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曹操創(chuàng)作對歷史的接受及其價值

2018-04-11 03:25:58張振龍
東岳論叢 2018年8期
關鍵詞:事跡曹操創(chuàng)作

張振龍

(信陽師范學院 文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曹操作為漢魏之際社會轉(zhuǎn)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其歷史地位和價值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從古至今一直深受學者們的關注。尤其是進入新世紀后,有關曹操墓發(fā)掘鑒定的報道,又為學界對曹操的研究增加了驅(qū)力。據(jù)我們不完全統(tǒng)計,2000年以來發(fā)表的有關曹操研究的學術(shù)論文近1100篇,學位論文38篇,研究內(nèi)容涉及到曹操墓、曹操的生平經(jīng)歷、曹操形象的演變、曹操的創(chuàng)作等方面。就曹操的創(chuàng)作而言,其價值不僅表現(xiàn)在文學層面上,而且還體現(xiàn)在歷史層面上。從歷史的維度進行觀照,曹操在創(chuàng)作中通過對歷史人物及其事跡的運用,以及對當時重要歷史事件的書寫和再現(xiàn),彰顯出對歷史的獨特的評判和理解,蘊含著豐富的價值意義。但從目前學界關于曹操研究的相關成果來看,對曹操創(chuàng)作所反映出來的曹操對待歷史的態(tài)度及其價值,部分研究者在對曹操創(chuàng)作的主旨以及其作品中的引用進行探討的時候有所涉獵,如錢鈺玫的碩士論文《論曹操公文寫作的歷史貢獻》①錢鈺玫:《論曹操公文寫作的歷史貢獻》,廣西師范學院2011年碩士論文。,主要從招賢納才、發(fā)展農(nóng)業(yè)、管治社會、服務軍事等方面,對曹操公文寫作成就其軍國大業(yè)的作用進行了論述;劉曉陽的碩士論文《曹操散文研究》②劉曉陽:《曹操散文研究》,山東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在對曹操散文的思想內(nèi)容進行分析時,指出曹操的散文真實呈現(xiàn)了曹操一生所經(jīng)歷的重要事件;筆者的《曹操創(chuàng)作對引〈詩〉傳統(tǒng)的發(fā)展及其文學影響》③張振龍:《曹操創(chuàng)作對引〈詩〉傳統(tǒng)的發(fā)展及其文學影響》,《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5年第2期。等論文,涉及到了對曹操創(chuàng)作中所用有關歷史人物及其事跡的分析。盡管這些成果也論述到了曹操創(chuàng)作中對歷史的接受等問題,但由于不是對曹操創(chuàng)作中對歷史接受的專題探討,故相關論述既不全面深入,又缺乏對其價值的深度透視,存在著一定的缺憾。有鑒于此,本文主要從作品入手,對曹操創(chuàng)作中對歷史的接受及其價值進行專題研究。敬請方家指教。

一、曹操創(chuàng)作對歷史接受的總體表現(xiàn)

曹操創(chuàng)作對歷史的接受,總體而言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一是多用雄主、賢相、節(jié)士、武將和良母等歷史人物及其事跡,或借助他們的地位、作用、影響,或借助他們的才能、治國謀略、道德人格等,用以闡明事理,表明自己的觀點和主張。雄主有舜、周武王與周文王、齊桓公與晉文公、漢高祖和漢武帝、漢宣帝和光武帝等。如《辟蔣濟為丞相主薄西曹屬令》云:“舜舉皋陶,不仁者遠”*夏傳才:《曹操集校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26頁,第140頁,第8頁,第166頁,第113頁,第1頁,第176頁,第99頁。。舜作為原始社會時期的氏族領袖,任命大公無私的皋陶掌管刑法,致使不仁之人遠離而去。所以《論語·顏淵》云:“舜有天下,選于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39頁。在此令中曹操把自己辟蔣濟為丞相主薄西曹屬和舜任命皋陶掌管刑法兩者相提并論,重在說明自己的知人善任。又如曹操在建安十七年平定冀州之后,鹽鐵恢復官營,任命王修為司金中郎將專門負責此事,王修認為該工作平凡,不利自己建功立業(yè),就給曹操寫了封信,《與王修書》就是曹操寫給王修的回信。在信中曹操希望王修不要受別人議論的左右,盡己之能,安心工作,并借用漢宣帝任用蕭望之之事勉勵說:“昔宣帝察少府蕭望之才任宰相,故復出之,令為馮翊。”③夏傳才:《曹操集校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26頁,第140頁,第8頁,第166頁,第113頁,第1頁,第176頁,第99頁。西漢宣帝時的蕭望之有宰相之才,宣帝欲重用他,先任其為馮翊的地方官,蕭望之認為是降職,稱病不去赴任,宣帝就派侍中侯金安告訴他如此做的用意。曹操在此把自己任王修為司金中郎和漢宣帝用蕭望之為馮翊地方官相比,是讓王修明白,曹操此舉不是不重用他、疏遠他,正是重用他的表現(xiàn)。曹操在創(chuàng)作中通過對這些雄主的運用,達到了自喻明志的目的。

