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孝 吳璐璐(浙江廣廈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 東陽 322100)
作為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儒家文化一直被東西方各國所認同。“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在漢代,成為當時的國策,根深葉茂之,影響深遠,民間藝術也受其影響。在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社會統(tǒng)治中,對于那些平平淡淡生活在鄉(xiāng)村僻野的鄉(xiāng)民、農婦、幼童而言,文字的魅力總是遜色于直觀的藝術形的,日常起居都能圍繞儒學文化所形成的生活圈,特別是雕刻于生活所必備的建筑空間中的某一部件的木雕裝飾圖案,很多都是以儒家學說為基點。把對人性的教化和對人性的塑造通過通俗化的方式表現(xiàn)在日常生活之中,潛移默化的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滋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人。
中華民族,疆域廣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注定了中國人民農耕為生的命運,在這塊土地上傾注了祖祖輩輩畢生的精力和智慧。中國社會存在一切都與農耕有關,不僅從物質上,也包括精神上。中國古代確定的24個節(jié)氣,是農業(yè)經濟的典型杰作,凝聚了農家情懷,展示了百姓生活的幸福喜慶之愿。在過去,農家過年前都要購一本“黃歷”掛于家中,根據(jù)“黃歷”上記載的二十四個節(jié)氣安排春播秋種的農業(yè)計劃。在這樣的農業(yè)社會基礎上,慢慢形成了以倫理道德為核心的貫穿于經濟、政治、文化教育和禮俗的儒家文化。隨著歷史進程的發(fā)展和改變,在新時期變革前進中,儒家思想進取精神的樸素實踐觀對現(xiàn)代社會仍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儒家思想是以儒家學說為代表,儒家學說為春秋時期孔子所創(chuàng),以恕、忠、孝、悌、勇、仁、義、禮、智、信為中心思想,在中國文化的觀念中,無不受到世人所推崇,以“仁”、“禮”“中庸”為文化的精髓[1]。
儒家文化的文化體系復雜且龐大,從人倫家庭到國家形成了一個整體,凝聚了一個偉大的中華民族,分別從“道”“德”“仁”“藝”(即客觀規(guī)律、德政、仁義道德、文化科學知識)四方面組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內容,體現(xiàn)了儒家文化的根本思想。以“仁”為核心,儒家認為的“仁”是人的本性,是人倫人情的最高原則,它通過外在的禮儀行為體現(xiàn)出來,“仁”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由“仁義禮智信”構成的“五?!斌w系,是統(tǒng)一而高尚的偉大人格,是儒家倡導的道德規(guī)范。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道義”、“德行”,往往拿來衡量一個人的行為是否正當,同時也是人際關系所應遵守的準則,可以說是儒家文化的最高綱領。其它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如“忠孝”,產生于儒家思想的始初。
仁禮一體是儒學的真諦,不講禮,只講仁,社會就會動蕩,人民不受道德的約束,只講禮,不講仁,統(tǒng)治難以久安??鬃影讶识Y結合一起,使“禮”成為人的一種內發(fā)行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以道德、親情倫理為核心內容的儒家文化,充滿了親和感召力,體現(xiàn)出強大的名族凝聚力。在歷經五千年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變遷中,中華民族依然能夠抵抗住歷史奔跑的洪流,守住中華民族的靈魂和根基。為什么儒家文化具有如此強大的感召力、凝聚力?思想文化因素、仁禮一體無疑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儒家文化的倫理基礎是“三綱五?!保饕靡跃S護家庭倫常和封建統(tǒng)治階層的秩序,易于被國家統(tǒng)治者、官僚貴族們所接受。同時,儒學提倡的“仁者愛人”又要求統(tǒng)治者關愛百姓、體恤百姓,應仁政德治,易得到廣大民眾的追捧。更重要的是,儒家文化的基本道德內容,形成了人民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因此,儒家思想之所以能作為中國大一統(tǒng)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的思想武器以及它自身的思想內容和理論基礎,兩者密不可分。
中庸思想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之一,作為儒家立身處世的重要原則,對國人的社會存在影響久遠。中庸又稱為中和,“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和從性情方面講,中庸是禮儀方面講。在儒家經典中,中庸和中和常?;ハ嗵娲褂?。中庸從道德上講,主要體現(xiàn)為五達道、三大德(智、仁、勇),遵循慎獨修身、忠恕寬容、至誠至信三大原則,就可以達到“中和”,實現(xiàn)“中庸”。如東陽盧宅“肅雍堂”中肅雍二字,有著禮樂的恭敬雍和之態(tài)度,也意味著盧氏族人在明中期政治漩渦中的“中庸”之道。
