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銘
摘? ? 要: 洪興祖《楚辭補注》被《四庫提要》稱為“于楚辭諸注之中,特為善本。”因其注重古籍的版本與???,能夠突破疏不破注弊端,對王逸注進行補充和糾正。本文通過對《楚辭補注》形式和內容的簡單分析,了解本書大致注釋體例,以方便讀者更為清晰地閱讀。
關鍵詞: 楚辭補注? ? 洪興祖? ? 楚辭考異? ? 注釋? ? 體例
洪興祖(1090—1155),字慶善,鎮(zhèn)江丹陽人。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和《宋史·儒林傳》記載,于北宋政和(1111—1117)中登上舍第,任湖州士曹官,改任宣教郎。南渡后授秘書省正字,后為太常博士。高宗紹興四年(1134)為駕部郎官,直言上疏,為宰相所忌恨,被貶斥主管太平觀。后起用廣德軍知軍,政績可觀,提拔為提點江東刑獄。后又為真州知州,安置流民,恢復生產;調任饒州知州,因觸犯秦檜被除名編管昭州。不久逝世,享年六十六歲。
洪興祖一生好古博學,據《宋史》記載,著有《老莊本旨》、《周易通義》、《系辭要旨》、《古文孝經序贊》、《離騷楚詞考異》行于世,據《四庫提要》案陳振孫《書錄解題》列《補注楚辭》十七卷、《考異》一卷記載:“興祖少時從柳展如得東坡手?!冻o》十卷,凡諸本異同皆兩出之。後又得洪玉父而下本十四五家參校,遂為定本,始補王逸《章句》之未備者。書成,又得姚廷輝本,作《考異》附古本《釋文》之後。其末又得歐陽永叔、孫莘老、蘇子容本於關子東、葉少協(xié),校正以補《考異》之遺。洪于是書,用力亦以勤矣!”由于種種原因,其他的大多數(shù)著作都以亡佚,只有他做出最大貢獻的楚辭學,今存《楚辭補注》、《楚辭考異》兩部,《補注》原序已不可知,后《考異》也從與《釋文》(余嘉錫先生考證的南唐王勉作《楚辭釋文》[1])獨立成書,變成與《釋文》一起分散于《補注》各句之后,早已失去本來面目了。
原序闕佚,或認為是“洪興祖曾得罪秦檜而被人刪掉了”[2],但之后也有學者因此對洪興祖《補注》的著作權產生疑問,晁公武《郡齋讀書志》未說明“《補注楚辭》十七卷,《考異》一卷”的作者,言“右未詳撰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雖提出洪興祖“補王逸《章句》之未備者”,但僅著錄“《楚辭考異》一卷,洪興祖撰”,對此,書中解釋為“蓋因《補注》已見前條,故不復載,然標題終為脫落也”。然后世多有學者援引例證,證明《補注》確系洪氏所作,加以朱子《集注》多次引用,更加可以說明這一點。
一、各家對《補注》意義的言說
補注,古書注釋體式之一,即對原有注釋加以補充或駁正,洪興祖《楚辭補注》即為對王逸《楚辭章句》的補充。王逸的《章句》吸收漢人的理解,對《楚辭》進行了更為全面的注釋,更留下了珍貴的訓詁資料,另有對各篇作者和篇章旨意的確定和闡發(fā),可以說是奠定了楚辭學研究的基礎[3],但從細節(jié)來看,也有值得進一步商討的地方?!端膸烊珪偰俊氛f其“不甚詳賅”,部分注釋存有訛誤,加之王逸沿用經學思想為其作注,有時想法或過于勉強臆測,或推求過甚,總之仍有未齊備之處,洪興祖《補注》就對其進行了較好的補充。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稱“始補王逸《章句》之未備者”、晁公武《郡齋讀書志》稱“凡王逸《章句》有未盡者補之”。詳細來說,更兼糾正錯誤、闡釋明理,如《四庫全書總目·楚辭·楚辭補注》論及《補注》體例:“興祖是編,列逸注於前,而一一疏通、證明、補注於後,於逸注多所闡發(fā)。又皆以‘補曰二字別之,使與原文不亂,亦異乎明代諸人妄改古書,恣情損益。”又有中華書局1983年版《楚辭補注》在“出版說明”中說:“他的《楚辭補注》,先列王逸原注,而后補注于下,逐條疏通,對名物訓詁作了詳盡的考證和詮釋,不僅對舊注多所駁正,而且廣征博引,還保存了漢及六朝隋唐和宋代人的一些遺說……保留神話色彩……對研究《楚辭》的古字、古音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盵4]