賢相有呂尚、傅說、伊尹、管仲、蕭何、曹參、陳平、張良、蕭望之等。如《善哉行三首》其一云:“齊桓之霸,賴得仲父。后任豎刁,蟲流出戶?!雹芟膫鞑牛骸恫懿偌Wⅰ罚仪f: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26頁,第140頁,第8頁,第166頁,第113頁,第1頁,第176頁,第99頁。春秋時期的桓公任管仲為相終于成就了霸業(yè),但由于桓公不聽管仲遺言,任豎刁等人,朝政日亂,以致桓公死后諸子相伐無人收尸。曹操通過對這一史實的敘述,從反面說明作為獨霸一方的雄主,善于采納賢臣的治國建議,是實現(xiàn)政局穩(wěn)定、清明的保證。又如《舉賢勿拘品行令》曰:“蕭何、曹參,縣吏也,韓信、陳平負污辱之名,有見笑之恥,卒能成就王業(yè),聲著千載?!雹菹膫鞑牛骸恫懿偌Wⅰ罚仪f: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26頁,第140頁,第8頁,第166頁,第113頁,第1頁,第176頁,第99頁。曹操主要運用了《史記》中《蕭相國世家》《曹相國世家》《陳丞相世家》中蕭何、曹參、陳平等人的事跡。蕭何與曹參皆出身縣吏,陳平被稱為盜嫂受金,盡管他們或出身貧賤,或品行有污,但皆幫助其主實現(xiàn)了帝王之業(yè)。曹操運用這些賢相的事跡,既突出了賢相對治國理政的重要,又取得了為自己“唯才是舉”的主張作張本的效果。

節(jié)士有介子推、伯夷、叔齊、伯成子高等。如《聽田疇謝封令》云:“昔伯成棄國,夏后不奪,將欲使高尚之士,優(yōu)賢之主,不止于一世也?!雹尴膫鞑牛骸恫懿偌Wⅰ?,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26頁,第140頁,第8頁,第166頁,第113頁,第1頁,第176頁,第99頁。伯成,即伯成子高,相傳是堯時的一個諸侯,堯讓位于舜,舜讓位給禹,伯成子高便辭職去種田,夏禹為成其名,就順從了他的志愿。建安十二年,因田疇有功,曹操封其為亭侯,食邑五百戶,但田疇堅持不受,于是曹操就下了這道令,借伯成子高棄國、夏后不奪的史實來成就田疇的清高之名。又如《度關山》云:“世嘆伯夷,欲以厲俗,……許由推讓,豈有訟曲?”⑦夏傳才:《曹操集校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26頁,第140頁,第8頁,第166頁,第113頁,第1頁,第176頁,第99頁。《史記·伯夷列傳》載:伯夷,商末孤竹國君的長子,其父死后,與其弟叔齊互相讓國,后棄國逃走,商亡后隱居首陽山;許由,傳說中的隱者,堯曾讓天下于他,許由不受,隱于箕山之下,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于潁水濱。曹操的這首《度關山》寫于其辭去濟南相返鄉(xiāng)之后。曹操三十歲任濟南相,為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進行了一系列政治上的革新,遭到地方豪強的反對,不得不在中平四年托病辭官返鄉(xiāng)。曹操當時的心境很容易與伯夷、許由的事跡產(chǎn)生共鳴,他們也就自然成為他創(chuàng)作中抒情言志的對象。曹操作品中對這些節(jié)士事跡的運用,多是為了彰顯其人格節(jié)操,或喻人,或喻己。

武將有孫武、穰苴、趙奢、竇嬰、趙括、吳起、樂毅、蒙恬、霍去病等。如《勞徐晃令》云:“且樊、襄陽之在圍,過于莒、即墨,將軍之功,逾孫武、穰苴?!雹嘞膫鞑牛骸恫懿偌Wⅰ?,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26頁,第140頁,第8頁,第166頁,第113頁,第1頁,第176頁,第99頁。曹操在此引用春秋時吳國孫武、齊國司馬穰苴兩位名將及其事跡,用以彰顯徐晃的軍事才能和戰(zhàn)功。再如《分租與諸將掾?qū)倭睢吩唬骸拔糈w奢、竇嬰之為將也,受賜千金,一朝散之,故能濟成大功,永世流聲。”⑨夏傳才:《曹操集校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26頁,第140頁,第8頁,第166頁,第113頁,第1頁,第176頁,第99頁。趙奢,戰(zhàn)國時趙國名將,大破秦軍,趙王給予封賞,他將賞賜全部分給部下;竇嬰,漢景帝時平七國之亂的大將軍,他將所得千斤賞金放在廊檐下,讓部下自己取用。曹操此令就是效法古人趙奢、竇嬰的做法,將自己的租稅所得分與諸將。這些武將為曹操或肯定屬下將領、或彰顯自己與諸將同甘共苦的精神,提供了有力支撐。

