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忠方
郭沫若的生活是很艱苦樸素的,一直保持著吃野菜的習慣。每到春天,郭沫若和家人便利用散步的間隙采摘野菜,作為飯桌上必備的佳肴。直到郭沫若最后有病住院,家里人都和過去一樣,選擇各種野菜,采用各種烹飪技法,制作野菜佳肴,給他送到醫(yī)院去。郭沫若其他的菜吃不下,但總要吃幾口愛吃的野菜。
郭沫若一生愛吃的野菜品種很多,如二月蘭、馬齒莧、枸杞芽等。其中他最愛吃的是二月蘭,為此,郭沫若在《百花齊放》這本詩集中還特意寫了一首頌歌,詩的題目就是《二月蘭》:在群芳譜中自然找不到我們,我們野生在陰濕的偏僻地面。樸素的人倒肯和我們打交道,因為摘去我們的嫩苔可以佐餐。既不要花費你們的任何勞動來栽,也不要花費你們的金錢去買。只要你們肯放下一點身份??!采過一次,保管你們會年年再來。
在郭沫若的語言里,野菜都有一定的文化符號。時過境遷,在百姓富起來的今天,野菜正以其特有的風味越來越多地走上人們的餐桌。然而,這與當年郭沫若吃野菜是不可同日而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