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ige Pfleger
想想看,如果宇航員能在太空烘焙面包,也不失為一件幸福的事。對于視面包如命的德國人來說,就更是如此了。盡管困難重重,不過這樣的美夢即將實現(xiàn),因為有個為宇航員著想的貼心的德國人,開啟了太空面包烘焙計劃。
在地球上,面包屑似乎并無害處,但在失重的環(huán)境里,面包屑卻是危險品——它們有可能進入宇航員的眼睛,或是被吸入口鼻引起嗆咳。
更危險的是,面包屑甚至?xí)h進配電板,燒毀電路或引起火災(zāi)。
如今,宇航員們一般不吃面包,而是吃墨西哥玉米薄餅。這種餅不像面包那樣會掉屑,而且它們有利于宇航員在飄行的時候用一只手抓握。
但對很多德國人來說,墨西哥玉米薄餅并不合心意。所以,當(dāng)一個名叫塞巴斯蒂安·馬庫的人聽說德國宇航員亞歷山大·格爾斯特將于2018年返回國際空間站時,他不由得想道:難道我們就不能想想辦法,讓他在太空中吃到現(xiàn)烤的面包嗎?
馬庫和他的一位工程師朋友在2017年3月,成立了一家名叫“太空烘焙”的公司。他們與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合作,目標(biāo)是在2018年之前,制作出一種可在國際空間站成功烤出面包的烤箱。
但是,要在太空烤面包,困難重重。
首先,這個烤箱的功率只能約為地球上烤箱的十分之一。而且預(yù)熱烤箱幾乎不可能,因為在烤箱預(yù)熱之后,一開烤箱門,就會有一個巨大的熱氣泡跑出來,飄到飛船里。
馬庫說:“這個氣泡就會那樣停留在半空,宇航員飛過氣泡的時候會被燙傷?!?/p>
這顯然不夠理想。
接下來還有面團的問題——在低溫下,面包必須烘烤更長的時間,但是烘烤的時間越長,面團就會變得越干燥,而出現(xiàn)面包屑這種情況是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避免的。
盡管面臨種種技術(shù)難題,馬庫預(yù)計,他的公司明年能讓亞歷山大·格爾斯特在空間站成功烤出第一個面包。
“這不僅僅關(guān)系到一位德國宇航員能否心滿意足地吃上新鮮面包?!瘪R庫解釋說,“能在太空烤出面包其實還有更大的意義?!?/p>
他說:“面包是隨處可見的東西。它走上我們的餐桌,進入我們的宗教和俚語。面團象征著錢,象征著幸福,象征著生活品質(zhì)。我們會把跟陌生人分享面包當(dāng)作一種善意的舉動?!?/p>
“這么說吧,我覺得,要是我們能跟外星人分享面包,那絕對是和平的一大象征?!彼f。
不過,在馬庫看來,最重要的是,新鮮出爐的太空面包會給宇航員帶來一絲家的溫暖。
載人航天事業(yè)早期發(fā)展階段,食品都被制成牙膏狀,以擠壓的方式食用。后來飛行試驗發(fā)現(xiàn),失重條件下并不影響食物吞咽,所以對太空食物進行了改善。
在如今中國宇航員的一日三餐中,還有宮保雞丁、魚香肉絲、土豆牛肉、香辣豆干等菜肴,宇航員甚至品上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