良母有孟母、趙括之母、太任、太姒等。如《善哉行三首》其二云:“既無三徙教,有聞過庭語?!?夏傳才:《曹操集校注》,第10頁,第85頁,第4頁,第6頁?!读信畟鳌份d:孟母為教育孟軻,曾三次搬家,選擇鄰居。曹操以孟母教子的故事表明自己幼時沒有受到良好的母教。又如《敗軍抵罪令》云:“故趙括之母,乞不坐括?!雹谙膫鞑牛骸恫懿偌Wⅰ?,第10頁,第85頁,第4頁,第6頁?!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記載:趙括為戰(zhàn)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雖熟讀兵書,但不會作戰(zhàn);公元前260年,秦攻趙,趙王用趙括伐廉頗,趙括母上書勸阻,趙王不聽;趙母請求不要因趙括打了敗仗而處罰她,趙王答應了,后趙括果然大敗,趙母因有言在先而免于罪。曹操引用此事,重在指出敗軍抵罪古已有之,為自己整頓軍紀頒布《敗軍抵罪令》提供依據(jù)。曹操創(chuàng)作中運用良母的事跡盡管較少,但也可以看出曹操對歷史人物及其事跡接受的廣泛性和多樣性。

二是通過文學這一樣式對當時重要的歷史事件予以書寫和再現(xiàn)。如曹操的令、書、表、檄等應用文體,“是英雄摩下的亂世簡寫,是詩人馬背上的日常情懷,是能臣理治天下的機巧智慧,是一段歷史的細節(jié)和人事的密碼。從文章內(nèi)容來看,所涉范圍極廣,涵蓋了他一生的軍旅生涯和所有政教領域,包括舉薦大臣、外交往來、辭謝官爵、上獻貢物、軍事指揮、任免官吏、論功行賞、撫恤將士、選賢任能、屯田興農(nóng)、重教興學、自明心志以及私人書信等諸多方面,不僅詳實地再現(xiàn)了漢末三國時期的歷史風貌,更直接而生動地反映出操刀者曹操的謀略和智慧?!?錢敏芳:《曹操詩文研究》,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碩士論文,第34頁。對此學界已有專題探討,不再重復。此外,曹操還運用詩歌對當時的重要歷史事件給予了生動展示。如《薤露行》:

惟漢二十二世,所任誠不良。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強。猶豫不敢斷,因狩執(zhí)君王。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蕩覆帝基業(yè),宗廟以燔喪。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④夏傳才:《曹操集校注》,第10頁,第85頁,第4頁,第6頁。

這是一首敘述漢末何進召董卓進京以致亂政的史詩。《后漢書·董卓轉(zhuǎn)》載: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漢靈帝劉宏死后,少帝劉辯即位,何太后臨朝。其兄何進拜大將軍,欲謀誅宦官。太后不聽,何進猶豫不決,故召董卓帶兵進京,以脅迫太后。董卓于是來京,屯關中。不幸謀泄,張讓、段珪在嘉德殿殺何進,袁術(shù)燒南宮,欲討宦官,段珪等劫少帝、陳留王夜出。董卓聞訊,帶兵急進,在北邙遇見,廢少帝為弘農(nóng)王,立陳留王為帝,即漢獻帝。后聞東方起兵,于是毒殺弘農(nóng)王,徙都長安。洛陽幾十萬人相隨,途中人馬互相踐踏,死者無數(shù)。董卓又燒洛陽城,致百里之內(nèi)沒有人煙。這首《薤露行》就真實地再現(xiàn)了這一歷史景象。開篇從所任不良寫起,指出亂因。中間敘述何進召董卓進京,因其“知小謀強”“猶豫不敢斷”而致亂身死。賊臣六句,寫董卓亂國及其造成的災難。末二句借古事抒情,發(fā)出感慨。再如《蒿里行》: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茨系芊Q號,刻璽于北方。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⑤夏傳才:《曹操集校注》,第10頁,第85頁,第4頁,第6頁。

這首詩敘述了漢末關東諸郡守領討伐董卓,因各懷異志,互相攻滅,造成喪亂的歷史事實?!度龂尽の簳の涞奂o》云:“初平元年春正月,……同時俱起兵,眾各數(shù)萬,推紹為盟主。太祖行奮武將軍。二月,卓聞兵起,乃徙天子都長安。卓留屯洛陽,遂焚宮室?!娴剿釛棧T軍兵十余萬,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太祖責讓之,……袁紹與韓馥謀立幽州牧劉虞為帝,太祖拒之。紹又嘗得一玉印,于太祖坐中舉向其肘,太祖由是笑而惡焉?!?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6-8頁。詩的前半部分,用高度凝練的語言書寫了各路軍閥從共討董卓聚合一起到因各懷私利而離散分裂、自相殘殺的過程;后半部分則通過典型事例和景象的描繪,記錄了軍閥紛爭的事實及其給民眾帶來的深重災難。這種對歷史的書寫和再現(xiàn),盡管沒有正史記載的具體詳盡,但卻更概括簡潔,具有正史無法比擬的文學色彩和人文內(nèi)涵,實現(xiàn)了文學與歷史的完美統(tǒng)一。

