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紹龍
“城門城門有多高,三十六丈高,騎花馬,帶把刀,走進城門瞧一瞧?!边@首南京童謠,說的就是環(huán)繞南京城的明城墻。屹立在這座大都市里的城墻,早已不是冷兵器時代抵擋兵火的墻,而是多少游人探尋的一道尋常風景。它用沉穩(wěn)的臂彎圈著城市人沉沉的睡夢,不去觸摸它,不會注意到那發(fā)黃的青苔經(jīng)歷了多少風雨的沖刷,泛出舊時光的暗黃色以及記憶的厚度。城走國,墻走方,歷代中國的城墻都呈“國”字狀,這個傳統(tǒng)卻在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這里走成了“自由化”。有道是“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勢”,南京明城墻一舉擯棄了方正規(guī)矩的古代城墻形制,而大膽地利用丘崗筑城墻,利用江湖為城河,融山水城林為“墻”所用,形成了一座極具創(chuàng)新意義和美學價值的城墻精品。
在我對城墻的認知經(jīng)驗中,對城墻的最簡捷描繪應該是線條,一根長長的線圈起了一座城市,時光荏苒,戰(zhàn)亂頻發(fā),讓南京這座城市的“線圈”成了一個個線段。當我站在城墻上,把這些線段做意念上的連綴時,我才發(fā)現(xiàn)這座城墻已經(jīng)殘缺不全,丟失了很多。但就是這樣,南京的明城墻,雖然殘破剝落、千瘡百孔,卻終究奇跡般地留下了一個大體,成為一座我國保存得最長、最大的古代城池。如果把南京的明城墻比作一本書,這本書已經(jīng)缺頁少章了,那些丟失的情節(jié),我只能在書籍和史料中作哥德巴赫式的猜想了。
在城墻根下行走,人的身影就顯得非常渺小。但是,人,又是明城墻的創(chuàng)造者,在人們感嘆明城墻的傲岸時,是在稱贊人的了不起,這種稱贊的指向有些模糊。朱元璋打下天下,筑城墻是為了自己穩(wěn)坐江山,比他早二千年的秦始皇修長城,何嘗不是為了抵御外敵的入侵。歷史創(chuàng)造者們留下的,都是那些精英的痕跡,人們記住了秦始皇,卻記不住一位城工的名字。記住了朱元璋建造了南京的城墻,但他連一塊磚也不曾砌過,歷史寫下的卻是朱元璋的名字。背負著一面老城墻,貼著自己脊背的,永遠是那段帶血的文字。在時間的長河里,浪淘盡,千古風流都已逝去,唯有那些無言的城墻磚,還在那里訴說著無盡的故事。
一抹夕陽映照著古城墻,這方原本寂寞的天地,將被無邊的寂寞所籠罩。城墻、城磚不會說話,卻實實在在記錄著歷史,每塊磚都是歷史的見證。
南京明城墻全長33公里,歷時21年建成。在當時的規(guī)??胺Q世界第一,比著名的巴黎古城墻還多4公里,保存至今比較完整的有20多公里。這座世界上最長的古代城墻還有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它的平面形狀十分奇特。有人說,南京城墻隨著地形曲折合圍而成,西北窄,東南寬,呈宮扇形。民間則說南京的城墻是寶葫蘆形狀,各種說法不一,史料也沒有明確記載。中國古代都城自漢唐以來,都是方方正正的,唯獨朱元璋建造的都城極其不規(guī)則。南京的城墻到底依據(jù)什么而建的,為什么沒用傳統(tǒng)的形制,是因為地形地貌的影響,還是蘊含了某種特殊的意義。
根據(jù)元末明初道教盛行的情況來看,這可能與道家的“風水理論”有關,如果從東南角的通濟門至西北角的鐘阜門與鳳儀門之間劃一條軸線,將京城一分為二,那么南北兩段城墻就各自呈現(xiàn)斗型,分別為南斗和北斗,南面從鳳儀門到聚寶門的6座城門為“南斗六星”,北面從通濟門到鐘阜門的7座城門為“北斗七星”。南京城的布局,南斗的“斗勺”內(nèi)是居民區(qū)和市區(qū),北斗的“斗勺”內(nèi)設置為皇宮區(qū),顯示著皇家的至高無上,這樣也解釋了朱元璋為什么把他的皇宮建在南京城的東南角上,而不是城市中央,這可能是根據(jù)星象而定的,為了體現(xiàn)出他的“皇權(quán)神授”的統(tǒng)治地位。
這座城墻不僅形制奇特,而且堅固無比,有“高堅甲于海內(nèi)”的美譽。
明城墻的外圍,還有一圈城墻,稱為外郭。南京民謠中有“里十三,外十八”之說,就是說京城有13座城門,外郭還有18座城門。
已經(jīng)有了堅固的城墻,朱元璋為什么還要建外郭呢?傳說朱元璋造好應天府城之后,帶著他的兒子和親信大臣登上鐘山,俯瞰規(guī)制奇特的南京城池和周邊形勢,幾乎所有隨從都發(fā)出了由衷的贊嘆,唯獨朱元璋的四兒子朱棣卻說,鐘山架大炮,炮炮擊中紫禁城。意思是說,南京的城池,距離鐘山太近,不利于防御,朱棣的這句話,一語道中了南京城墻設計的致命缺陷,那就是南京周圍山巒起伏,東面鐘山,南面雨花臺,北面幕府山,這些制高點嚴重威脅著城池的安全。一旦有敵入侵,占領這幾個制高點,南京城就岌岌可危了。
朱元璋聽聞此言后大驚失色,他心想:這小家伙的見地不得了,不但跨越這幫文武大臣,連我老皇也抵不過他啦!老皇帝感覺到了來自朱棣的壓力,一個惡毒的計劃正在醞釀。他回身從小太監(jiān)捧的食盒里,揀了一只又大又紅的蜜橘,親手剝皮撕筋,笑嘻嘻地賜給兒子吃。
小朱棣吃了橘子,高高興興地回宮,母親貢妃問他看城的事,朱棣一五一十地說了,貢妃一聽,嚇得魂不守舍,說:“棣兒,不好,父皇賜你橘子,是要剝你的皮,抽你的筋,賜你死呀!你快逃命去吧!”
