的畫作中,無論是現實中的還是想象中的幼兒園,自然元素的出現頻率最高。在這個實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幼兒對自然元素的喜愛,在幼兒玩耍、生活以及學習時,自然元素能增強幼兒的直觀感受和感知,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科學意識、愛心與環(huán)境意識。
3.4戶外空間在幼兒園設計中的重要性
培養(yǎng)每個孩子對快樂、探險的感知能力是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的基本目標,她提出“幼兒教育不是雜活,而是愉悅的神奇的探索生命之旅”,她建議帶孩子多接觸自然環(huán)境,而不是整天把他們禁錮在四方盒子里。當下許多幼兒園的兒童戶外空間正逐漸移向室內,雖然免去風吹雨淋,但卻無形中剝奪了幼兒走向戶外、走向自然、走向社會的可能。
3.5“多彩漩渦”幼兒園案例分析
“多彩漩渦”由UDG設計,位于無錫市惠山榭麗花園住宅區(qū),建筑共三層,橢圓的螺旋環(huán)形上升是該幼兒園的設計特色,高地交錯的退臺、出挑和環(huán)形坡道共同圍造了3D立體式的室外活動空間。流動感的設計與周圍道路環(huán)境形成動態(tài)關系,將園林綠化設計元素融入建筑造型,將城市空間與該幼兒園隔離,圍合出一個自然綠色的幼兒活動空間。寬敞的室外活動空間、保障充足的室內日照、活潑亮麗的顏色搭配,既是理想的學習成長環(huán)境,更是神秘的探險之地。如圖1所示。
4總結
本文通過對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的研究及對國內幼兒園問題的挖掘,發(fā)現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對幼兒園設計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具體來講,本文以為幼兒園提供全面、豐富的活動空間為出發(fā)點,通過建筑外觀的設計、設計中色彩的運用搭配、幼兒園建設規(guī)范的說明和光環(huán)境的使用等方面合理的進行幼兒園設計的分析。通過案例分析展現國內幼兒園設計的曙光,設計師在保障了實用、安全、達標的設計情況下,從建筑造型、室內外空間綠色圍合方式、色彩搭配等方面為幼兒創(chuàng)造出一個健康、愉悅的成長環(huán)境。
在分析深入了解蒙特梭利教育理念之中時,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當下優(yōu)秀的幼兒教育理念對于幼兒成長的重要性,因此,在幼兒園的設計中,也更加肯定了優(yōu)秀的幼兒教育理念對于幼兒園設計的重要指導作用。幼兒園作為幼兒成長的必經環(huán)境之一,在設計幼兒園時,它不僅僅只是一個建筑,更需要通過“空間環(huán)境教育”來體現對幼兒的關愛和溫暖,為幼兒提供一個從家庭走向社會的滿足他們身心全面發(fā)展的重要載體。
參考文獻
[1]余婷學齡前兒童公共室內活動空間的設計研究[D].碩士論文,2016.
[2]何航基于蒙特梭利教育理念下的幼兒園設計方法研究[D].碩士論文,2013.
[3]張碚貝,黃靜.基于兒童心理學的幼兒園建筑色彩設計研究[J]. 2009.
[4]劉小燕營造趣味空間的幼兒園建筑設計[D].碩士論文,2011.
[5]馬春梅基于學齡前兒童教育趨勢的幼兒園建筑設計研究[D].碩士論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