綜上所述,曹操創(chuàng)作中對歷史的接受,雖然只表現(xiàn)在對雄主、賢相、節(jié)士、武將和良母等歷史人物及其事跡的運用,以及對當代重要的歷史事件的書寫、再現(xiàn)兩個方面,但其對歷史接受的取舍標準和關注點卻具有示范的意義。這不僅體現(xiàn)為他接受歷史人物及其事跡的目的和重心不同,而且在借助于文學這一藝術(shù)樣式來書寫和再現(xiàn)歷史的時候,達到了文學與歷史結(jié)合的新境界。

二、曹操創(chuàng)作對歷史接受的主要價值

如果我們對曹操創(chuàng)作中對歷史人物及其事跡的運用和對歷史事件的書寫、再現(xiàn)予以切實地分析,就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不僅彰顯出曹操對歷史的獨特的自我評判和理解,而且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和文學史價值,并借助文學這一載體對歷史進行了有效地傳播。

其一,曹操創(chuàng)作中對歷史的接受,彰顯出他對歷史的獨特評判和理解。這種評判和理解,有的表現(xiàn)為賦予了所用歷史人物及其事跡之前所未有的新的意義。如《決議田疇讓官教》云:“昔夷、齊棄爵而譏武王,可謂愚暗,孔子猶以為‘求仁得仁’。”*夏傳才:《曹操集校注》,第122頁,第94頁,第157頁,第126頁,第135頁,第94頁。此處用的是《史記·伯夷列傳》中所載伯夷和叔齊的事跡。對伯夷與叔齊的所作所為,孔子認為是仁德的表現(xiàn),然曹操則認為是愚暗不明事理之舉。如《明罰令》云:“聞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之后百有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介子推。子胥沉江,吳人未有絕水之事,至于子推獨為寒食,豈不偏乎?”③夏傳才:《曹操集校注》,第122頁,第94頁,第157頁,第126頁,第135頁,第94頁。這里分別借用了《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中所載介子推的事跡,以及《史記·伍子胥列傳》中記載的伍子胥的事跡。曹操認為人們從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起,幾日之內(nèi)絕火寒食,來紀念晉國的介子推;而吳國的伍子胥死后,尸體被沉于江中,吳人卻并未因此以不飲水來紀念伍子胥,是失之偏頗的。以上這些歷史人物及其事跡,其意義因為歷史的原因早已定型并為時人所接受,然曹操卻不拘于傳統(tǒng)的評價歷史的價值標準,提出了和傳統(tǒng)不同的觀點,彰顯出其不拘于歷史成說的質(zhì)疑精神,賦予了其創(chuàng)作中所用歷史人物及其事跡以新的意義。

有的則相對強調(diào)了所用歷史人物及其事跡的正面價值,而對其不足的一面予以有意的淡化。如《敕有司取士勿廢偏短令》中說:“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邪?而陳平定漢業(yè),蘇秦濟弱燕?!雹芟膫鞑牛骸恫懿偌Wⅰ罚?22頁,第94頁,第157頁,第126頁,第135頁,第94頁。運用了《史記》中《陳丞相世家》記載的陳平、《蘇秦列傳》記載的蘇秦兩人的相關事跡;《求賢令》中云:“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于渭濱者乎?”⑤夏傳才:《曹操集校注》,第122頁,第94頁,第157頁,第126頁,第135頁,第94頁。這幾句話分別運用了《史記》中《管晏列傳》記載的管仲、《齊太公世家》記載的呂尚等人的有關事跡。以上這些歷史人物及其事跡被曹操運用時,或突出了他們忠于其主的一面,或突出了他們的才能,而忽視了他們品行中偏短的方面,使其或成為忠于其主的忠臣,或成為依靠才能輔助其主成就大業(yè)的能臣,從而被后人世世代代所頌揚。曹操在運用這些歷史人物及其事跡時,合理地揚其所長、棄其所短,不以其短棄其所長的理性態(tài)度和務實精神,對我們今天如何正確地對待和接受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仍有不容忽視的借鑒意義。

