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江西吉安市博物館館藏吉州窯釉下白地彩繪瓷賞析

2018-04-23 07:37:08涂飛
南方文物 2018年3期
關(guān)鍵詞:白地吉州窯底徑

涂飛

吉州窯是江南地區(qū)一座舉世聞名的綜合性瓷窯,宋時與定、磁、鈞、耀、建窯齊名,極負盛譽,在中國陶瓷發(fā)展史上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它在歷史上曾經(jīng)輝煌燦爛,一度使永和成為與漢口和佛山齊名的“天下三鎮(zhèn)之一”。

吉州窯窯址分布在贛江兩岸數(shù)十公里范圍內(nèi),主窯場有彭家窯、永和窯、臨江窯、吳家窯等。其中,永和窯規(guī)模最大,最具代表性,在這里出土了被稱為黑釉奇葩的剪紙貼花、木葉天目瓷和江西最早的彩繪瓷。考古成果證明,吉州窯彩繪瓷器最遲始燒于北宋晚期,終燒于元代后期。吉州窯彩繪瓷器從形式上看,有素胎彩繪,釉上彩繪和釉下彩繪。

吉州窯利用窯變技術(shù),研制刨燒了個性獨特的釉下白地彩繪和色彩繽紛、璀燦奪目的黑釉地木葉紋、虎斑紋、玳瑁斑、鷓鴣斑、鱔皮黃等黑釉窯變瓷,給人以自然、清新、亮麗的美感,不少國家均有收藏,甚至奉為國寶。釉下白地彩繪技術(shù)對景德鎮(zhèn)青花瓷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更是直接促進了青花瓷的成熟,開辟了制瓷裝飾工藝的新天地,對我國陶瓷生產(chǎn)影響深遠。

吉州窯釉下白地彩繪始于南宋,元代有較大發(fā)展。坯胎制成后,用鐵質(zhì)彩料直接在胎體上繪畫,然后施一層淡薄透明釉,燒成后彩繪呈醬褐或紅褐色。器形有瓶、爐、盆、罐、枕、壺、盒、盂等,主要紋飾有波濤、回紋、折枝梅、雙魚、蝴蝶、奔鹿、錦地、蓮瓣、蕉葉紋等,且多用“開光”手法突出主題紋飾。

北方有很多的黑色彩繪瓷器,大部分是釉上彩繪。磁州窯的釉下彩繪裝飾工藝是先在坯胎上施一層白色的化妝土,然后加彩繪制再施透明釉燒成。吉州窯的釉下白地彩繪在工藝上是直接彩繪在坯胎上施釉燒成,使釉下彩繪瓷的工藝得到了提高。吉州窯的釉下白地彩繪在裝飾表現(xiàn)形式上比較獨特,比較直接地把繪畫特點搬上陶瓷裝飾。其以料為墨,以胎為紙的裝飾手法近似于繪畫。吉州窯的工匠們在進行釉下白地彩繪裝飾中對于描繪對象既做到了反映客觀真實,又巧妙地進行了藝術(shù)加工,使要表現(xiàn)的物體以簡練的圖案形式出現(xiàn)在瓷器上,具有極濃的裝飾意味。

吉州窯的釉下白地彩繪瓷圖案豐富多彩,主要以生活和自然景觀為創(chuàng)造源泉,畫風(fēng)樸素、簡練、單純,富有民間生活情趣。作品粗中有細,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魅力。題材主要以植物花草、飛禽走獸為主,再輔以回紋、如意紋、纏枝卷草和粗細邊線等組成。

1、花草圖案。有蘆草、牡丹、靈芝、蓮花、月梅、石榴、茶花、梅竹等,它們以各種形態(tài)出現(xiàn),鮮活可愛,真切傳神。

宋吉州窯白地褐彩牡丹紋花瓶頸(圖一):殘長22.5厘米。喇叭口,長豎頸,黃白釉地飾褐彩牡丹紋。自唐代以來,牡丹頗受世人喜愛,被視為繁榮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宋時被稱為“富貴之花”,成為瓷器上的流行裝飾。五代越窯始見刻劃牡丹紋制品,宋磁州窯出現(xiàn)白地黑花品種,吉州窯又發(fā)展出釉下白地彩繪的牡丹紋制品。