二、洪興祖《楚辭補注》注釋形式
《四庫提要》有關《補注》體例的說明,一定程度上模糊概念(補注、證明、疏通),后將形式分為補充說明、修正錯誤和據理闡發(fā)三項。
(一)補充說明:可以進一步細化為兩個小部分
1.補足缺漏
王逸《章句》對各句都有著詳細而恰當?shù)慕忉?,但由于時代較早,以當時對某些事物的了解程度,不需要進行過多闡釋,于是在個別句子下沒有進行注解;也或者是流傳問題,洪興祖所見版本較王逸所見版本面貌已有較大變化,或為后人增補而不見王逸注解?!堆a注》對此進行了補充說明,在正文后說明“王逸無注”,如《離騷》中“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一句,先補曰:“一本有此二句,王逸無注。”不僅指出《章句》未釋的原因,還將意義的解釋直接指向其他篇目做出解釋的部分,并與他句比較,橫向聯(lián)系全文。
另外也有不說明王逸無注解而直接補注的,如《思美人》中“聞百里之為虜兮”一句,王逸未對此句百里奚典故做出解釋,但洪興祖對此做出了詳實的補充,加以《孟子》、《莊子》例證,使注解更加豐富。
2.擴充見解
對于王逸《章句》中注解涉獵較少,或少旁文佐證、闡發(fā)之處,《補注》對此進行了相應的規(guī)范和補充。如《離騷》中“夕余至乎懸圃”一句,《章句》僅用《淮南子》昆侖懸圃一例,而《補注》則另尋《山海經》槐江之懸圃、《穆天子傳》春● 山之懸圃、《水經》昆侖三級之一懸圃、《十洲記》三角之一懸圃,甚至又引用《天問》中出現(xiàn)的懸圃來加以擴充,這是他通過多方面舉例擴充的注解。
又如《天問》中“何所冬暖,何所夏寒”一句,王逸就事論事解釋“暖,溫也。言天地之氣,何所有冬溫而夏寒者乎?”而洪興祖以醫(yī)家之理對此進行闡釋,先列《素問》、岐伯之言,后一一用自己的觀點“注云”,又列《淮南》,并加“注云”,最后能夠得出結論:“高山之巓,盛夏氷雪;汚下川澤,嚴冬草生。常在之義足明矣。”這是他通過自己查考反思做出注解。
另有一點是洪興祖針對王逸《章句》引文不注出處的缺點,在《補注》中注明出處,加以補充規(guī)范,如《離騷》篇“攝提貞于孟陬兮”一句,《章句》注“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孟,始也。貞,正也。于,于也。正月為陬”而補曰:“并出《爾雅》,陬,側鳩切。”[5]
(二)修正錯誤
《補注》還對前人注《楚辭》解釋不通之處進行辨析并表明自己的看法,在《章句》注釋不妥之處注明“逸說非是”,或直接說出其他觀點,其他說法后也會有“非是”出現(xiàn),修正了很多前人認識上的錯誤,或將諸家觀點加以羅列,見仁見智。如《離騷經序》中:“言已放逐離別,中心愁思,猶依道徑,以風諫君也?!币痪?,反駁《章句》離憂說法,并按:“古人引《離騷》未有言‘經者,蓋后世之士祖述其詞,尊之為經耳,非屈原意也。逸說非是。”引各家觀點,對屈原真正意旨加以闡發(fā)。
