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子,1973年10月出生,浙江淳安人,著有詩集《雨夜的寫作》《與一只鳥分享的時辰》《秘密規(guī)則的執(zhí)行者》《雜事詩》《湖山集》《空無的蜜》,詩學筆記《詩之思》,詩畫對話錄《從兩個世界愛一個女人》《雨淋墻頭月移壁》,作品被翻譯成英、法、韓、日等多種語言,現(xiàn)居杭州。
泉子的詩
悲欣交集
“媽媽,謝謝你的養(yǎng)育之恩”,
在你遽然離世半個月前的母親節(jié),
在一張小卡片上,
我第一次如此鄭重其事地寫下了
之前一直羞于說出的話語。
在整理遺物時,
我在你枕頭邊的收納盒中
再一次看見它。
我還可以再一次讀出嗎?
而每一次的讀
都意味著一次新的
這人世從來的“悲欣交集”。
看
你要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
去獲得對手
以及更多他者的角度,
直到你在萬物的看中
贏得了
那只屬于你一個人的知與見,
那只屬于你一個人的
歡喜與哀愁。
沒有什么是必然的
沒有什么是必然的,
包括人類作為一個物種
或族群在這塵世的顯現(xiàn),
包括人類之前地球作為恐龍的
一個部落,
包括更早或在不遠的將來
那些曾經(jīng)或終將統(tǒng)治這個星球的
不為我們所知的龐然大物,
是的,沒有什么是必然的,
除了那從來
并永遠屬于我們的生生
與滅滅。
新的小路
那片密林的一個經(jīng)年的出口
被瘋長的野草與灌木封堵后,
你又找到了一條新的小路,
并因它
并因這片密林
而再一次獲得了
一個完整而渾圓的宇宙。
磐石
每天,我把念誦金剛經(jīng)、心經(jīng)、圣經(jīng)與古蘭經(jīng),
以及抄錄道德經(jīng)、論語作為一種日課,
每天,它們都準確無誤地
幫我找到心中那塊共同的磐石。
命運
當我讀到,“人子在他降臨的日子,
好像閃電從天這一邊一閃,
直照到天那邊,只是他必須受許多苦,
又被這世代所棄絕。”(路加福音17)時,
我的眼淚滾落了下來。
這何曾不是屈原、但丁的命運,
這何曾不是陶淵明、杜甫的命運,
這何曾不是佛陀與穆罕默德的命運,
這何曾不是你毅然決然
并終于成為自己時,
那必須獨自去認領的命運!
不要恃
不要恃那不可恃之物,
直到你再一次發(fā)明出空無。
云亭因簡潔而美
云亭因簡潔而美,
孤山因無數(shù)的皺褶
而獲得了
人世之豐盈。
我還能讀出誰
我最先從這片山水中讀出了黃賓虹,
然后是金農(nóng)、黃公望,
然后是馬遠、夏圭……
我還能讀出誰?
直至——
在一次驀然抬首時,
我看見了
那最初的自己。
不僅僅是重逢與別離
不僅僅是重逢與別離,
你的一言一行,
以及這塵世的靜默與無言
都無時無刻
不在成就一首詩。
窄門
藝術(shù)是一道窄門,
詩是一道窄門,
也是一只駱駝徑直穿過一枚針眼時
那必須被發(fā)明出的空無。
禮物
生命中那些不為你所樂見的
依然作為一份禮物,
是你終于成為了你,
一首詩終于成為一首詩的
那些偉大的緣起。
道是最濃密的幽暗
道是最濃密的幽暗,
也是那些終于從一片片樹葉,
一朵朵鮮花,
一顆顆露珠,從一張張臉龐上
漫溢而出的微光。
人世本質(zhì)上
人世本質(zhì)上是完美的,還是不完美的?
人世本質(zhì)上是一種圓滿還是不圓滿?
人世本質(zhì)上是永不顯現(xiàn)的靶心,
還是對靶心那注定的偏離?
尺子
云亭是一把尺子,孤山是一把尺子,
西泠橋是一把尺子,
西泠橋以遠的重重疊疊的青山
是一把尺子,
直到它們共同測度與標識出這人世
同時也是一顆心的飽滿與靜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