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平 宋毅
【摘要】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我們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要抓住大數據發(fā)展機遇,搶占大數據時代制高點,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提升學校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幫助。本文討論了大數據時代如何進行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旨在為高職院校在大數據時代提升師資隊伍水平提供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 高職院校 師資隊伍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1-0198-01
引言
近些年,計算機技術、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發(fā)展迅速,各大互聯網巨頭、高校等正在搶占大數據制高點,人類已經邁入大數據時代。大數據被廣泛應用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企業(yè)通過大數據掌握產品和市場信息,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和戰(zhàn)略布局。大數據不僅僅是大量數據的累積,而是通過大量的數據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大數據是一種新的數據分析方式和思維模式。大數據也同樣影響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和師資隊伍建設,如何運用大數據提高師資隊伍水平,調動師生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是現階段高職院校面臨的重要課題。
1.高職院校師資隊伍應用大數據的必要性
現階段由于我國高職院校數量呈現井噴式增長,但由于教育資源分布極具不平衡,教學質量差距很大,嚴重制約我國高職院校的發(fā)展以及師資隊伍水平的提高。以前學校在對教師進行考核時主要通過教學成績和學生問卷調查兩種方式,這種考評都是基于當年的教師表現,缺乏對教師較長時間段工作表現的評價,不能全面的體現一個教師的水平和素質,不僅打擊教師工作和科研的積極性,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還會導致優(yōu)秀人才大量流失,不利于學校的長遠發(fā)展,形成惡性循環(huán)。如果運用大數據的方式,將教師每一年的考評數據進行匯總,由計算機對教師綜合考評,這種考核方式更加客觀和準確。同時還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了解學生傾向何種教學模式,發(fā)現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并及時改正,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說,高職院校要想把教學質量和師資隊伍水平提升上來,將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邁上嶄新的臺階,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在收集、歸納、整理和分析數據的優(yōu)勢,讓大數據更好的服務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管理工作。
2.大數據時代推進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措施
第一,改革教師聘用制度。傳統(tǒng)的院校選聘教師方式是筆試加面試。筆試相對客觀,但是一份面試卷很難真實反映一個人的知識水平,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而面試的不確定性和人為主觀因素更大,造成人才流失和浪費的現象非常嚴重。利用大數據技術后,可以將應聘教師幾年的在校成績、師生評價、日常表現、興趣愛好等交給計算機進行處理和分析,對比學校需求目標進行比對,得出全面客觀的結論,避免人才流失,為學校輸入更鮮活的血液。
第二,改革教師考核機制。傳統(tǒng)的教師評價考核方式主要是教學成績、論文發(fā)表數量等項目進行考評,這些都是可以量化的指標,評價結果相對客觀。但是這也導致了一些問題,就是現在學校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教師為多發(fā)論文而忽視了教學,在教學質量的提高方面沒有下大力氣,這就背離了教師教書育人的基本要求。運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將教師的德育考核、教學方式等項目進行網絡問卷調查,這樣一方面避免了學生紙質問卷質量不高的問題,另一方面網絡調查問卷還能提高數據整理和分析的效率。利用大數據對考核教師的各個項目進行整體分析,做到客觀準確地評價一名教師,這既是對學生的負責,同時也是對教師本人的負責。
第三,改革教師后勤保障服務工作。當今社會各個行業(yè)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教師是學校持續(xù)發(fā)展和壯大的財富,留住人才不僅需要提供豐厚的報酬,同時還要為教師創(chuàng)造濃厚的歸屬感,讓教師更加安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學校需要建立教師服務平臺,及時了解教師需求,通過計算機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為學校管理部門提供有效信息,進而給出科學合理化的建議,及時解決教師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難,為學校留住寶貴的人才資源。
結語
大數據時代要求高職院校不能坐以待斃,要積極搶占大數據制高點,學會利用大數據對學校和師資隊伍進行管理,提高辦學質量和管理水平,提高師資隊伍的綜合素質,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保持學校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強勁勢頭,為教師和學生營造良好的工作和學習氛圍,為我國高職院校持續(xù)健康發(fā)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鄭立海.大數據時代的教育管理模式變革芻議[J].中國電化教育,2015(7):32-36.
[2]許鵬.淺析高職院校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建設[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08(8):1729-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