宋吉州窯褐彩地白菊紋瓶(圖二):高16.2厘米、口徑2.9厘米、底徑5.8厘米??谘刂令i部殘缺,僅剩斜鼓腹,腹以下漸內(nèi)收,圈足,釉不及底。該瓶通體以褐彩為地,器身繪數(shù)朵盛開的白菊,明暗對比鮮明。褐彩是以鐵為呈色劑的彩料繪于瓷器表面而呈現(xiàn)褐色花紋,褐彩的源頭可追溯到青釉與醬褐釉合燒的漢代,而目前所見成熟的褐彩瓷出現(xiàn)于三國??傮w而言,褐彩瓷絕大部分屬釉上彩,吉州窯則以釉下彩聞名于世。

宋吉州窯自地褐彩錦地開光花卉紋罐(圖三):高5.7厘米,口徑6.1厘米,腹徑9厘米。淺口,豐肩,鼓腹,腹以下漸內(nèi)收,矮圈足,足內(nèi)底淺露胎。米黃色胎,胎質(zhì)堅密,器型規(guī)整,線條流暢,造型豐滿。器身滿鋪褐彩六菱錦地紋,排列規(guī)整,采用吉州窯常用的對稱開光形式突出主題紋飾,錦地與開光疏密適宜。肩部飾有一道寬褐彩弦紋和兩道細褐彩弦紋,腹部飾褐彩六菱錦地紋,對稱描內(nèi)細外粗褐彩如意紋勾畫開光,開光內(nèi)飾一叢枝繁葉茂的褐彩花卉,腹下部飾有一道寬褐彩弦紋和多道細褐彩弦紋,足底無釉。紋飾內(nèi)容簡單而突出,表現(xiàn)形式豐滿而多彩,畫工規(guī)整而細膩,嚴謹而活潑,特別是其纖細的線條,猶如工筆畫一般,充分體現(xiàn)出精湛的藝術(shù)功力,表現(xiàn)出獨特的審美情趣,不乏為吉州窯的精品代表之作。

宋吉州窯白地彩繪開光罐(圖四):高16.2厘米、口徑10.8厘米、足徑7.8厘米。芒口,豎頸,折肩,直腹以下漸收,圈足。頸至肩部飾數(shù)道褐彩弦紋,腹部對稱開光花卉紋和對稱弦紋,底足無釉。錦地開光是指在繁密規(guī)整的織錦樣地紋中空出數(shù)量不等、形狀各異的白地。開光用作繪制主要紋飾,與錦地形成主次、疏密、虛實的對比變化,使整個裝飾顯得較為活潑。宋代吉州窯的這類品種,對明清景德鎮(zhèn)窯的制品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元吉州窯褐彩荷葉回紋罐蓋(圖五):高5.5厘米、口徑10.2厘米、底徑7.8厘米。平頂,圓蓋,頂上飾褐彩荷葉紋,腹部飾一周凹形紋,上下幾道褐釉紋,蓋內(nèi)無釉。

宋吉州窯白地彩繪粉盒(圖六):通高3.6厘米、口徑8.7厘米底徑4厘米。子口,斜壁,假圈足。器蓋飾彩繪花草紋和三道褐彩弦紋,器外壁無釉。

2、鵲梅圖案。梅花是吉州窯瓷器中常見紋式,鵲梅結(jié)合在一起則只有彩繪瓷器有。梅花寓意美麗高潔,鵲寓意有喜事來到,二者結(jié)合在一起,則有雙喜臨門的含意。

元吉州窯白地褐彩喜鵲鬧春紋瓶(圖七):通高12,7厘米、口徑2.2厘米、足徑4.4厘米。侈口,長頸,鼓腹下收,圈足。通體黃白釉地飾褐彩,底足無釉。頸部飾數(shù)道粗細弦紋,近底處飾一圈粗弦紋。瓶身正面繪折枝梅一朵,枝上立一喜鵲,展現(xiàn)出一派生機盎然、前程似錦的喜慶景象。此器主題紋飾醒目突出,喜鵲歡躍枝頭,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羽翼和尾羽紋路清晰可見。

