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xiāng)村治理體系”。鄉(xiāng)村治理是一個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不斷提升的過程。我國改革從農村開始,40年來農村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鄉(xiāng)村治理正在由單要素向多要素相結合的高級形式轉變。發(fā)源于浙江桐鄉(xiāng)的“三治融合”治理體系是這一轉變的先行者。
第一,以自治激發(fā)基層和群眾的創(chuàng)造力。
自治指自我治理,相對于他治而言,與自主、自覺、自律、自為、自力密切相關。強調人的主體性和參與性,人民既是治理客體,更是治理主體。在自治、法治和德治中,當以自治為本體。
自治貫穿于人類社會全過程。它是社會治理的基礎。任何社會,自治都不可或缺。社會治理不可能在每個人身邊派另外的人進行監(jiān)督。那樣,治理的成本太高。人類社會有過奴隸制,但這一制度沒有能夠像原始社會、封建社會一樣固化為一種穩(wěn)定的社會形態(tài),就在于監(jiān)督成本太高。盡管現在的電子眼可能比人眼還多,但仍有大量盲點,且無法防止電子眼下的犯罪。所以,自治是成本最節(jié)省的治理。
自治強化人的主體性,也是最優(yōu)治理。從人類社會進程看,愈是進入高級形態(tài),自治的成分愈多,他治的成分愈少。國家是一種具有強制性的他治。隨著人類社會自治能力愈強,國家最終會像青銅器、鐵斧那樣置于歷史博物館。
我國農村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廢除人民公社體制。這一體制的重要特征是“政社合一”,運用行政管理的方式發(fā)展經濟,實行“一刀切”和自上而下的單向治理,嚴重壓抑了基層和人民群眾的活力和積極性。農村改革的主要任務是最大限度調動基層和人民群眾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實行家庭承包制。農村經濟改革后的鄉(xiāng)村治理體制面臨兩種選擇:一是沿襲原有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化治理,二是充分運用基層人民群眾自我管理的力量,實行基層群眾自治。我們當時選擇了后者,目的就在于基層群眾自治能夠最大限度激發(fā)基層和民眾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讓農民群眾共同參與,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盡管各地條件不一,自治形式也不一,但是共同的精髓是激發(fā)基層和群眾的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
基層群眾自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自治也要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不斷提升自己的品質。品質提升的基礎在于基層和人民群眾因時因地的自我創(chuàng)造,同時需要黨和政府的有力指導,及時發(fā)現基層和群眾創(chuàng)造的好經驗,加以總結和提升。浙江省桐鄉(xiāng)市的重要經驗,就是以人民群眾為主體,不斷激發(fā)和鼓勵基層和群眾的創(chuàng)造,以此提升自治的品質。
第二,以法治合理規(guī)范群已界限。
人類社會完全實現自治,尚是一個理想狀態(tài)。這在于人類是以社會的方式存在的?!叭说谋举|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逼渲校骊P系是最根本的關系,由此會產生利益矛盾和沖突。這要相應的力量加以調節(jié)。
傳統社會形態(tài)表現為人對人的依賴關系。在這種形態(tài)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fā)展著,社會組織規(guī)模小,相互隔絕。在中國,社會的基本單元是家戶。國家治理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社會治理以家規(guī)習俗為基礎。美國的大漢學家費正清因此驚嘆:“對一個享有較高物質生活水平的美國人來說,使他感到驚異的是中國農民在這樣困苦的生活條件下,竟能維持一種高度文明的生活。問題的答案在于他們的社會習俗,這些習俗使每個家庭的人員,按照根深蒂固的行為準則經歷人生的各個階段和變遷?!?/p>
當今社會處于深刻的歷史變遷中?!耙晕锏囊蕾囆詾榛A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tài),在這種形態(tài)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交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笔袌鼋洕l(fā)展擴大了社會的交往,促進了生產發(fā)展和物質充裕。社會形態(tài)表現三個突出特點:一是個體的獨立性,二是利益導向,三是開放流動性。
隨著社會形態(tài)的變遷,依靠傳統習俗已無法實現社會的自我調節(jié),需要成文法對人的權利和義務加以界定,合理規(guī)范群已界限,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利益關系。自治這一本體需要引入法治元素加以固本,實行依法自治。
浙江省桐鄉(xiāng)市有著悠久的市場經濟傳統,契約文化底蘊深厚。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發(fā)展,社會的開放性流動性擴大,內生出對法治的需求?;鶎雍腿嗣袢罕娂皶r適應這一趨勢,注重培育法治意識,力圖運用法治的力量調節(jié)利益關系,從而將法治內在地寓于自治之中,大大提升了鄉(xiāng)村治理的品質。
第三,以德治強化對共同體的責任。
當法治進入19世紀的日本時,流行一句話:“民法出,忠孝無”。原因在于法治以作為自然人的個人為單位,以保障和弘揚個人權利為目標。為發(fā)揮個人自主性,法治勢在必要。但它的無限運用也會傷害原有的以家庭團體為單位的社會關系,極端化的結果是只要求“人人為我”,而缺失“我為人人”。父母子女成為同一平等的法律主體,而長期共同生活的親情和縱向的忠孝意識會大大淡化,甚至造成家庭共同體的解體。
在法治話語日益形成霸權態(tài)勢下,要注意防止過度使用法治。特別是在農村社會,家戶、村莊仍然是人們賴以生活的共同體。農村社會因土地難以流動,其穩(wěn)定性更強,共同體的功能不可弱化。
共同體不同于社會,在于其默認一致,在于是利益共同體、情感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并獲得認同感和歸屬感。任何人都需要通過共同體為自己在社會流動和競爭中獲得一個能夠遮風蔽雨的地方。中國實行家庭承包和市場經濟,原有的村落社會解體,需要重新建立新的共同體。
共同體形成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每個成員為其添磚加瓦,接受和遵守共同體共同認可的規(guī)則,這就是德治。德治是一種軟法,是一種在日常生活中獲得自覺產生的自律。這種自律是人生的最高律令,無須外界所強制,其本人就是自己的執(zhí)法官。德治為自治這一本體注入自律的能動性,從而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法治以權利為本,德治以責任為本。每個個體為了獲得共同體的美好生活,都需要讓渡一部分權利,履行一份責任。
德治不會從天而降,需要培育,需要“潤物細無聲”的教化,需要“群起而攻之”的輿論導向,需要社會精英的率先垂范,需要政府的表彰宣揚,由此營造具有濃濃道德感的社會風氣,讓鄉(xiāng)村生活的空氣中彌漫著道德的負離子。以自主、自覺和自律為特點的自治將自然天成。
浙江省桐鄉(xiāng)市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根基。農村改革后在發(fā)展市場經濟方面一馬當先。為了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生活,在自治過程中充分發(fā)揮道德的力量,形成了良好的社會風氣,為自治和法治的實施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社會生態(tài)。
桐鄉(xiāng)創(chuàng)造的“三治融合”的鄉(xiāng)村治理體系,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人民為滿足美好生活需求的內生追求,是優(yōu)質鄉(xiāng)村治理的典范!
(作者系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政治科學高等研究院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