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緒慶
摘 要:一直以來,水稻種植的產量以及質量是人們較為關注的熱點,其原因在于水稻的產量以及質量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具有密切聯(lián)系。但是在我國實際的水稻種植過程中,還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即水稻的病蟲害,嚴重影響了我國水稻種植的產量以及質量,因此有必要加強水稻種植中的抗病技術研究,從而有效解決水稻種植的病蟲害問題,從而有效提高水稻種植產量以及質量,進而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糧食需求。
關鍵詞:水稻種植;抗病技術;應用
目前,我國水稻種植產量是逐漸上升,同時水稻質量一樣逐漸提高,有效滿足了人們的日常糧食需求。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同時水稻作為我國主要的糧食產物之一,其產量關乎我國億萬人口的需求。為此,有必要保障水稻種植的產量以及質量。但是,在水稻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或者有效的控制,嚴重影響了水稻種植的產量以及質量。一旦水稻種植時發(fā)生病蟲害,將會導致水稻大面積的出現(xiàn)患病現(xiàn)象,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水稻種植絕產。為此,水稻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有必要引起相關部門的足夠重視。對水稻抗病技術進行深入研究,促使我國水稻種植產量以及質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從而解決我國多年來的糧食缺少問題。
一、抗病技術在水稻種植中的應用及其問題
我國人口眾多,國土面積大,但是真正能夠作為耕地的面積有限,有限的耕地面積要養(yǎng)活龐大的人口數(shù)量一直是我國經濟發(fā)展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國內的科研人員也在對此問題進行不斷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主要糧食的水稻,其產量的提高可以大大緩解這一壓力。目前抗病技術在水稻種植中的應用主要包含了以下方面:
1.高新技術應用于水稻抗病
相關科研人員對水稻抗病的持續(xù)關注及研究,目前水稻的抗病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很多高新技術已經被應用于水稻抗病技術的研發(fā)中,比如實時檢測技術。這些高新技術的應用,能夠對水稻出現(xiàn)病蟲害的原因進行清晰的定位,進而采取相對應的措施進行解決。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沒有科學的、有效地對高新技術進行的應用,使得我國水稻產量不高。
2.抗病技術在水稻選種階段的應用
水稻抗病技術效果的提升除了依靠高新技術的應用,還要注重抗病技術的應用階段,才能提高抗病效果。水稻種子與水稻的產量、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應當在水稻選種階段充分應用抗病技術。水稻品種的選種要結合當?shù)氐膶嶋H情況,不同的地域選用不同的水稻種子。在選種子的過程中,如果選用的水稻種子不適合當?shù)氐沫h(huán)境,就會不斷出現(xiàn)病蟲災害的現(xiàn)象。因此,水稻選種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要根據當?shù)氐乃?、土壤及氣候特點進行。種子選留完畢后,為了預防種子萌芽過程中發(fā)生病害,還應將其浸泡在專門的藥物中,同時經過藥物浸泡的種子,其抵抗病蟲害能力也會顯著提高。
3.抗病技術在育種階段的應用
在水稻的種植過程中,要想保證水稻能夠正常進行生長,在育種階段進行抗病技術的應用也十分重要。因此,在水稻的種植中,要根據水稻生長不同階段的不同情況來選用不同的抗病技術。在育種階段,抗病技術的正確運用,能夠使得水稻在生長階段的病蟲害大大減輕。
4.抗病技術在農業(yè)防治中的應用
農業(yè)防治的方法是在水稻種植的過程中對抗病蟲害的技術,農業(yè)防治對水稻害蟲防治有著重要的意義。比如改進栽培技術、提高栽培水平、科學用水、合理施肥、精耕細作等水稻保健栽培措施,可以使得稻田有一個合理的群體結構,進而使得水稻個體與群體發(fā)育相協(xié)調,促進水稻抗性與補償能力的提高,在防治水稻的蟲害方面有著非常好的效果。但是,農業(yè)防治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撐。
5.抗病技術在生物防治中的應用
生物防治是一種新的高科技手段,主要原理就是利用害蟲的天敵來消滅某種害蟲的一種方法。生物具有繁殖能力比較強的特點,因此生物防治方法適用于大面積農田病蟲害的殺滅。在對水稻進行生物防治的時候,會用到一些害蟲的天敵進行消滅。利用、保護自然天敵是控制水稻害蟲的重要方法,稻田內具有豐富的害蟲天敵,比如瓢蟲、螨類以及寄生蠅等。對水稻害蟲天敵資源應當給予一定的利用與保護,合理用藥,減低對天敵的傷害,比如有些稻田可以養(yǎng)魚除蟲。但是,生物防治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在進行害蟲的殺滅的時候,一種害蟲要引入一種天敵,而且不是任何害蟲都可以引入天敵進行防治,這還需要根據當?shù)氐膶嶋H情況進行確定。因此,生物防治法要結合其他防治技術一起應用,這樣才能發(fā)揮出好的效果。
二、抗病技術在水稻種植中的推行措施
1.水稻抗病技術的推行
國內先進的水稻抗病育種技術,是指打破水稻生長的正常規(guī)律,達到增加水稻產值的目的。目前主要有兩種推行方案:①通過水稻的品種進行,運用新技術選擇合適的水稻品種,提高抗病害的能力;②在水稻的生長階段,根據水稻的生長階段進行不同階段的抗病技術的應用,保證在水稻生長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能應用抗病技術,促進水稻的健康生長。
2.水稻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目前正在推行的水稻病蟲害防治措施有農業(yè)防治及生物防治。農業(yè)防治就是利用器械設備進行病蟲害的防治,生物防治就是引入害蟲的天敵進行防治。只有將兩者進行有效的結合,才能有效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三、結語
抗病技術在水稻種植中的應用研究對提高水稻種植的質量與產量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水稻的種植中,選擇優(yōu)良的水稻品種,加上有針對性地對病蟲害進行防治,能夠積極推動全國水稻總產量有的提高。在當前新時期背景下,抗病技術在水稻種植中的應用,要從育苗期開始,經過育苗期的準備及栽種期的準備,這樣就能夠全方位地對水稻病蟲害進行防治,在我國創(chuàng)造出水稻種植的優(yōu)良條件,全面提高水稻的產量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琳琳.24個水稻品種對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抗性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2.
[2]劉燕.水稻稻瘟病廣譜和持久抗性基因的發(fā)現(xiàn)與定位及其抗病機理的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