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了解時勢的特點,估計情況的變化。
【辨析】
“審時度勢”的“度”意思是估計、推測,這個義項的讀音是duo,不讀du。
【起源與演變】
呂溫《諸葛武侯廟記》中有“乃知務(wù)開濟之業(yè)者,未能審時定勢,大順人心”之句。
其中“審時定勢”指周密地觀察時局,判斷形勢的發(fā)展變化。后世多作“審時度勢”,明沈德符在《萬歷野獲編·鄉(xiāng)試遇水火災(zāi)》中有“俱審時度勢,切中事理”之句。“審”是審察,弄明白的意思;“時”是時機、時局的意思;“度”是推測,估計的意思;“勢”是形勢的意思。“審時度勢”的意思是觀察時機,估量形勢,比喻衡量一下時機是否成熟,形勢是否有利。洪仁玕在《資政新篇》中寫道:“其理在于審時度勢與本末強弱耳?!?/p>
【例句】
他對中央文件又信又不信,再根據(jù)謠言、猜測、小道消息和自己的豐富想象,審時度勢,決定自己的工作態(tài)度。
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
【字里字外】
范蠡(lí)字少伯,春秋時期楚國人,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也是我國儒商的鼻祖,被后人尊稱為“商圣”。他出身低微,但博學(xué)多才,是一位非常擅長審時度勢的人。
范蠡年輕時,曾拜計然(又名辛文子)為師,研習(xí)治國、治軍的策略和方法。因不滿當(dāng)時楚國黑暗的統(tǒng)治,與文種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王勾踐。
越王勾踐不聽范蠡勸告,擅自和吳國開戰(zhàn),最終慘敗降吳,開始了他長達二十余年的臥薪嘗膽生涯。范蠡設(shè)計消除了吳王夫差對越王勾踐的疑心,用美人計巧妙地瓦解了吳王夫差的意志,并在文種的幫助下,輔佐勾踐悄悄發(fā)展越國經(jīng)濟,增強越國的軍事實力,最終殺了吳王夫差,滅掉了吳國。
功勛卓著的范蠡被越王勾踐封為上將軍,但他清醒地認識到勾踐為人可共患難不能共富貴,因此并沒有選擇留在越國享受高官厚祿,而是毅然在政治事業(yè)的巔峰急流勇退,離開越國來到齊國。
到齊國后,他隱姓埋名和家人辛勤勞作,很快就積累了豐厚的家財,再加上他為人和善,被舉薦給齊王,被拜為宰相。范蠡辭而不受,散盡家財后遷往陶地,靠經(jīng)商又一次成為巨富,世稱“陶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