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翹楚 史明康
摘 要:人權平等是現代憲法中最重要的公民基本權利之一,無論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憲法還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憲法都非常重視對公民平等的保護。功利主義原則在人權保護上講追求最大多數人的幸福為目標,本文將對功利主義與人權之間的協調與沖突進行深入辨析。
關鍵詞:電車難題;人權;倫理;道德
中圖分類號:B8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8)08-0194-01
作者簡介:王翹楚(1997-),女,漢族,遼寧阜新人,遼寧省阜新市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法學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法學。
當代社會制度下,功利主義的影響甚為廣泛。它在多個領域都有特別顯著的重要性,在法律中更是影響深遠。功利主義強調人的行為都是受功利支配的,法律中的人權概念能通過這種追求最大多數人的幸福制度得以實現。
一個思想實驗,不經意間成為全世界大學校園、學術期刊中為人津津樂道的腦筋急轉彎。最早是英國哲學家菲莉帕·富特提出的問題:一輛有軌電車失去了控制,司機看見前方軌道上有五個人,司機可以任憑電車繼續(xù)前行,這樣一來,這五人必死無疑;司機也可以將電車轉向,開到另一條岔道上,這樣就只會撞死一人。司機是否應該改變原來的方向選擇撞死那一個人而避免撞死五個人呢?
2012年這樣的事情在美國舊金山真的發(fā)生了。2013年1月,舊金山區(qū)檢察官坎寧安宣布,大眾陪審團已作出決定,就去年造成舊金山居民法利被電車撞擊身亡一案,對奧克蘭居民瓊斯提起公訴。瓊斯女士扳動道岔,將一輛失控的電車引入岔道,挽救了五個人的生命,但也因此造成事發(fā)當時站在岔道上的法利先生身亡。
案子一發(fā),市長便為瓊斯女士頒發(fā)了見義勇為獎。關于這一點,很顯然瓊斯女士在緊急時刻采用了功利主義原則,當地政府及社會也是一致認為五個人的生命在數量上優(yōu)于一個人的生命價值。雖然很同情法利先生的遭遇,但這種舉動,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這樣選擇。
緊接著,便是這場案例經典的轉折點,法官判決公訴一方勝訴,坎寧安的表示,瓊斯女士私作主張,認定法利先生一個人的死優(yōu)于另五人喪失,但她忽略了最關鍵的問題,她“無權扮演上帝”。判決一出引發(fā)社會一片爭議,究竟判決是否存在其合理性。
(一)功利主義上的道德
以上這個案例最核心的便是瓊斯女士運用的功利主義原則,在危急時刻在行為的結果上判斷了她將要做的行為是否是道德的。只要你行為的最終結果是促進了大多數人的利益,那么你的行為就是道德的,大眾選擇用善惡標準進行評價。舉個例子:為了社會的總體安定和大多數人權的保障,你殺了兩個人。如果你不殺這兩個人,可能會有更多的人死亡。從功利角度來講,你這個行為就是保障了大多數人的權利,有助于整個社會的協調發(fā)展。
(二)道德含義
放在實例中我們繼續(xù)思考一下,如果不是電車事件作為前提,是另一個發(fā)生在電車案例之前的一個器官案例:一條高速公路上發(fā)生了連環(huán)交通事故,共有六名傷員被送往醫(yī)院。其中五人分別各個器官受到了嚴重損害需要快速移植,而最后一名傷員沒有明顯的器官損壞。醫(yī)生果斷將這名能存活下來的人推進手術室摘除了所有的器官并移植給上述五名病人,因此挽救了五人的生命。按常理講,也是可以被大眾接受的語言。
但在人權保護與倫理上,功利主義雖然保障了大多數人的權利,但它同時,將人視作手段,而違反了憲法所規(guī)定的“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再以人本身為目的,這永遠都是錯誤的。
(三)功利主義無法解決倫理問題
功利主義在結果上看一人喪生比五個人喪生更可取,但倫理的抉擇不只是最大多數人的幸福那么簡單。兩個案例中的第六個人都被利用了,目的為了拯救其他五人的生命,而絲毫沒有考慮到他的個人以及生命不受侵犯的權利。道德即應該向擁有不同權利的人實施義務,而不僅是最多數人之最大幸福這樣的加減乘除。
與死去的那兩個人相比,另外十人并沒有特殊被挽救的權利。死者的權利與被獲救人的權利同等重要。站在岔道上的那個人,難道沒有不被電車有意撞死的權利?得救的那五人,并沒有從失控的電車前得救的權利,但岔道上的那個人,卻有不被瓊斯女士故意殺死的權利。簡而言之,功利主義無法做到保障平等人權,它著重強調的只是數量。
如果我們在當代社會允許個人以某些公民為犧牲,在生死問題上作出偏向其他公民的決定,這將是一個危險的先例。法律人每思考一個案例如何解決,核心要看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想像一下,如果國家隨時可以破門而入將你抓捕,摘取你的器官,因為這樣可以挽救兩名器官衰竭的病人,那么你的人權在大多數人權利之下,便成為一代犧牲品。其實綜上所述,我們享有另一種最為重要的權利——不受其他人以功利之名剝奪。
簡單說,功利主義原則對當代社會乃至對未來世界,對人權平等的條件都會產生巨大的沖突,將會毫無限制的以犧牲少數派的權利而拯救多數人。人權就是人作為人所享有的基本權利,一個具有獨立意志,完整的人格尊嚴的人所要實現的人的價值和自由的所必須的條件。而這些條件要始終不渝的被法律承認并且予以保障。尤其是體現在法律承認作為人的我們平等的享有基本的權利。這項最重要的權利一方面作為法治國家的明示,一方面也對國家權力進行警醒和限制。
[1]托馬斯·卡斯卡特.美國 電車難題[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13.
[2]孫平.沖突與協調[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