有的則隨曹操所表達的觀點不同而發(fā)生變化,這主要體現(xiàn)在曹操創(chuàng)作中對同一歷史人物及其事跡的運用上。如《讓縣自明本志令》云:“孤聞介子推之避晉封者,申胥之逃楚賞,未嘗不舍書而嘆,有以自省也”⑥夏傳才:《曹操集校注》,第122頁,第94頁,第157頁,第126頁,第135頁,第94頁。;《明罰令》云:“子胥沉江,吳人未有絕水之事,至于子推獨為寒食,豈不偏乎?”⑦夏傳才:《曹操集校注》,第122頁,第94頁,第157頁,第126頁,第135頁,第94頁。這兩段都運用了《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中所記介子推其人其事,但兩者所蘊含的意義卻不同。前者把介子推逃避封賞之舉視為自勵的典范;后者則把人們?yōu)榧o念介子推而絕火寒食看成陳規(guī)陋習。再如《決議田疇讓官教》云:“昔夷、齊棄爵而譏武王,可謂愚暗”*夏傳才:《曹操集校注》,第122頁,第114頁,第4頁,第6頁。;《授崔琰東曹掾教》云:“君有伯夷之風,史魚之直,貪夫慕名而清,壯士尚稱而厲”②夏傳才:《曹操集校注》,第122頁,第114頁,第4頁,第6頁。;都運用了《孟子·萬章下》和《史記·伯夷列傳》中所載伯夷的事跡,前者把伯夷棄爵諷刺武王的行為視為不明事理的愚暗之舉,后者卻認為伯夷之風能使“貪夫慕名而清”。這表明曹操在創(chuàng)作中對同一歷史人物及其事跡的運用,其意義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jù)曹操的目的和主張的不同而變化的。這不僅體現(xiàn)出曹操在對歷史人物及其事跡的接受時做到了學以致用,而且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既注意到了其積極的一面,也關注到了其不利的一面,對我們今天如何接受歷史人物及其事跡也不無啟發(fā)意義。

其二,比較客觀地書寫了漢末的歷史事實,與正史形成相互補充,相互印證,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如曹操的令、書、表、檄等應用文體,本身就是屬于歷史文獻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史料價值不言自明。再如曹操的《薤露行》《蒿里行》,這兩首詩實際上描寫的都是東漢末年的董卓之亂,但側(cè)重點不同?!掇缎小分饕故径恐畞y的前因后果,《蒿里行》則注重再現(xiàn)軍閥之間的爭權(quán)奪利,進一步加劇社會動蕩、生靈涂炭的事實。正如方東樹在《昭味詹言》卷二所說:“《蒿里行》,此言袁紹初意本在王室,至軍合不齊,始與孫堅等相爭,而紹弟亦別自異心?!z甲’四句,極寫傷亂之慘,而詩則真樸雄闊遠大?!?河北師院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組編:《三曹資料匯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41頁,第41頁,第18頁?!拔何涞邸掇丁?,此用樂府題,敘漢末時事。所以然者,以所詠喪亡之哀,足當挽歌也。而《薤露》哀君,《蒿里》哀臣,亦有次第”④河北師院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組編:《三曹資料匯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41頁,第41頁,第18頁。?!掇缎小分攸c圍繞何進,譏刺其智小謀大,所托非人,猶豫不決,處事不慎,引狼入室,導致東漢傾覆;《蒿里行》則主要剖析以袁紹為盟主的關東各州郡兵馬,因爭勢奪利,各懷私心,逡巡不前,最終四分五裂,互相殘殺,使國家陷入軍閥混戰(zhàn)之局。曹操在從不同角度對漢末董卓之亂的歷史予以再現(xiàn)的同時,還巧妙地運用歷史典故發(fā)表己見。如《薤露行》中的“沐猴而冠帶”⑤夏傳才:《曹操集校注》,第122頁,第114頁,第4頁,第6頁。運用《史記·項羽本紀》中的“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315頁,第359頁。之語;《蒿里行》中的“初期會孟津,乃心在咸陽”⑦夏傳才:《曹操集校注》,第122頁,第114頁,第4頁,第6頁。,運用《尚書·泰誓》中“惟十有三年春,大會于孟津”*江灝,錢宗武注譯:《今古文尚書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04頁,第414頁。,《尚書·康王之誥》中“雖爾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⑨江灝,錢宗武注譯:《今古文尚書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04頁,第414頁。,《史記·高祖本紀》中所載陳恢對劉邦說“臣聞足下約,先入咸陽者王之”⑩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315頁,第359頁。等語義,做到了紀實與歷史相結(jié)合。鐘惺在《古詩歸》卷七說:“漢末實錄,真詩史也?!?河北師院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組編:《三曹資料匯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41頁,第41頁,第18頁。曹操的這些詩作,不僅比較客觀地書寫了漢末董卓之亂的歷史事實,與正史形成相互補充,相互印證,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而且還表現(xiàn)了作為一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的情系天下、關心民瘼的情懷與敢于擔當、堅守正義的氣度。