《補注》中還有部分對《文選》六臣注的征引,引及文選凡73處,引五臣者凡426處,引及李善者凡21處,[6]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尤多對五臣注的指正,常云“五臣說誤”,如《湘夫人》中“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一句,補曰:“繚,音了,纏也。謂以荷為屋,以芷覆之,又以杜衡繚之也。五臣云:束縳杜衡,置于水中。非是?!庇钟袑钌谱⒌闹刚纭峨x騷》中“聊假日以媮樂”一句,《補注》中有“今之讀者改“假”為“暇”,失其意矣。李善注仲宣賦,引《荀子》多暇日,亦承誤也。媮樂也音俞。”相較而言,比之《文選》六臣注本,洪興祖還是更加推崇王逸《章句》注本。
(三)據理闡發(fā)
洪興祖在《離騷》中補“謇吾法夫前脩兮,非世俗之所服”一句時說:“世所傳《楚詞》,唯王逸本最古,凡諸本異同,皆當以此為正?!辈⒀约袄钌票局`,再次說明他對王逸《章句》的推崇,他對王逸正確的注釋進行溯源并加以闡發(fā)。如“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中“懲”一字,王逸注:“懲,艾也。言巳好脩忠信,以為常行,雖獲罪支解,志猶不艾也?!蔽宄甲ⅲ骸把晕覉?zhí)忠貞之心,雖遭支解,亦不能變,于我心更何所懼。懲,懼也?!焙榕d祖補曰:“《說文》:懲,● 也。● 與艾并音乂,謂懲創(chuàng)也。以可為何,以懲訓懼,皆非是?!焙榕d祖《補注》引用了《說文》來證明王逸的正確,這樣的例子貫穿全書。
三、洪興祖《楚辭補注》的內容(簡單舉例)
(一)文字
洪興祖對《章句》中大量的古今字、通假字、異體字、俗體字、方言字進行了注釋和考證,如:
古今字:《離騷》“羿淫游以佚畋兮”,“畋,獵也,一作田?!?/p>
《天問》“厥萌在初,何所億焉”,“意與億音義同?!?/p>
通假字:《離騷》“偭規(guī)矩而改錯”,“錯,音措。”
《天問》“南北順● 其衍幾何”,“● 與橢同,通作隋?!?/p>
異體字:《離騷》“夫何焭獨而不予聽”,“焭,一作● ?!?/p>
《離騷》“厥首用夫顛隕”,“顛,倒也?!夺屛摹纷鲙p?!?/p>
俗體字:《九歌》“璆鏘鳴兮琳瑯”句,洪補曰:“瑯,俗作瑯?!?/p>
《卜居》“吾寧悃悃欵欵”,“款,苦管切,誠也。俗作欵?!?/p>
方言字:《天問》“馮珧利決,封狶是射”,“《方言》云:‘豬,南楚謂之狶?!?/p>
《離騷》“忳郁邑余侘傺兮”,“《方言》云:傺,逗也,南楚謂之傺。郭璞云:逗,即今住字?!?/p>
(二)音韻
洪興祖《補注》同樣也對《楚辭》的音韻進行辨析,主要通過各種反切、直音、讀若、標聲調等注音方法注明讀音。
反切:《離騷》“吾將上下而求索”,“索,所格切?!?/p>
《天問》“女媧有體,熟制匠之”,“媧,古華切。”
直音:《哀郢》“哀州土之平樂兮”,“樂,音洛?!?/p>
另有反切直音用于一例的情況:《湘夫人》“擗蕙櫋兮既張”,“櫋,音綿,又彌堅切?!?/p>
讀若:《哀郢》“妬被離而鄣之”,“被,讀曰披?!?/p>
《離騷》“屈心而抑志兮”,“案,讀若按。”
聲調:《大招》“豐肉微骨體便姢只”,“便,平聲?!?/p>
《疾世》“忿悁悒兮孰訴告”,“告,入聲?!?/p>
其他:《九章》“指蒼天以為正”,“正,音征,葉韻?!?/p>
《九辯》“被荷裯之晏晏兮”,“被,音披,又如字?!?/p>
《九辯》“椉騏驥之瀏瀏兮”,“瀏,流、柳二音?!?/p>
(三)訓詁
1.詞句
即對某個詞或某句話進行釋義,對詞,如:《惜誦》“進號呼又莫吾聞”中“號”,王逸未釋,《補注》:“號,大呼也。音豪?!庇秩纭断娣蛉恕贰翱娭远藕狻敝小翱潯保跻荨墩戮洹罚骸翱?,束縛也?!倍a曰:“繚,音了,纏也。”對一句話,如:《離騷》“不撫壯而棄穢兮”一句,王逸注整句意為:“言持盛壯之年,廢棄道德,用讒邪之言,為穢惡之行?!焙榕d祖《補注》中解釋為“不撫壯而棄穢者,謂其君不肯當年德盛壯之時,棄遠讒佞也?!倍鴮τ谕跻輿]有加以注釋的,則可見“洪興祖《楚辭補注》注釋形式”中“補足缺漏”中“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處。
