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遠
《閆肅老人講唐詩》一書,披露這樣一則軼事:當年,毛澤東主席曾先后三次接見閆肅,而最后一次接見時,年事已高,說有個愿望,希望京劇《紅燈記》里的李玉和要活下來,請閆肅能否把戲改一下。為此,閆肅閉關(guān)數(shù)十天,最后向毛主席匯報說:李玉和還是得犧牲,您要是讓他不走,就讓我走吧。
應(yīng)當說,毛主席的心情可以理解,他的希望也不是沒有道理。但《紅燈記》是按事物內(nèi)在發(fā)展邏輯、系統(tǒng)而完整的文藝創(chuàng)作,如果改變其中的重要人物命運,會使作品傷了元氣,失去悲劇的應(yīng)有力量。所以,閆肅沒有改,堅持了自己的尺度,之后多年的演出效果,也證明他是對的。
北大教授吳組緗,同樣尊重和堅持自己的尺度。上世紀40年代,他曾應(yīng)聘四川省立教育學院教授,當時是在學期中間,校方希望他開半個學期的課,但可支付他一學期的薪水。沒想到,吳組湘當即表示:“這樣怎么行?我明明只上了半學期的課,怎么能拿你們一學期的薪水?”這在庸人眼里,無疑是書呆子的迂腐表現(xiàn),但在正人君子看來,他實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尺度”,著實令人敬佩。
吳組緗按照自己的尺度,不僅不為利,而且不為名。1985年的一天,有個外地學者來拜訪吳組緗,那學者編了一本清代學者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選注本,想請吳組緗題簽。但吳看后,認為他對紀昀的看法并不妥當,所選的篇目也不理想,因此,不能題這個書名。無奈,那位被拒絕的學者,只能乘興而來,掃興而歸。
王蒙在一篇文章中,也說到個人尺度問題。他說:“上一代人對下一代人的消極評價,究竟有多少是靠得住的?有多少是以己度人度量出來的?反過來說,下一代不是也以自身當標尺嗎?”意思是說,世事與時俱進,一切都在變化,評判是非的尺度不能停步不前,當然,對前人的有些好東西,還要珍惜和繼承。因此,無論上代人,還是下代人,只要自己評判是非的尺度錯了,就要自覺改正才好。
三聯(lián)書店出版的《三聯(lián)生活周刊》2018年第13期載文說,臺灣學者李敖,在乎的是信仰而不是金錢。他一貫按自己的這一尺度行事。有段時間,他在香港衛(wèi)視開辦《李敖有話說》節(jié)目,收入頗豐。但后來,人們反映他有些話觸犯底線,勸他不要講這些話。他想了想,便去找董事局主席劉長樂說,“我跟你們鳳凰緣已盡”,“我不要做節(jié)目了”。觸犯底線,當然是不對的,但他在沒認識到底線的重要性之前,寧可不做節(jié)目、放棄不菲的經(jīng)濟收入,也不盲目順應(yīng)———有待調(diào)整他的是非尺度。
評判是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尺度,而自己的尺度從何而來?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約定俗成,大體形成評判是非的共同尺度。而這共同尺度,植入不同閱歷、不同學識、不同信仰的個人頭腦,便成為每個人自己的尺度。盡管自己的尺度帶有鮮明個人色彩,彼此有差異,但每個人都免不了要以自己的尺度來評判是非。這就需要正確對待和把握自己的尺度:正確的,要堅持;錯誤的,要改正;一時拿不準的,則要等待認識的清晰明朗。
在這個世界上,為了探索前進,追求本真,對于自己的尺度,每個人都應(yīng)遵守實事求是的原則,敢于自以為是,也敢于自以為非,并及時予以調(diào)整,而不能為了個人的名利地位,隨聲附和或者固執(zhí)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