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紹義
八段錦之名,最早出現(xiàn)在南宋洪邁所著《夷堅志》一書中。據(jù)該書記載:“政和七年,李似矩為起居郎……嘗以半夜起坐,噓吸按摩,行所謂八段錦者。”這些記述說明八段錦在南宋時己流傳于世,這一時期的八段錦分為坐式和立式兩種形式。
坐式八段錦的源頭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坐式八段錦源自唐代鐘離(權(quán))創(chuàng)編的“鐘離八段錦法”,此首見于《修真十書》,曾收入明代《正統(tǒng)道臧》第122—131冊。南宋曾慥在《道樞·眾妙篇·臨江記》注中有過記述:“鐘離(權(quán))先生八段錦,呂公(洞賓)手書石壁上,因傳于世?!绷硪徽f認為坐式八段錦源自明代臞仙《活人心書》中所載“八段錦導引法”。此兩法的歌訣圖基本相同。在發(fā)展過程中還有一些較有影響的著作,如明代高濂著《遵生八箋》中的《八段錦導引法》,清代席錫蕃集《八段錦內(nèi)功圖說》,清代婁杰集《八段錦坐立功圖說》中的《八段錦坐功》等。清乾隆年間徐文弼將此法收入其所編的《壽世傳真》,易名十二段錦,咸豐年間潘霨據(jù)徐氏本并略微增刪,編入《衛(wèi)生要術(shù)》,光緒年間王祖源改《衛(wèi)生要術(shù)》書名為《內(nèi)功圖說》,流行于世。
立式八段錦在養(yǎng)生文獻上首見于南宋曾慥著《道樞·眾妙篇》,其文字為:“仰掌上舉以治三焦者也;左肝右肺如射雕焉;東西獨托所以安其脾胃矣;返復而顧所以理其傷勞矣;大小朝天所以通其五臟矣;咽津補氣,左右挑其手;擺鱔之尾所以祛心之疾矣;左右以攀其足,所以治其腰矣。”這一時期的八段錦未定名,其文字也尚未歌訣化。而在宋陳元靚編《事林廣記·修身秘旨》中,八段錦被定名為“呂真人安樂法”,其文己歌訣化:“昂首仰托順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東脾單托兼西胃,五勞回顧七傷調(diào),鱔魚擺尾通心氣,兩手搬腳定于腰,大小朝天安五臟,漱津咽納指雙挑?!睋?jù)明代《道藏·靈劍子引導子午記》一書所載,金元時代的八段錦,其文字仍為七言歌訣:“仰托一度理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東肝單托西通腎,五勞回顧七傷調(diào);游魚擺尾通心臟,手攀雙足理于腰;次嗚天鼓三十六,兩手掩耳后頭敲?!逼鋬?nèi)容有兩段改為“次嗚天鼓三十六,兩手掩耳后頭敲”,這顯然是由坐式八段錦中的“左右嗚天鼓,二十四度聞”演化而來。此書的“引導”就是“導引”,“子”“午”是指半夜和中午習練。
立式八段錦到了明清時代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并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如清朝光緒初,有無名氏將宋、明以來流行的八段錦,歸納為八句歌訣云:“兩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調(diào)理脾胃須單舉,五勞七傷往后瞧,搖頭擺尾去心火,背后七顛百病消,攢拳怒目增氣力,兩手攀足固腎腰?!边@八句歌訣,每句都包含一種動作。當時我國民間各地對此都積極推廣,好像今天人們練習太極拳那么活躍。后八段錦傳入清宮里,王公大臣、嬪妃太監(jiān)都紛紛學習,這種健身術(shù)一時成為風氣。慈禧太后也十分重視八段錦健身運動。她窮奢極侈,終日養(yǎng)尊處優(yōu),但是她也愛講求養(yǎng)生之道。據(jù)清人徐珂著的《清稗類鈔》載:“慈禧夢回枕上,必練八段錦功夫,繼進人乳一盅,然后離床盥洗,內(nèi)監(jiān)揭繡花窗檔,則晨光尚覺熹微也。”可見慈禧太后每天很早便醒來,盥漱前就練習八段錦,直至完畢天色才微明。(此段來自1983年第1期《武林》黃海云文《慈禧太后與八段錦》。)
立式八段錦在流傳中也出現(xiàn)了許多流派,例如清代婁杰述八段錦立功的歌訣為:“手把碧天擎,雕弓左右鳴;鼎憑單臂舉,劍向半肩橫;擒縱如猿捷,威嚴似虎獰;更同飛燕急,立馬告功成?!边@是五字訣之說。還有《易筋經(jīng)外經(jīng)圖說·外狀練力奇驗圖》(清·佚名)、《八段錦體操圖(12式)》等。這類八段錦出于釋門,僧人把它作為武術(shù)動功練習。又如《易筋經(jīng)真流八段錦圖說心解》中所說,從古至今,通過不斷的分流衍生,產(chǎn)生了許多的支流,如熊氏易筋經(jīng)、黃氏易筋經(jīng)、岳武穆易筋經(jīng)、增演易筋洗髓內(nèi)功圖說、伍氏易筋經(jīng)、少林拳術(shù)精義、昆侖派的內(nèi)功摩腹內(nèi)田功、武當太極內(nèi)功(洗髓金經(jīng))、十二大勁功(又名千斤力)、龍虎聚力法、先天羅漢十八手、少林達摩易筋經(jīng)、十二段錦、韋馱勁十二式等等,行住坐臥運定之法各有擅長,其用法得力不一。如十二大勁功專求運力,韋馱勁十二式專求易筋,人生十二段錦專求洗髓,立八段錦專求調(diào)和血氣百脈。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對民族體育項目非常重視。20世紀50年代后期,人民體育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唐豪、馬鳳閣等人編著的八段錦著作。到21世紀,現(xiàn)代“健身氣功·八段錦”是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組織編創(chuàng)的健身氣功新功法之一,由北京體育大學承擔研究本功法。八段錦作為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已開始進入大專院校課程,使其理論有很大發(fā)展,內(nèi)涵更加豐富。新編創(chuàng)八段錦并沒有脫離傳統(tǒng)八段錦,只是按清朝光緒時代原八句歌訣理順了前后順序,基本上大同小異。
八段錦究竟為何人、何時所創(chuàng),至今尚難定論。南宋藏書家晁公武所撰《郡齋讀書志》記載:“八段錦一卷,不提撰人,吐故納新之訣也?!彼文┰跏穼W家馬端臨撰編《文獻通考》中所記與《郡齋讀書志》相同。從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導引圖》可以看到,至少有4幅圖勢與八段錦圖勢中的“調(diào)理脾胃須單舉”“雙手攀足固腎腰”“左右開弓似射雕”“背后七顛百病消”相似。在南北朝時期陶弘景所輯的《養(yǎng)性延命錄》中也可以看到類似的一些動作圖勢。例如:“狼距鴟顧,左右自搖曳”與“五勞七傷往后瞧”動作相似,“頓踵三還”與“背后七顛百病消”相似,“左右挽弓勢”即“左右開弓似射雕”,“左右單托天勢”即“調(diào)理脾胃須單舉”,“兩手前筑勢”亦即“攢拳怒目增力氣”。這說明八段錦與《導引圖》以及《養(yǎng)性延命錄》中的動作有著密切的淵源關(guān)系,是一脈相承的。
盡管八段錦有不同流派,但無論是哪派,或文、武不同練法,都同出一源,它們在流傳中相互滲透,并逐漸趨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