2.名物
對王逸注釋不到位的名物含義進行解釋,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其中的香草、飛鳥、江河等,如在《離騷》“紉秋蘭以為佩”中“蘭”一詞,《章句》解釋為“蘭,香草也,秋而芳?!倍堆a注》則引用相如賦、顏師古、《本草注》、《水經》、《詩》、《文選》、《荀子》、《本草》、《楚詞》、《樂府集》、《蘭說》、《招魂》等多書,對“蘭”加以解釋,又如《湘君》“捐余玦兮江中”中“玦”字,王逸只解釋為:“玦,玉佩也。先王所以命臣之瑞,故與環(huán)即還,與玦即去也。”而洪興祖則多言其讀音、形貌,又引《左傳》、《荀子》《莊子》、《史記》來證實確為“決斷之意”。
3.事件
對王逸沒有進行說明的事件或一些不能確定的事件概述經過或進行考證?!堆a注》中這樣的情況有時引用文獻、有時則不加引用,直接敘事。而引用文獻進行考察的情況也分為三種:單引一部文獻,如《離騷》“余以蘭為可恃兮”這個典故,洪興祖引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一段來例證;橫向利用不同類別文獻互證,如《離騷》“說操筑于傅巖兮,武丁用而不疑”一句,洪興祖則引用經部《孟子》、史部《史記》、子部《尸子》來考證;還有縱向利用不同時代文獻互證,如《九章》“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德之憂游”一句,洪興祖引戰(zhàn)國《莊子》,漢《史記》、《淮南子》來論證。這使考證史實做到有條理和有系統(tǒng)。[7]
(四)???/p>
陳振孫在《直齋書錄解題》中指出洪興祖參校諸家《楚辭》遂成定本,書成,又得另本作《考異》,最后又得諸家版本校正補《考異》之遺。故如今我們所見《楚辭補注》版本中校勘應為《考異》前所定和《考異》補充的兩部分,這兩部分又各自包含諸多異字、異句,不僅保存了各版本,還對其中一些做出了較為明確的判斷。單字如《哀時命》“心紆車爾而增傷”中“車爾,當作軫”,整句則如《少司命》“與女游兮九河,沖風至兮水揚波”,洪興祖《補注》說“此二句,河伯章中語也?!盵8]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洪興祖《楚辭補注》“於楚辭諸注之中,特為善本。”他注重古籍的版本與???,對王逸注進行補充和糾正,突破了疏不破注弊端,同時又能兼顧豐富的內容,進一步闡發(fā)屈原忠君愛國的思想,堪稱楚辭研究的集大成者。
參考文獻:
[1]余嘉錫.四庫提要辯證[M].北京:中華書局,1980:1228.
[2][4]洪興祖.楚辭補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3][5]岳書法.洪興祖《楚辭補注》體例說略[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4(6):64-68,64-68.
[6]郭寶軍.論洪興祖《楚辭補注》對文選及其注釋的接受[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10(2).
[7][8]王道遠.洪興祖《楚辭補注》體例淺談[J].文教資料,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