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峰
[摘 要] 在素質教育理念的要求下,將分層教學法應用于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可以在符合自己能力的基礎上獲得體育水平的培養(yǎng)和提升,并且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讓每個學生進行對自己有益的體育鍛煉。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是參照學生學習基礎以及學習興趣,基于學生個體差異,開展不同教學目標或者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過程。在高中體育課程教學中開展分層次教學不僅是為了滿足新課程改革基本要求,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體現學生主體性的重要途徑。
[關 鍵 詞] 分層教學法;高中體育教學;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6-0141-01
一、分層教學的意義
盡管目前的大多數體育課程都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產生了良好的影響,可是分層教學法對師生發(fā)揮的效果絕非僅局限于此。由于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教師能夠讓學生在掌握體育知識的過程中得到個性化的訓練。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有的訓練對體育水平較高的學生來說是多余的,反之,這對一些能力較低的學生來說卻非常有用。這直接導致分層教學法和其他教學方法相比更加科學與合理。
二、分層教學實踐方法的運用優(yōu)勢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法,首先,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教師采用這種方法,能夠考慮各個學生的差異性特點,并了解其學習基礎、接受能力、身體狀況、興趣愛好等,從而運用針對性的策略展開教學。其次,運用這一方法能夠凸顯教師的主導作用,鞏固學生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增強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熱情。最后,該方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還能為學生建立起明確的學習目標,激發(fā)其學習動力。在保留學生個性與愛好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素質,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三、分層教學法應用于高中體育教學的現狀分析
高中教育就是典型的應試教育,三年的學習最主要目的是為了高考。目前由于高中體育不作為高考考試項目,出現高中教學過于重視學生文化課的現象,大多數高中師生在這三年里都只注重發(fā)展“智”育,而忽視高中的體育。在這種錯誤觀念的導向下,如今大部分學生達不到高中體育考核標準,高中生體質偏弱現象也不足為奇,有跡可循。由于高中生身體素質、興趣愛好、性別體重、個性特征都存在差異,在應試體育教學方式下,所有體育項目適用標準除了因性別差異而標準不同,其他都是一致要求。
四、分層教學法對教師的要求
對高中生實行分層是體育教師一項重要而又艱巨的任務。分層教學法對教師的第一個要求是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正確的判斷能力,這樣才能夠準確地將體育綜合素質相近的人分在同一個層次。第二點要求就是教師必須具備極強的責任心,愛崗敬業(yè),熱愛學生,對每個學生一視同仁。也只有對每個學生一視同仁,教師才能夠獲得學生的尊重與配合,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第三點要求就是體育教師要跟上時代步伐,了解最新的教學理論和方法,不斷提高專業(yè)修養(yǎng)。作為學生應該尊重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配合教師的學習安排,與教師一起努力,為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獻一份力量。
五、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法的策略
(一)深入了解,課前充分預設
深入了解學生已有的運動技術基礎,是教師課前預設分層教學的重要基礎。如何深入,我認為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1)教師要有負責的態(tài)度,要有服務學生的意識。如,認真落實體育課堂常規(guī),用心來備課、上課,課后反思自己的教學效果等。只有這樣才能深入了解學情,為課前預設分層打好基礎,同時促使教師觀念和思維改變。(2)教師要留心觀察學生的練習情況,必要時可做記錄,以更好地發(fā)現學生已有的技術基礎。根據他們的能力,分層次找共性。課前預設提煉對大多數學生的教學策略,對個別基礎薄弱的學生實施個別化的教學策略。
(二)制訂科學的層次教學目標
對體育能力較好、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要更多地關注學生優(yōu)勢科目的訓練,幫助學生發(fā)揮自己的體育特長,激發(fā)其體育潛能,而對體育基礎較弱、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則重點關注體育基本動作訓練,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與能力制訂合理的季度目標或者學期目標、年度目標,在循序漸進中使學生體育能力獲得發(fā)展。
總之,分層教學法對高中體育教學的貢獻是巨大的,但也需要在今后的實際教學工作中不斷改進和完善,全力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輸送更多體育人才。分層教學應用于高中體育是正確之舉。不僅適應了新課程的要求,還能在實際上幫助學生走進體育的世界,舒活筋骨,活躍思維,增強體質,放飛自我。
參考文獻:
[1]史金剛.淺析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121,123.
[2]王金梅.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