朱棣不信,貢妃只好把前因后果都說給他聽,朱棣也嚇慌了,跪在親娘面前直哭。貢妃趕快要了一頂轎子,謊說要去城西清冷寺燒香。母子倆急匆匆來到三山門西水關一帶,貢妃打發(fā)轎夫遠遠等著,對兒子說:“你從這涵洞爬出城,就是江邊,你往江北逃吧!”
第二天大早,朱元璋派人來捉朱棣,撲了個空,氣得火冒三丈,把貢妃打下牢房,這牢房就在朝天宮和三山門之間,門窗都是鐵打的,還派重兵把守。
朱元璋聽說朱棣逃到北京,他為了買個安心,干脆封朱棣為燕王,終身留在北京不許回來。
當然,這只是個民間傳說,不過朱元璋肯定意識到了這一點,為了彌補這一缺陷,他下令在京城外建造更大規(guī)模的外郭,包括鐘山在內(nèi)的南京周邊一些制高點,全部囊括在外郭內(nèi),這樣就形成了城郭之中既有密集的居民區(qū),又有高山、湖泊、河流及農(nóng)田的格局。
關于南京城墻的建造過程,史料記載并不多。它的規(guī)劃、用材、砌筑,都沒有留下任何技術報告。
今天的人們,對朱元璋建造南京城墻的實際過程,幾乎一無所知,只能通過歷史上的一些蛛絲馬跡作一些考察。許多問題仍然是待解之謎。其中最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就是用糯米汁筑墻的故事。相傳,朱元璋在石灰中加入糯米汁作為城墻磚的粘合材料,才使得明代的城墻無比堅固。對于這種傳說,正史不載,野史無記,不僅成了代代相傳的口碑,而且一些學者也持認同態(tài)度。有人試圖運用現(xiàn)代手段,進行光譜分析,也難以進行判斷。糯米有粘性,據(jù)說南宋時期的城門就曾經(jīng)用石灰漿加糯米粥進行砌筑。南京城墻的建造,是否也采用了糯米汁,這種說法也不是空穴來風。據(jù)《明太祖實錄》中記載,1366年朱元璋下令大規(guī)模興建南京城墻,同年,他又頒布了轄區(qū)內(nèi)當年禁種糯米的禁令。目的是堵塞造酒之源,在禁種令頒布的時候,全國尚未統(tǒng)一,對后來占領地以及各地造酒庫存的糯米,朱元璋是如何處置的,到底是造城用了,還是給人吃了,我們不得而知。也許,用糯米筑墻的傳說,就是由此而來。
在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館內(nèi),有一件珍貴的藏品,是一根生長在城墻縫里的扭曲的樹根。是拆城墻時被發(fā)現(xiàn)的,它的幾個側(cè)面都印上了城磚上的字,其中一面清晰地看到窯工的名字:“金四”。這是一件大自然的杰作,不知多少年前,一只鳥在城墻上留下的糞便里,有一顆沒消化的樹種,這顆樹種開始發(fā)芽,把根扎在城墻縫里,艱難地生長,沒有營養(yǎng),沒有水分,甚至沒有生存的空間,只在漫長的歲月里把一個苦難的往事烙印在自己的身上?;蛟S,它正是想用自己身上的印記,去見證那段歷史。據(jù)統(tǒng)計,南京城墻的磚文,是我國現(xiàn)在一組最大的磚文群之一,磚文的字數(shù)繁簡不一,少則兩個字,多則三五十字,記載了墻磚的鑄造地點、時間以及造磚人的姓名,有了這些磚文,就確保了墻磚的燒造質(zhì)量。
從制造地的統(tǒng)計上來看,這些城磚來自33個府、12個州和150個縣,可見當時工程之浩大,朝廷要求從政府官員到造磚工匠,都必須在城磚上留下姓名,以便驗收。城磚90%以上有銘文,從府、縣級官吏到鄉(xiāng)村級的甲首再到窯匠和造磚人的姓名都燒在磚上,最多達11級。不合格的城磚追究造磚人的責任,一次不合格的,要退回重做,再不合格就要被殺頭。這種“責任制”雖然嚴酷,卻保證了城墻建造的高質(zhì)量。
