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齊默
數(shù)以百萬計的動物在這個星球上游泳、掘洞、奔跑和飛翔,動物王國簡直是生物界最令人驚奇的“一筆”。然而,你可知道:從瓢蟲到虎鯨,所有這些外形多樣的生物體可能是由生活在6.5億年前的共同祖先進化而來的。
目前,還沒有人找到這種動物的化石,所以人類無法確定它的樣子。但最近,英國兩位科學家重建了動物王國多細胞鼻祖的基因組,該研究發(fā)表在《自然·通信》上。這一研究為動物王國的鼻祖如何“開枝散葉”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隨著進化,新基因不斷產生而涌現(xiàn)出新物種。在人類基因組中,55%的基因已經存在于單細胞動物祖先的體內,而在我們的單細胞祖先轉變成多細胞復雜有機體的過程中,那些新基因可能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埃塞克斯大學進化生物學家、文章共同作者喬迪·帕普斯(Jordi Paps)和牛津大學動物學家彼得·霍蘭(Peter W.H.Holland)通過研究動物家族樹相識。動物家族樹研究表明,脊椎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和魚類等物種都屬于一個分支。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無脊椎動物包括海星等,水母和海綿則是與人類親緣關系最遠的表親之一。研究人員還確定了與動物王國鼻祖親緣關系最近的單細胞物種——那些微小的吞食細菌的水生原生動物。
在以上分支范圍內,研究人員挑選了包括人類在內的62個物種、近150萬個基因進行了仔細研究。他們搜尋所有這些有機體的DNA,對所有編碼蛋白質的基因進行分類,進而推測那些共同的基因何時發(fā)生了進化,從而大大豐富了整個動物基因庫。例如,人類和鯊魚使用幾乎相同的基因編碼制造血紅蛋白,這意味著血紅蛋白基因已經存在于他們共同祖先的體內,但血紅蛋白基因在動物物種的遠親體內無法找到,所以這個基因有可能是在早期脊椎動物體內進化出現(xiàn)的,但是遠遠晚于動物涌現(xiàn)早期的動物出現(xiàn)時間。有些基因在動物還沒涌現(xiàn)之前就已經形成,有些對所有物種的基本生存至關重要——比如復制DNA的相關基因——這些基因在數(shù)十億年前就開始出現(xiàn),其他基因后來陸續(xù)出現(xiàn)。時至今日,我們仍然能在與人類親緣關系較近的單細胞物種中找到這些基因。這一研究證實,正是進化賦予了基因新的作用。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了存在于當前所有動物體內的6331個基因,這些基因應該來自共同祖先,但動物涌現(xiàn)的鼻祖體內1189個基因目前已經無法在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單細胞動物體內找到,那這1189個基因一定是在單細胞原生動物體內進化而成。帕普斯博士表示,這些進化至少通過兩種方式發(fā)生:有時隨機的一串沒有功能的DNA發(fā)生突變后開始產生一種新蛋白質;或者現(xiàn)有的功能基因可能會被意外復制,其中一個拷貝發(fā)生累積突變,最終產生了一種新的蛋白質,另外一個單拷貝并未發(fā)生突變而繼續(xù)發(fā)揮原來的作用。
通過進化獲得的新DNA并不會被隨機分配新的角色。相反,許多新基因在構建和運行生物體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例如制造用于向其他細胞發(fā)送信號的蛋白質。帕普斯博士和霍蘭博士還發(fā)現(xiàn):原生動物體內進化的許多基因都與癌癥密切相關。這些基因發(fā)揮著使細胞高度協(xié)調、一起工作的作用,如果它們發(fā)生變異,細胞可能會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