其三,曹操創(chuàng)作中對歷史的接受繼承和發(fā)展了先秦以來的文學傳統(tǒng),具有一定的文學史價值。在曹操以前,文學中對歷史的反映是比較真實的,作者往往以歷史的旁觀者來客觀地書寫歷史,較少直接對歷史給予主觀的評價,所以文學中的“詩史”傳統(tǒng)還未明顯。但到了建安時期的曹操,其創(chuàng)作在對先秦以來文學傳統(tǒng)繼承的同時,開啟了對歷史予以文學表達的新方式。即曹操在其創(chuàng)作中,一方面通過自己的接受,賦予了前代歷史人物及其事跡以豐富的內(nèi)容,蘊含了自己的評價;另一方面曹操是作為參與者、見證者,從親歷者的角度對當時重要歷史事件予以文學的書寫和再現(xiàn)的,寄寓了自己的所見、所感與所思,使其創(chuàng)作的作品真正具有了明代鐘惺所說的“詩史”意義,這在中國古代文學上應該說是開風氣之先的。曹操這種對歷史的文學表達,對以后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其典型表現(xiàn)就在于它逐漸取代了先秦以來的歷史散文和漢代史傳散文的文學傳統(tǒng),繼續(xù)朝著“詩史”的方向演進,真正扮演了先秦以來的歷史散文和漢代史傳散文的文學角色;與此同時,使先秦以來的歷史散文和漢代史傳散文愈益成為歷史的真實記錄,成為真正的歷史著作。從此先秦以來文史不分的傳統(tǒng)開始了文學與歷史著作的分離,各自朝自己的方向發(fā)展,擔當起各自的責任。這種對歷史的文學表達不僅很快得到了建安其他文人的認可,并廣泛付諸實踐,對后世文學帶來深遠影響。庾信的《哀江南賦》“賦史”和杜甫“詩史”類的文學作品,應與曹操對歷史的文學表達的新方式有著文學史方面的內(nèi)在關聯(lián)。所以曹操創(chuàng)作中對歷史的文學表達的新方式,對以后文學的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

其四,借助文學這一載體對歷史進行了有效地傳播。當然曹操之前的文人、與他同時代的文人和其后文人的創(chuàng)作中對歷史人物及其事跡的運用和對歷史事件的再現(xiàn),也對歷史進行了有效傳播,但由于曹操的特殊身份,使其創(chuàng)作對歷史的傳播更為有效。因為,一方面曹操是當時政治上的政治權(quán)力的實際掌控者,其政治影響力和號召力是其他文人所無法比擬的。其典型表現(xiàn)就是常常借助于詔令等應用性文體,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來貫徹他的主張,從而使他的作品的傳播有意無意帶有政治強制性;而且曹操在對歷史人物及其事跡進行運用的時候,大多都能做到恰如其分,這也無形中增加了讀者的接受度。另一方面,曹操作為當時文壇的重要領導者之一,他的作品也自然地成為當時文人學習的對象。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指出:“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xiàn)程度,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0頁。理論的發(fā)展如此,文學的發(fā)展也是如此。建安時期就是這樣的一個時代。當時文人對文學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曹操這一政治集團對文學的需要。這既是建安文學發(fā)展繁榮的一個重要原因,又是建安時期文學得到有效傳播的一個重要原因?!度龂尽の簳の涞奂o》裴松之注引《魏書》曰:“御軍三十余年,手不舍書,晝則講武策,夜則思經(jīng)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第54頁。就是很好的證明。

由上可知,曹操創(chuàng)作中對歷史人物及其事跡的運用和對重要歷史事件的再現(xiàn),從歷史的真實性來看,是以真實的歷史人物及其事跡和重要的歷史事件為基礎的,是文學中的歷史真實;從藝術(shù)的真實性而言,又是根據(jù)現(xiàn)實的需要對真實的歷史人物及其事跡和重要的歷史事件進行了有意地取舍,并蘊含了自己的評價與理解,是文學中建立在歷史真實基礎上的藝術(shù)真實,實現(xiàn)了文學歷史化與歷史文學化的有機統(tǒng)一。

三、曹操創(chuàng)作對歷史接受的原因

曹操創(chuàng)作中之所以長于運用歷史人物及其事跡,長于書寫和再現(xiàn)當時重要的歷史事件,是有其必然性的。大體而言,有以下五個方面。

其一,與漢魏之際的社會政局密切相關。在我國古代發(fā)展史上,尤其到了社會政局發(fā)生轉(zhuǎn)關的時期,執(zhí)政者多從歷史上尋求支撐自己治國理政思想的史實,作為自己政治主張得以順利貫徹實施的有力證據(jù)。這種傳統(tǒng)形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該期諸子學說的表達和闡發(fā)有很多就是建立在前代歷史史實基礎之上的。歷史進入漢代以后,政論散文家、史傳散文家的作品以及文人的表疏、帝王的詔令等文體,也經(jīng)常借助于前代的歷史人物及其事跡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主張。曹操生活的漢魏之際正值社會政局十分動蕩之時,借用歷史上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實例來闡明自己治國理政的理想與主張,也就自然地成為他創(chuàng)作中的一種選擇。尤其是文獻典籍中對有關政局轉(zhuǎn)關時期圣君賢臣及其事跡的記載,就更容易成為曹操創(chuàng)作中的借鑒。