喜鵲象征喜慶,喜鵲鬧春是吉州窯裝飾紋樣常見題材,古人以喜鵲象征喜慶,梅諧音“眉”,畫喜鵲站在梅花枝梢,即組成了“喜上眉梢”的吉祥圖案。

3、海濤紋、錦地紋、冰凌紋圖案。海濤紋器廣泛流行于宋代,而以吉州窯釉下白地彩繪瓷最具代表性。錦紋一般裝飾在瓶、罐的肩部或碗、盤的口沿,或作為襯托主紋的地紋。

宋吉州窯自地褐彩錦地紋琮式瓶(圖八):殘高16.5厘米,口徑2.9厘米,足徑5.7厘米。琮式,直腹壁,高圈足微外撇。底露胎,黃胎褐釉。頂部外圍飾一道寬褐彩線條紋,內(nèi)飾一道細褐彩線條紋,細線條紋四個角上均飾有卷草紋,腹壁紋飾主要分三層,琮頂飾卷草紋,肩部飾一道粗線條紋和三道細粗線條紋,兩條細線條內(nèi)飾有變體覆蓮紋,腹部布滿六菱錦地紋。腹下部為與肩部相呼應(yīng)的倒置變體覆蓮瓣紋和粗細線條紋。圈足飾三道粗線弦紋,足內(nèi)底無釉。胎質(zhì)白皙,釉色細膩光亮,又采用了琮式瓶的器型,紋飾繁密規(guī)整,華麗精致,主題紋飾突出,在吉州窯產(chǎn)品中不多見,為吉州窯的精品力作。

宋吉州窯彩繪長頸波濤紋扁腹瓶(圖九):高15.1厘米、口徑3.9厘米、底徑5.7厘米。圓唇外撇,長豎頸,鼓腹,圈足。通體頸部多道弦紋,腹部飾波濤紋。該瓶通體主題紋樣為洶涌澎湃的海水波濤紋,用筆簡練,蒼勁有力,紋飾素雅古樸,動態(tài)磅礴。此瓶造型秀麗,描繪精致,堪稱精品。

宋吉州窯彩繪口盂(圖一〇):高12.3厘米、口徑5.8厘米、足徑5.1厘米。圓唇,粗豎頸,鼓腹,圈足??谥令i部飾兩道褐彩旋紋,數(shù)道細旋紋,腹部飾褐彩波濤紋,底部飾三道褐彩旋紋,釉不及底。

宋吉州窯彩繪波濤蘭草紋三足爐(圖一一):高9.4厘米、口徑10.3厘米、足徑8.5厘米。平口,內(nèi)折沿,直腹,下承三足。爐平沿及腹上下部飾彩繪粗弦紋,腹中部主題紋樣為正反面作海棠式開光,內(nèi)繪蘭草紋,兩側(cè)面繪波濤紋。通體白地褐彩,色彩對比柔和、鮮明。全器施薄白釉,底部露胎,為宋代吉州窯的典型爐式。

元吉州窯褐彩冰菱花紋三足爐(圖一二):通高16厘米、口徑20.3厘米、底徑9厘米。平口,翻唇,束頸,鼓腹,平底,三沓足。頸部飾多道弦紋,腹部飾滿冰菱花紋,三沓足分別飾心形開光卷草紋。器內(nèi)無釉,弦紋明顯,器外施黃白釉地飾褐彩花紋。

4、蝴蝶圖案。吉州窯彩繪瓷器中常見圖,有在花間翻飛的蝴蝶,有作為填補空白的蝴蝶,一般都是成雙成對、一上一倒的畫,寓雙宿雙歸、“福到”之意。

宋吉州窯自地褐彩蝶紋杯(圖一三):高5厘米、口徑5.1厘米、底徑3.3厘米。圓唇,筒狀形腹下微收,假圈足??谘叵潞拖旅劜扛黠梼傻篮稚y,器腹部飾褐彩蝶紋。以隨處可見的蝴蝶為紋飾,體現(xiàn)了吉州窯顯著的民間特色。

宋吉州窯自地褐彩執(zhí)壺(圖一四):高6.3厘米、口徑2.5厘米、底徑4厘米。平口,短豎頸,豐肩,直腹,假圈足,頸至肩部對稱塑一執(zhí)一流,腹部飾褐彩蝴蝶花草紋。吉州窯匠師取材廣泛,不拘一格,山川草木,鳥獸蟲魚,信手拈來,皆成圖畫。

宋吉州窯白地褐彩蝶紋罐(圖一五):高7厘米、口徑2.2厘米、底徑3.5厘米。甕形,圓唇,豐肩,底內(nèi)凹。肩部飾三道褐彩弦紋,器身施黃白釉地褐彩蝴蝶紋,脛部飾兩道褐彩弦紋,釉不及底。該罐腹中部彩繪數(shù)只蝴蝶翩翩起舞,畫面簡潔明快,疏朗有致,不事雕琢,情態(tài)畢現(xiàn)。

