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棟
歲月不待人,轉(zhuǎn)眼間,故鄉(xiāng)的大樹枯老了,房屋也涂上了一層“舊色”,窗外的桃花依舊開得艷美,開得盛暄,為地面涂染了一片淡雅的粉紅。但是,這時的故鄉(xiāng)已經(jīng)老了,物是人非,引起我無限的回憶。
那年,依舊是桃花盛開的時節(jié)?;▋洪_了,一片秀美;嫩芽綠了,生機盎然。清晨,鬧鐘叫醒了我,洗漱完畢,我便去鄰居大媽家,家人將我托付給鄰居大媽照看。吃過早飯,大媽帶著我,以及我的玩伴——大媽的外孫,我們?nèi)吮阌崎e而又輕緩地走出了家門,走出了庭院,生怕這嘈雜的腳步聲打破這片“萬籟俱寂”的湖畔。此時,十分安靜,沒有城里那種“晨宵叫賣”般的吵鬧,而更多的是安逸、靜謐。老人們依舊做著早晨必做的“功課”,學(xué)生們也依舊在步態(tài)悠緩地趕路,唯獨我們這樣的“閑人”毫無目的地瞎轉(zhuǎn)。一會兒向東,一會兒向西,渴了,便喝口自帶的礦泉水;累了,便坐在湖畔聊天。捧一口清泉,摘一朵桃花,愜意無比。我來到這片宜人的土地時,才剛剛七歲,還不怎么懂得人情世故。這時,我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出現(xiàn)了,就是我的鄰居大媽,她絮絮叨叨講述著那些富有生活氣息和人生哲理的俚聞趣事。
有一次,我與大媽的外孫鬧了矛盾。那時,因為父母沒在身邊,我十分憤懣和苦惱,情緒低落,有一肚子的怨氣,就像一只敏感的小刺猬,稍有不滿,就亂發(fā)邪火。大媽的外孫“不幸中彈”,只是因為他借了我的一支筆而不慎弄壞了,我便對他大發(fā)雷霆。我如同一只暴怒的小獅子,臉紅脖子粗,雙拳緊握,憤怒地捶向桌子,狂吼著,咆哮著……對方連連道歉,可我并不罷休,反而強詞奪理,“妙語連珠”,罵得他哽咽語塞,失聲痛哭。但當我宣泄過后,似乎又有一個堅如磐石的東西壓在了我心坎兒上。我對這位玩伴的聲色俱厲,使我忐忑不安,患得患失,我又陷入深深的不安和愧疚中……
不久后,大媽帶著她的外孫來到我的房間。我本以為大媽來找我算賬,不料,她卻十分溫和地說:“對不起??!我們家孩子弄壞你的東西了,希望你能原諒他,希望你們能和好如初?!彼齽裎课覀z:“以后遇事要沉穩(wěn),多想想對方,多想想歡樂的事……冷靜些啊,不要煩躁……當你盡力克服自己時,就會在別人的心田上開出美麗耀眼的花??!”
這一件小事至今我都無法忘卻,大媽那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話語,從此在我的腦海里回蕩,就像那院里灼灼盛開的桃花。直到現(xiàn)在我才明白,原來寬容他人就是為自己增福納善。
如今,大媽老了,隨兒女一起去了北京。這次回到故鄉(xiāng),桃花依舊,但我沒有再見到這位心地和善的老人。這花暄人寂的小院里仍回蕩著大媽爽朗的笑聲、和善的絮叨,記錄著我兒時嬉鬧的歡樂、孤寂的哀愁……
大媽,我想你了。
和煦的春日,美麗的桃花,美好的情境,烘托象征了人物美好的心靈。鄰居大媽淳樸善良,與人為善,寬容無私,她的言談舉止、為人處世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作者回到故鄉(xiāng),桃花仍在,但物是人非,找不見大媽的身影,怎能不令人感懷惆悵?文章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敘述自然,描寫細膩,真情涌溢,是一篇懷人佳作。
(指導(dǎo)老師:惠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