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本刊新辟欄目《老照片》和大家見面了。
隨著時間久遠,過去時代留存的照片被當代人稱之為“老照片”。老照片里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內涵、鮮明的時代印記和飽滿的地域風情等文化信息。老照片與文字相比較,因其直觀性、形象性和觀賞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一面,留住了歷史的真實,留下了不可篡改的獨立話語。
老照片,不可再生。
老照片,老年人手里最多。
老年讀者,打開你寶貝舊相冊,我們期待曬曬你當年的風采!
古代凡重鎮(zhèn)都設有鼓樓。有關鼓樓的沿革,1930年《重修滑縣志》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北魏時,兗州多盜,李崇為刺史,乃村置一樓,盜發(fā)之處,雙槌亂擊。四面諸村始聞者,撾鼓一通,次復聞者,以二為節(jié)次,后聞者以三為節(jié)次,各擊鼓千槌。諸村聞鼓,皆守要路。是以俄頃之間,聲布百里之內。其中險要,悉有伏人,盜竊始發(fā)便爾擒送。諸州置樓懸鼓,自崇始也。宋、薛季宣令武昌亦鄉(xiāng)置一樓,盜發(fā)伐鼓,瞬息遍百里。蓋世多盜,彌盜之法,莫良乎此。故后世效之,州縣多置鼓樓?!庇纱丝梢?,鼓樓初建北魏,為李崇所創(chuàng)。以此傳遞信號,便于擒賊捉盜。這種傳遞信息的方法,是繼烽火狼煙之后的又一創(chuàng)舉,是我國古代發(fā)展“信息科學”的又一例證。但到后來,鼓樓逐漸失去了它原來的作用,或供人觀賞,或粉飾太平。
呼和浩特新城鼓樓位于綏遠城中心。始建于清乾隆2年(1737年),高約30余米,巍峨壯觀。鼓樓上下3層,第一層的左邊懸鐘一口,右邊掛鼓一面。
鼓樓最上層為“玉皇彌羅閣”,南面2層樓檐下正中懸一木質巨匾,上雕“帝城云里”4字,據說為綏遠城將軍定安手書。北面有“玉宇澄清”巨匾一塊,西面的匾額為“震鼓驚鐘”,東面無匾。每年正月十五,樓上四角高懸成串紅燈,景色壯美。每逢重陽節(jié),樓門開放,供游人登高遠眺。
當年鐘鼓樓施工極為嚴格,質地堅固,故200余年間,從未有絲毫裂痕。城內每晚初更至5更,有專人擂鼓、敲鐘,以此為旗民作息之號令。起更(即現在21時),鳴鐘108響,鼓點節(jié)奏為緊7響慢8響,每個時辰(2小時)鳴鐘一次,直至天亮。天亮之時(即現在冬日早5時、夏日早4時)敲鐘,謂之“亮鐘”,每個時辰在敲鐘后,都要擊點,表示幾更幾
1934年,以冰心先生為首的燕京大學“平綏沿線旅行團”來到歸綏市(今呼和浩特市)。在他們一行七人中,有冰心的丈夫吳文藻先生、著名作家與學者鄭振鐸、顧頡剛、容庚、陳其田、趙澄諸和雷潔瓊先生。此為雷潔瓊(右)與冰心赴百靈廟進行社會考察期間留影。
作為呼和浩特市景觀之一的牛橋,隨著橋的陷落,已不復存在半個世紀之多。據史料記載,牛橋本名叫慶凱橋,亦曾易名太平橋。清代因橋的西北端有通往太平召一帶的牛馬交易市場,故人們習慣地稱它為牛橋。
這是什么?密密麻麻一片,擁擠不堪,勝過蜂巢。這是我們的家鄉(xiāng)——呼和浩特市舊城,昔日破舊平房縱橫擁擠,如今再也見不到那般景象,只能從老照片上一睹其原貌。
點。鐘聲渾厚深遠,遠揚20余里,直至大黑河。點聲清晰悅耳,全城可聞。大約在1929年至1930年間,起更鐘和“亮鐘”就不再擊打了。鼓樓的下面,有十字形門洞,通向東、南、西、北4條大街。由此自然地將城內分作東北、東南、西南、西北四大地塊,而每個地塊內又分出四大寬街,每條寬街的前后又貫穿著四條“筆直的胡同”,構成井字形和田字形的大小通道。鼓樓東、南、西、北4面的大街分別稱東街、南街、西街、北街,4街通向4座城門。這4條街上建有商號鋪面房屋約1530余間,1959年,鼓樓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