宋吉州窯自地褐彩蝶戀花紋瓶(圖一六):殘高12.5厘米、底徑5.7厘米。鼓腹,圈足。腹部飾彩繪蝶戀花紋,底部飾一圈褐彩弦紋。該瓶以米黃釉為地,腹外壁繪兩只蝴蝶徜徉于花間,清新簡潔,別有情趣。蝶戀花是中國民間工藝中常見題材,它常常象征著青年男女自由自在的愛情。

5、奔鹿圖案。吉州窯彩繪瓷器中常見圖案,騰躍的奔鹿,口銜靈芝草,含吉祥之意,十分惹人喜愛。鹿在我國古代被視為“仁獸”,以表示太平無事,且因“鹿”與“祿”同音,故又被作為官祿的象征。

宋吉州窯白地褐彩開光奔鹿紋罐(圖一七):高14.3厘米、底徑6.1厘米。敞口,短頸,折肩,直筒腹,圈足??谘睾图绮匡椂嗟篮植氏壹y,腹部勾繪弧形開光,內(nèi)繪一只自由活潑的奔鹿,小草點綴其下,外飾褐彩波濤紋。鹿紋在唐代即已出現(xiàn),宋代吉州窯瓷器上多有小鹿銜靈芝紋,生動活潑。

宋吉州窯白地褐彩開光奔鹿紋爐(圖一八):高8.8厘米、口徑13.1厘米、底徑8.9厘米。平口,斜直壁,圈足。器內(nèi)旋紋明顯,器外飾彩繪開光奔鹿紋。該爐使用粗細線條在腹部勾繪弧形開光,在開光里突出主題畫,在開光外繪以纏枝卷草紋,以使圖案達到整體華麗。

6、文字裝飾圖案。詞的發(fā)展至宋代達到高峰,并影響到瓷器的制造。以曲子、詩詞來裝飾瓷器,在宋元時期民窯中頗為流行。

宋吉州窯白地褐彩詩文枕(圖一九):高12.8厘米、殘長35厘米、寬12厘米。長軟腰立方體,黃白釉地飾褐彩。枕面對稱兩面各飾三個錦地開光,開光中各飾一朵花草紋,另兩面飾有文字,兩邊飾有回紋。枕側(cè)面繪花草紋,四角有墊餅四個,每個邊框均飾褐彩寬條紋。此枕前后兩面盡有詞,詞作者已不可考,詞牌一為《踏莎行》,另一詞牌由于詞文殘缺而無法確定,詞作內(nèi)容清新曉暢。

吉州窯民窯特色鮮明,它博采眾長,集南北各窯制瓷技術(shù)之大成,不僅黑釉瓷獨樹一幟,彩繪瓷也名聞世界。它的彩繪瓷圖像豐富多彩、變化多端,以廣闊的社會生活和自然景致為創(chuàng)作源泉,依照民間的風(fēng)俗,概括提煉成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藝術(shù)形象。

(責(zé)任編輯:劉慧中)

猜你喜歡
白地吉州窯底徑
吉州窯瓷文化藝術(shù)資源的視覺重構(gòu)及策略*
陶瓷(2023年11期)2023-11-30 09:48:00
吉州窯陶瓷中書法裝飾的應(yīng)用研究
魅力中國(2021年40期)2021-11-28 02:37:44
宋代吉州窯窯變瓷的創(chuàng)新
香港蘇富比歷年所見吉州窯拍品
東方收藏(2019年2期)2019-07-15 01:32:56
大型卷筒繩槽底徑測量方法淺析
一種能準確高效檢測齒轂槽底徑的檢具
臨潁縣固廂墓地M15發(fā)掘簡報
白地吳樹灣村汝卡東巴經(jīng)《內(nèi)內(nèi)抒》片段譯釋
白地霉不對稱還原1-萘乙酮制備(S) -1-萘基-1-乙醇
河南三門峽出土宋代瓷器精品賞析(一)
收藏界(2015年12期)2015-05-30 10:48:04
东山县| 岳普湖县| 蒙城县| 砀山县| 永吉县| 天津市| 枝江市| 乐都县| 图们市| 新闻| 历史| 阜平县| 郧西县| 潼南县| 沙湾县| 桦川县| 邹平县| 遵义市| 四川省| 贵港市| 万州区| 西贡区| 泸定县| 光山县| 南京市| 屏边| 县级市| 巧家县| 清远市| 瑞金市| 齐齐哈尔市| 鹰潭市| 奎屯市| 株洲县| 富锦市| 旬阳县| 潮州市| 元江| 延长县| 曲松县| 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