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叔
為什么要讓孩子多讀詩?自媒體網(wǎng)紅“六神磊磊”給了個很質(zhì)樸的答案。
十三歲那年,你出去旅游,看見了美麗的景色。想感嘆兩句?一般就只能說:哎呀媽呀,在這兒看月亮賊帶勁了!還有那啥雀兒……
可如果你讀過唐詩,就可以脫口而出: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十五歲那年,遇到了她,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觸電的感覺。沒文化的你只能說:也不知道是咋了,反正見了她一次就特別想,特別想……可如果讀過唐詩,你就知道這叫做: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二十二歲,送最好的朋友去遠方。喧鬧的車站里,他心情低落,你不知道說點啥。可如果讀過唐詩就知道,這叫做: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在《中華詩詞大會》中,16歲的武亦姝驚艷全場,從《詩經(jīng)》里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到《將進酒》的“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甚至,出口成章“飛花令”,詩句佳句張口就來,姿態(tài)灑脫。
詩詞帶給她的不止是語言韻律的敏感、還有對情感、美感、心性的浸潤、滋養(yǎng),繼而化成了一種獨特的氣質(zhì)。
這就是詩帶給人的差別。你想讓孩子成為哪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