其二,跟曹操崇尚歷史的意識與淵博的歷史知識密不可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強烈的崇尚歷史的意識。這種意識主要緣于重實際而輕虛幻的傳統(tǒng),對此梁啟超曾有論述:“要而論之,胚胎時代之文明,以重實際為第一義。重實際故重人事,其敬天也,皆取以為人倫之模范也;重實際故重經(jīng)驗,其尊祖也,皆取以為先例之典型也。于是乎由思想發(fā)為學術(shù)。其握學術(shù)之關鍵者有二職焉:一曰祝,掌天事者也……二曰史,掌人事者也。吾中華既天、祖并重,而天志則祝司之,祖法則史掌之。史與祝同權(quán),實吾華獨有之特色也。重實際故重經(jīng)驗,重經(jīng)驗故重先例,于是史職遂為學術(shù)思想之所薈萃。周禮有大史、小史、左史、內(nèi)史、外史。‘六經(jīng)’中若《詩》輶軒所采、若《書》、若《春秋》,皆史官之所職也;若《禮》、若《樂》,亦史官之支裔也?!?梁啟超:《論中國學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9-10頁。曹操也深受這種崇尚歷史的意識的影響。《三國志·魏書·蔣濟傳》裴松之注云:“魏武作《家傳》,自云曹叔振鐸之后?!?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第455頁,第3頁。振鐸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封于曹,因之為姓。盡管此說未得到后人的認可,但他借此提高自己家世的意圖是十分明顯的,表現(xiàn)出濃郁的崇尚歷史的意識。光和三年(180年)六月,漢靈帝“詔公卿舉能通《尚書》《毛詩》《左氏》《谷梁春秋》各一人,悉除議郎*范曄:《后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344頁,第3577頁。,曹操“以能明古學,復征拜議郎”④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第455頁,第3頁。。《后漢書·百官二》云:“凡大夫、議郎皆掌顧問應對,無常事,唯詔令所使?!雹莘稌希骸逗鬂h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344頁,第3577頁。議郎實際是皇上的顧問,擔任此職的人一般要具備淵博的歷史知識。曹操被任為議郎,說明他是具備這一職位所需要的淵博的歷史知識的。這些也為曹操在創(chuàng)作中運用歷史人物及其事跡、書寫和再現(xiàn)當時重要的歷史事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三,和漢代文人引史助文的這一創(chuàng)作傾向有關。漢代文人引史助文創(chuàng)作傾向的形成,一方面是受先秦時期以來文人創(chuàng)作引用傳統(tǒng)的影響。劉勰在《文心雕龍·事類篇》論述用典的歷史發(fā)展時云:“事類者,蓋文章之外,據(jù)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者也。昔文王繇易,剖判爻位:……至于崔班張蔡,遂捃摭經(jīng)史,華實布濩,因書立功,皆后人之范式也?!?范文瀾:《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614-615頁,第699-700頁。說明文人在創(chuàng)作中運用歷史人物及其事跡,目的就是借以或表情達意,或驗證現(xiàn)在。這種傳統(tǒng)從《周易》就開始了,至東漢的崔骃、班固、張衡、蔡邕等人的創(chuàng)作,便采集摘取經(jīng)史,使作品華實并茂,成為后人創(chuàng)作的范式。另一方面則深受漢代經(jīng)學的影響。皮錫瑞在《經(jīng)學歷史》中說:“漢崇經(jīng)術(shù),實能見之施行?!实墼t書,群臣奏議,莫不援引經(jīng)義,以為據(jù)依。國有大疑,輒引《春秋》為斷。一時循吏多能推明經(jīng)意,移易風化,號為以經(jīng)術(shù)飾吏事?!?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經(jīng)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67頁。由于受經(jīng)學的影響,皇帝的詔書、群臣的奏議,莫不援引經(jīng)義,所以依經(jīng)立義也成為文人的創(chuàng)作表達方式之一。這種依經(jīng)立義的表達方式與先秦以來文人創(chuàng)作引用傳統(tǒng)的互推互涌,使?jié)h代文人引史助文的創(chuàng)作風尚得以形成。尤其是東漢以后,引史助文成為文人創(chuàng)作的重要傾向。劉勰《文心雕龍·才略》云:“然自卿淵已前,多俊才而不課學;雄向已后,頗引書以助文:此取與之大際,其分不可亂者也?!雹喾段臑懀骸段男牡颀堊ⅰ罚本喝嗣裎膶W出版社,1958年版,第614-615頁,第699-700頁。《隋書·經(jīng)籍志》也云:“自后漢以來,學者多鈔撮舊史,自為一書”*魏征等:《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版,第962頁。。可以看出,曹操創(chuàng)作中的事典多取自于歷史人物及其事跡也是淵源有自的。