令人驚奇的是,在明城墻的城磚上,還發(fā)現(xiàn)了當時明代字典上查不到的簡化字,如“劉”、“鄧”等,這為研究漢字的簡化和異化過程提供了重要線索。除此之外,在雞鳴寺以北的城墻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刻有“洪武元年”字樣的城磚。在古代,人們對前朝的年號和皇帝的姓名是避諱的,明代之前是元朝,理應避諱“元”字。朱元璋的名字中也有一個“元”字,更加需要避諱。因此,明洪武時期將“洪武元年”中的“元”字用“原”或“宣”代替。這些“洪武元年”字樣的城磚,它們?nèi)绾文軌虮A粝聛砟??這種情況確實很奇怪,人們有多種猜測。有人說可能是百姓對朱元璋不滿,所以故意冒犯龍顏。也有可能是造磚人不懂規(guī)矩,不小心觸犯了朝廷的忌諱。但這是不可能的,朝廷如果出臺了避諱政策后,一旦了出現(xiàn)了這樣的字詞,會有專門人員去涂抹掉,并追究責任。最有可能的是,因為當時剛剛改朝換代,還沒有確定“元”字的替代字,所以才出現(xiàn)了這樣的磚文。當然這些說法都是史學猜測。這些刻滿了文字的城磚,書寫著南京城墻的歷史,經(jīng)歷600年風風雨雨保留至今,它不僅僅為城墻增加了額外的文化價值,也平添了別樣的美。
古代城墻的主要作用是防御,可古代的設計師們,在建造城墻時,考慮的項目非常齊全,并且非常久遠,遠非現(xiàn)代人所能及。當然,防水系統(tǒng)也作為重中之重。明城墻的防、排水系統(tǒng)科學實用,功能包括城垣自身防、排水和對城區(qū)的防、排水兩部分。
城墻填層上部,采用桐油、石灰、黃土拌合的灰漿封頂夯實,厚約1-2米,在其上面和沿墻體兩側(cè)直至墻根用灰漿砌筑5-10余層城磚,還設置了毛竹做的排水管,同時在墻體上預留了排水縫隙;墻體頂面設置了排水槽,這樣一來,不管雨多大,雨水都能及時排出。
2016年7月1日,南京遭遇強降雨天氣,南京明城墻的排水系統(tǒng),不僅經(jīng)受住暴雨的考驗,而且令現(xiàn)代建筑師們汗顏。瓢潑大雨滲入歷史悠久的明城墻墻體內(nèi),經(jīng)由其排水系統(tǒng)噴吐而出,形成了獨特的“龍吐水”景觀,且不會損壞城墻結(jié)構(gòu)。一股股清澈的水柱從錯落有致的墻眼中噴出,形成一道道晶瑩的弧形,異常美麗,吸引了眾多攝影家前往拍攝。一名的士司機干脆將車停在城墻下,讓飛瀉的龍吐水來洗車,可謂物盡其用。
城墻13座城門的守衛(wèi)也非常嚴格,城門早晨開啟,晚上關閉,從不例外。據(jù)說,有一次,朱元璋得知一個叫唐之淳的人頗有文采,于是連夜召其進京,唐之淳一行緊趕慢趕,到了中華門外,城門已經(jīng)關閉了,守門人對他們說:“有旨,令發(fā)布裹從屋上遞人。”城門一旦關閉,即使是皇上召見,也不能開啟,只能將人用布裹住,吊進城去,這也算當時的一個奇觀了。
在明城墻上遠眺,最顯眼的景物是雞鳴寺和玄武湖。雞鳴寺,位于雞籠山東麓,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它始建于西晉永康元年(公元300年),梁武帝于南朝梁大道元年(公元527年)在此興建同泰寺,始為佛教圣地,名列“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重建寺院并命名“雞鳴寺”。玄武湖,方圓五里,已有1500多年歷史,六朝為皇家園林,明朝為皇家禁地。如今它是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當代僅存的江南皇家園林,江南三大名湖之一,江南最大的城內(nèi)公園。春秋兩季,水面一片碧綠,粉紅色荷花掩映其中,滿湖飄溢清香,景色迷人。漫步在明城墻上,舉目遠眺,雞鳴寺樓臺煙雨,玄武湖煙波浩渺。
給城市加上一道墻,在古代意義重大,特別是抵御外敵,可在今天,城墻變成了一種阻礙,但社會的加速發(fā)展已不是用一堵墻所能阻隔的。而我們的內(nèi)心呢,恐怕不管社會發(fā)展到什么地步,我們每個人的內(nèi)心也會有一道墻,或者是一座城堡,那是一種向內(nèi)的力量,是封閉的,不容外人窺視。而我們表露在外的,可能就是墻外面的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