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凡
3年前,許飛像許多的音樂人一樣,白天睡覺,晚上創(chuàng)作。不健康的作息導致她的身體狀況很不好。2014年,她開始在跑步機上跑,持續(xù)了一段時間后,她覺得很枯燥,又在戶外跑。為了堅持,她每天都發(fā)朋友圈,希望得到朋友的鼓勵。一開始,朋友對她跑步并沒有太在意,直到她堅持了很長一段時間,依然沒有放棄,才引起了朋友的注意。漸漸的,有朋友加入了她的跑圈,和她一起跑。這是她第一次感到,原來跑步也是可以影響別人的。
以前在臺上演出,大一點的場地一邊走一邊唱歌許飛都會喘,堅持跑步之后,在臺上邊跑邊唱都沒有問題。隨著體質(zhì)的增強,她不甘于只在公園跑,于是報名參加了半程馬拉松。第一次跑完半程馬拉松,她興奮極了,有了戰(zhàn)勝自我的成就感。她不再是剛開始那個為了健康而逼自己跑步的女孩,她已經(jīng)深深愛上了跑步。
父母得知許飛報名參加全程馬拉松時,擔心女兒承受不了40多公里的跋涉,強烈反對。媽媽勸她:“你跑10公里就很不錯了,能跑多少是多少,別逞強。”她安慰媽媽:“我會量力而行,不是盡力而為,我會對自己很好的?!?/p>
許飛參加北京馬拉松,跑完全程花了4小時26分,這也是她的最好成績。她認為馬拉松跑多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保持平穩(wěn)的節(jié)奏。她跑步時從來不聽音樂,她認為音樂的節(jié)奏會影響她跑步的節(jié)奏。她有一個“跑步秘訣”,就是聽書,因為聽書語速基本固定,可以讓她很穩(wěn)定地跑到終點。她用兩年時間在跑步的路上聽完了作家蔣勛先生所有的系列。她碎片化地升級了自己知識結(jié)構(gòu)中的許多盲點,也給她帶來了很多音樂創(chuàng)作上的靈感。
波士頓馬拉松剛鳴槍不久,許飛被一個在路邊捧著水果的孩子所吸引,孩子想給參賽者送補給,但大家剛起跑,正打雞血的時候,沒有人停下來吃他的水果。她跑了幾步,忍不住回頭,看到孩子滿臉的失落,她折了回去,從那雙小手中接過草莓,微笑著對他說了聲謝謝,孩子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這一次,讓她感到,跑步并不只是為了到達終點,路上遇到的善意更讓人珍惜難忘。
波士頓除了是馬拉松圣地之外,更有全球最著名的哈佛大學,有世界著名的音樂圣殿——伯克利音樂學院。許飛慢跑在這些世界著名的學府中,感受他們獨特的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作為一個音樂人,她在伯克利更是流連忘返,不但重溫了小時候最愛的夢劇院演出,還許愿一定要到此進修。
許飛報了“蘭馬”全程,跑到一半的時候,出現(xiàn)了高反,她沒有再繼續(xù)跑下去。她認為對這種極限運動一定要有敬畏之心,如果盡力而為,很有可能發(fā)生意外,只有量力而行才能堅持更久。
滿世界跑馬的許飛,喜歡在朋友圈里曬跑量,她影響的人越來越多,還成立了“飛跑團”,好妹妹樂隊和謝娜等明星都參與其中,父母也受她的影響開始跑步。跑步讓她釋放壓力,變得快樂,她在跑步中感受內(nèi)心的躁動與安寧。在她的生命中,音樂和跑步相輔相成,帶給她完美的生命體驗。跑馬兩年多,她已經(jīng)變成了圈中人人贊嘆的“跑馬女神”。她的靈感,從她把在朋友圈曬跑步圖當鬧鐘的那天,就散落在跑道兩側(cè),等她把汗流成鹽,把詩燒成歌,她已經(jīng)不需要曬圖幫自己堅持,因為她知道自己為什么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