其四,與先秦以來的文史傳統(tǒng)觀念有關。我國自有文字以來,凡是文字記載的文本一般都視之為是對歷史的記載?!睹献印るx婁章句下》:“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后《春秋》作。晉之《乘》,楚之《梼杌》,魯之《春秋》,一也: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177頁。孟子認為,《詩經(jīng)》與晉之《乘》、楚之《梼杌》、魯之《春秋》一樣,都是記載歷史的著作?!洞呵铩分暗臍v史是靠《詩經(jīng)》來記載的,《春秋》就是對《詩經(jīng)》傳統(tǒng)的繼承,《詩》亡以后,記載歷史的任務才靠《春秋》來完成。對此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也云:“古者《詩》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司馬遷:《史記》,第1936頁。。在司馬遷看來,《詩經(jīng)》是經(jīng)過孔子刪節(jié)而成的,《詩經(jīng)》中的作品,都是對周朝歷史的記載。一部《詩經(jīng)》實際上就是一部反映周朝興衰的歷史。我們經(jīng)常說在中國古代,尤其是先秦時期文史哲不分,是混而為一的。之所以如此,是與先秦以來文人的文史傳統(tǒng)觀念密切相關的。在古人看來,不僅歷史著作是反映歷史的,而且文學著作、哲學著作和經(jīng)學著作也是反映歷史的,可以說一切皆史是我國古代文人文史傳統(tǒng)觀念的重要特征。所以曹操創(chuàng)作中對歷史人物及其事跡的運用和對重要歷史事件的再現(xiàn),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先秦以來文人文史傳統(tǒng)觀念在其創(chuàng)作中的自然表現(xiàn)。

其五,與曹操的志向和個性有關。因為曹操恰逢生活在漢魏之際社會政治動蕩的時代,時代環(huán)境與其家庭影響、以及從小所受的教育,培育了他胸懷天地、情系百姓的廣闊胸襟和統(tǒng)一天下的志向。許子將評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陳壽著,裴松之注:《三國志》,第3頁,第2頁,第31頁,第55頁。,可謂是曹操志向和個性的最好注腳。曹操的這種志向和個性不僅使其善于權(quán)變,就是當時的其他有識之士也對其滿懷期待。如橋玄曾謂曹操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②陳壽著,裴松之注:《三國志》,第3頁,第2頁,第31頁,第55頁。王儁也對劉表曰:“曹公,天下之雄也,必能興霸道,繼桓、文之功者也?!雹坳悏壑崴芍ⅲ骸度龂尽?,第3頁,第2頁,第31頁,第55頁。故追求成功和以歷史上的明君賢主為自己學習的對象與理想偶像就成為曹操的人生目標。同時曹操還具有政治家的高瞻遠矚、軍事家的謀略、文學家的情感等特征。這種特征促使曹操在對待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選擇上,就自然地把目光投射到?jīng)Q定著歷史轉(zhuǎn)關和發(fā)展的重大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上。而在中國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決定著歷史轉(zhuǎn)關和發(fā)展的重要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無過于歷朝歷代的帝王將相,具體一點說,就是歷史上成就霸業(yè)的賢君明主,以及幫助這些賢君明主成就霸業(yè)的文武大臣,是那些領導者、政治家、軍事家等非凡之士。這表明曹操的志向和個性,對其創(chuàng)作中接受什么樣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也產(chǎn)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綜上所述,曹操作為漢魏之際歷史轉(zhuǎn)關時期的代表人物,其歷史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對此《三國志·魏書·魏武帝紀》陳壽評曰:“漢末,天下大亂,雄豪并起,而袁紹虎眎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nèi),攬申、商之法術(shù),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yè)者,惟其明略最優(yōu)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④陳壽著,裴松之注:《三國志》,第3頁,第2頁,第31頁,第55頁。在此陳壽從政治、思想、軍事、用人、謀略等角度對曹操進行了評價,其實我們從其創(chuàng)作中對歷史的接受和評價,以及表現(xiàn)出來的識見與精神氣度等方面,同樣可以透視出他的“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一面。對此我們也應給以應有的關注,并結(jié)合當下的實際予以合理的繼承和發(fā)展。

猜你喜歡
事跡曹操創(chuàng)作
人物與事跡
曹操:一個熟悉的陌生人
1800年后讀懂曹操
清華簡《管仲》帝辛事跡探討
《一墻之隔》創(chuàng)作談
元曲家李好古、白無咎事跡新考
中華戲曲(2018年2期)2018-08-27 10:05:52
創(chuàng)作隨筆
文藝論壇(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四歲讓梨的孔融,為何被曹操殺了
海峽姐妹(2015年4期)2015-02-27 15:10:28
創(chuàng)作心得
小說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
揭傒斯事跡考述
余庆县| 嵊州市| 小金县| 剑川县| 东山县| 浦城县| 白水县| 桦南县| 邵阳县| 伊吾县| 东山县| 荆门市| 云浮市| 红河县| 镇巴县| 仁怀市| 丹棱县| 山东| 石狮市| 廊坊市| 翼城县| 邮箱| 茂名市| 德庆县| 瓦房店市| 呼和浩特市| 长宁区| 离岛区| 天等县| 阿荣旗| 淮滨县| 米脂县| 昆山市| 郴州市| 来宾市| 达日县| 晋城| 阜城县| 宁陕县| 浪卡子县| 丹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