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麗 陳鳳姣 賀志明
摘 要:習近平關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思想的重要內容,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思想特別是關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
關鍵詞:中華傳統(tǒng)文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文化自信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淵源。習近平關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思想的重要內容。我們要準確把握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思想特別是習近平關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武裝廣大師生。
一、習近平關于弘揚傳統(tǒng)文化 堅定文化自信的思想
在我們的近百年的整體的發(fā)展中,尤其是我們黨和國家的領導人,習近平同志是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最傾心最用力,也是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基礎相當深厚的領袖。
習近平同志指出中華優(yōu)秀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包含著幾千年來中國人民生生不息、綿綿不已的民族精神和發(fā)展動力,蘊涵著今天實現中國夢的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我們今天要看到的是,對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觀念和理論思維中,習近平同志第一次提出,中國優(yōu)秀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文化追求,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這兩個最是我們多少年來,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可以說是最高的一種評價。
習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學與師生座談,就談到了認真汲取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
習近平同志經常引用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獻身精神”。這樣一種正能量、精神基因,才能夠推動今天的社會越來越向上奮發(fā)、向前奮進。
習近平同志2016年七一講話中,特別談到了 “四個自信”這個自信,我們知道是道路自信、力量自信和制度自信,那么現在三個自信的基礎上,習近平同志特別提出了文化自信,認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與“三個自信”有機一體,體現出黨、習近平同志對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視,也極大地拓展了“三個自信”的廣度和深度。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這里包含了深沉的中華民族的民族品格,自尊、自信,要堅持自己的根本,這種平等、開放的文化觀可以讓中國方案在當今世界和我們的國內找到更多的知音,也是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推動新的國際秩序的一個心態(tài)、一個根本的基礎。
我們看到的文化自信是實現中國夢的“加速度”,它弘揚中國精神的“源動力”,凝聚中國力量的“向心力”,堅持中國道路的“穩(wěn)定力”。加速度、源動力、向心力、穩(wěn)定力,就表現出我們的四個自信,尤其是習近平同志引用了毛主席,特別談到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名句。習近平同志運用毛主席這句詩,表達了文化自信,對于自信,四個自信的這種,世界對中國所具有的的一種胸懷和態(tài)度。
二、習近平關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定位與基本特征的思想
1.習近平關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歷史定位的思想
習近平同志特別談到了“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蘊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所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边@是我們特別看到的從習近平同志的思路看,習近平同志是講“優(yōu)秀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永遠不能離別的精神家園?!?/p>
習近平同志明確提出“在確立人類社會普遍的道德規(guī)范方面,中華文化有其優(yōu)長之處?!碧貏e談到了中華文化中包含著許多為人類所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的生存智慧。列舉了“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莊子等中國諸子百家學說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義?!碧貏e說這些“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窮地理,廣泛探討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特別還包含了人與自身內心的,身與心這種關系。所以習近平同志也特別關注這樣一種中華傳統(tǒng)文化智慧,智慧光芒穿透歷史,思想價值超越時空,歷久彌新,成為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边@是從國內和國際兩個方面看。
習近平同志依憑其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廣博深入的理解,指出“‘和,即和合、和諧、中和的思想是中華民族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精髓。指出‘貴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的寬容品格,是我們民族所追求的長久的文化理念。特別談到自然與社會的和諧,個體與群體的和諧,我們民族的理想正在于此?!?/p>
2.習近平文關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基本特征的思想
習近平同志這種禮治的精神強調社會有序,堅持社會的秩序,封建社會到今天,有它不合理的方面。從總體來看,從中華傳統(tǒng)文化這樣一種禮治的精神在今天,在當代條件下具有它經過新的變革之后,重大的現實意義。
習近平同志提出的四句話為后世立了非常高的標桿: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所謂“為天地立心”,就是使生之為人能夠秉具博愛濟眾的仁者之心,關注人、熱愛人。你要有一種圣人之心那是廓然大公。惻隱之心,就是生之為人的,能夠具有更多一種寬容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和精神。
所謂“為生民立命”,這句話直接來源于孟子的“立命”的思想。《孟子.盡心上》有云:“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yǎng)其性,所以事天也。這里講為生命立命,說到底也是名無同胞,這樣一個基本的思路。
所謂“為往圣繼絕學”,所謂“往圣”者,孔子、孟子所代表的先儒也;“絕學”者,孔孟先儒所弘揚的理念。和道學要繼承下來??鬃庸倘皇羌蟪烧?,而宋以后的諸國大家,把儒學開拓和提升,作為自己的重要的學術任務。所以叫為往圣繼絕學。繼承下來才能發(fā)揚光大。
所謂“為萬世開太平”,所表達的是先儒也是宋儒的永恒政治理想。“開”期待之謂。“為萬世開太平”,描述未來的文化理想,我們要全體歸仁,明報物理,然能夠蔽惑無明,讓現代人重新回歸率性誠明的人類精神家園之中。
作者簡介:
張君麗,女,基礎課部講師,公共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高職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