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20年前的8月31日,英國威爾士王妃戴安娜在巴黎車禍去世,享年36歲。在20周年紀念日的這天,民眾自發(fā)來到戴妃故居倫敦肯辛頓宮,在門外擺放鮮花、粘貼戴安娜畫像,悼念這位昔日王妃。
國家地理頻道推出了紀錄片《戴安娜:她的自述》。片中以戴安娜生前采訪為旁白,講述了拋掉華麗王室身份后她為人知的心酸過往。
1.“人民的王妃”
紀錄片揭示了戴妃在其短暫的一生中面對“負心”的丈夫、家人的冷漠以及世人的壓力之下靈魂深處的孤獨與無助?!耙驗槲铱偸敲鎺⑿?,人們就覺得我很快活,”戴安娜王妃在片中說道。
戴安娜王妃擁有全世界媒體認為最可愛的一張臉。在1981年和查爾斯王子的世紀婚禮之后,這位新晉貴族開始承受聚光燈下的沉重負擔,光環(huán)讓她無處躲藏。
被媒體過度關注所困擾的戴安娜決定將注意力投放到公益事業(yè)。據(jù)報道,她的一生至少參加了150項慈善活動。她的親民善舉,顛覆并且拯救了英國王室高高在上的冰冷形象,被前首相布萊爾盛贊為“人民的王妃”。
2.小報記者與戴妃之死
然而所有的一切在1997年8月31日戛然而止。那天戴安娜在巴黎度假時意外車禍身亡,全世界為之痛惜。鋪天蓋地的報道涌來,媒體對她的關注達到了頂峰。
戴妃的死因一直都飽受爭議。法國司法部公開的調(diào)查報道稱,司機酒后駕駛是車禍主因。但據(jù)2008年的一項調(diào)查結果顯示,戴妃的車禍原因除了司機酒駕之外,還有狗仔車隊的圍追堵截。
今年8月27日,BBC發(fā)布了一部名為《戴安娜,7天》的紀錄片,片中哈里王子罕見談起母親當年的車禍:那些造成事故的狗仔車隊,非但沒有救她,反而拍下了她垂死的照片,當時坐在后座的她一定還活著。
在天空新聞電視臺一部關于戴妃的紀錄片中,當年的目擊者,來自美國的費爾斯通回憶稱,當時她和丈夫以及12歲的兒子也在巴黎度假,他們親眼看到攝影師的車追上了戴妃的車,最后在巴黎阿爾瑪橋下隧道里,戴妃乘坐的黑色奔馳撞上了支柱。
費爾斯通夫人稱,車禍之后,她看到了攝影師第一時間打開相機,按下了快門鍵。她這樣描述當時的震撼:“我的上帝,車里有一個女人,看起來好像快死了,他們在做什么?為什么不幫忙?為什么要拍照?”
戴安娜王妃剛剛離世時,涉事的英國小報記者們拒不承認對戴妃之死負有責任,10年后的2007年,當年的小報記者——曾經(jīng)就職于《新聞大世界》的霍爾終于公開承認,“感到對戴安娜的悲劇負有巨大的責任?!?/p>
英國皇家攝影師勞埃德接受天空新聞電視臺采訪時表示,戴安娜一生都飽受狗仔隊困擾,特別是在生命中的最后兩年。
3.王室與狗仔隊的相處之道
戴妃逝世20年后,媒體對王室的興趣沒有絲毫減弱。
2015年8月,肯辛頓宮向世界各地的媒體機構發(fā)出憤怒警告,指出“狗仔隊正在采用越來越極端的視角對王室成員進行拍攝”,威廉夫婦的長子喬治王子成了他們的“第一個目標”。
威廉夫婦提醒各出版社和攝影師,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采取法律手段保護隱私。威廉王子曾以凱特王妃的半裸日光浴照片被曝光為由,起訴了法國雜志“Closer”,要求對方賠償130萬英鎊。
除了“撕破臉”,王室開始與媒體制定規(guī)則,和平相處。據(jù)英國媒體人、倫敦戈德史密斯大學新聞學院的高級講師柯比介紹,肯辛頓宮會定期發(fā)布、更新威廉夫婦、喬治王子、夏洛特公主等王室成員的活動照片供媒體使用?!巴跏议_始比之前更加開放,因為他們知道必須在某些時候發(fā)布這些照片,為媒體提供庫存,”柯比說道。
柯比提到,盡管主流媒體看似對王室十分尊重,但他們私下依然會購買狗仔們拍攝的照片,因而形成了這個行業(yè)的“灰色地帶”。
“用不了多久,喬治和夏洛特都會上高中,分別開始約會,王室和狗仔隊的斗爭會更加激烈,”柯比說道。
4.一個有窺私癖的國家
《衛(wèi)報》8月26日發(fā)布評論稱,其實,戴安娜的神話是由全英國人集體創(chuàng)造的,也是集體所有。戴安娜和新聞界相互依賴,戴安娜占領著頭條,新聞界則無情剝削著她。
戴妃的20周年紀念可能無關政治、對王室來說也許只是對已故親人的正常哀悼。但如果沒有媒體報道,我們則不會知道這一天是紀念日。王室的生活對公眾來說,就像場巨大的真人秀。民眾衷于談論王室成員的各種八卦?!?0年過去了,英國仍是一個有著王室窺私癖的國家,”衛(wèi)報評論道。
《衛(wèi)報》說,戴安娜為英國人留下的最大遺產(chǎn),或許正是1995年她接受BBC的《Panorama》節(jié)目采訪。她在鏡頭下講述了自己不幸的感情生活。這使得數(shù)百萬英國人,在經(jīng)歷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壓抑之后,得到了釋放自己真實感情的機會?!斑@個上唇緊抿、始終保持嚴肅冷靜的民族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在公眾場合會時而手舞足蹈,時而悲傷哭泣,且已習慣于此。”
摘自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