中國雕刻文化歷史源遠流長,是我國傳統(tǒng)裝飾藝術中的一個重要類別。木雕屬于雕刻藝術的一種,通常選用木材雕刻,根據(jù)設計意蘊、材料質感進行雕刻加工?!吨芏Y·天官·冢宰》記載的“八材八藝”中,已有“木曰刻”。孔子于《論語·公治長》中有“朽木不可雕也”之句,這些都說明雕刻這一行起源很早。木雕具體源于何時,始于何地,綜說紛云,一直沒有定論,但據(jù)出土的文物來看,可追溯至遠古時代。隋唐時期,工藝美術大放光彩,以木雕佛像為主,至今保存較多。1963年4月24日,東陽縣城南郊始建于五代越國時期的南寺塔倒塌,從中發(fā)現(xiàn)了一尊善財童子佛像和一尊殘損的觀音菩薩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最早的東陽木雕。我們可以看到整件作品用三棱形的楓木鏤空而成,童子雙耳垂肩,雙手合十,神態(tài)怡然,衣袂翩翩,早在一千年前東陽木雕就能夠在如此小的木料上精雕細刻,刻畫出人物的神情風貌[3]。這些作品或被國家收藏陳列,或被私人拍賣,或流傳海外,均為中國古代藝術品中的杰作,已成為當今海內外藝術市場的暢銷品。明清達到鼎盛,作品題材多樣,處處體現(xiàn)著當時的社會文化和人文思想,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無不深受吸引。
江浙地區(qū)的木雕基本上都是以木構件為載體,根據(jù)部件進行雕刻,圖案題材按照工匠與、房主人的審美來進行選擇,借物言志、抒發(fā)情懷,借用情景表達一種境界與思想,有著濃郁的地域色彩與獨特的審美傾向?,F(xiàn)在所留的一些明清木雕作品,儒家思想的價值觀念幾乎滲透在所有的木雕作品中,儒家思想成了無形的“捉刀人”,深刻影響著世人的行為、思想。作為一種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木雕的選材選題都是有根有據(jù),儒家文化的仁禮一體思想顯而易見的。木雕圖案中特別是忠君報國、節(jié)孝仁義題材更是與儒家主流文化中的“修身、齊家、治國”理念相互融合,采用諧音等手法,隱喻含蓄??梢杂糜诘窨痰纳剿ɑ?、動物植物、戲曲故事等皆被賦予一定的文化內涵[2]。
“孝”是“仁”的核心,“孝道”是儒學之本,提出對父母不僅在物質,還是精神上都要體諒敬順父母。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系家庭關系的道德準則,它適應了封建時期宗法社會的需要,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漢代起,統(tǒng)治階級就提倡以孝治天下,用父權來襯托君權的至高無上。孝悌觀念在民間有廣泛的社會基礎,為此,在木雕題材中,表現(xiàn)“孝”成為主要題材而存在,其中以《二十四孝》的木雕紋樣尤為突出[4]。如“王祥臥冰求鯉”,因孝順父母的美名而名傳天下,仕途順暢;陸績“念母懷丹橘”,心系長輩,奮發(fā)圖強,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成一大家。孝順父母,自然心有仁愛。這類題材的雕刻,既是時代文化、思想宣傳的需要,同時亦作為民族文化心理的積淀而廣為流傳,反映了儒家孝道思想已深深影響了中國各朝各代以及各個階級的世人,對社會的發(fā)展也起到越來越重要的積極作用。隨著時代發(fā)展,《二十四孝》又演變出《新二十四孝》,說法各有不同。在現(xiàn)今看來,《二十四孝》中有些行為確實不進人情,甚至確實存在一些愚孝行為,如“郭巨埋兒”即頗具爭議,被認為傷天害理,不值得推崇。
《孝經》和《忠經》將孝忠奉為天經地義之最高法則,必須無條件絕對遵守,宋明理學則將忠孝之道抬到絕對高上的地位,無可撼動?!靶ⅰ?,可為父母放棄自身所有,“忠”,則忠君愛國、舍生取義,愿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在以君主為皇權主宰世間的封建社會里,忠、孝、節(jié)、義常常被聯(lián)系起來表述同一種倫理原則,這些傳統(tǒng)美德的強調對建筑木雕裝飾產生了積極影響。東陽木雕中表現(xiàn)“忠”“孝”“節(jié)”“義”這一儒家思想的作品數(shù)不勝數(shù),如民間耳熟能詳?shù)摹对滥复套帧贰短K武牧羊》《趙子龍救孤》《桃園三結義》等。其中,東陽廈程里“慎修堂”戲文木雕更是明清時期的木雕精品,保存較為完整,人物形象刻畫栩栩如生,姿勢動態(tài)、面部表情真實傳神,沒有多余的線條,將雕刻做到恰到好處。這種恪守“婦德”、“相夫教子”被儒學文化所牽制,也必然成為木雕中表現(xiàn)的重要題材,如《乳姑不怠》《閨訓女兒經》《送郎趕考》《母子圖》等[2]。在現(xiàn)代社會,女子已頂起社會的半邊天,對這類迂腐陳舊的思想自然嗤之以鼻。誠然,古代的三從四德思想可寬泛地理解為以柔克剛,在外拼搏奮斗,對內溫柔持家,乃古代思想在時代潮流下一種變革和適應。
儒家向來極重視讀書,《論語》開篇即“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相比道家學說,儒家思想是入世思想,推崇以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社會政治,通過參政議政,用所學救世救民。明清時期,江浙地區(qū)文人地位遠遠高于商人,只有儒家文人方能光宗耀祖。因而,作為古人生活中最主要的讀書取仕就成為木雕經常選用的題材。如浦江縣嵩溪古村落的門窗的絳環(huán)板上雕刻有連續(xù)的拜師、讀書、趕考、高中、還鄉(xiāng)等一系列的圖案?!妒藢W士》《五子登科》《魁星點壯元》《三進士》等較為常見,還有把有《狀元及第》《告老還鄉(xiāng)》作為一個門窗進行刻畫[2]。這些題材結合當?shù)氐胤斤L俗,常刻于建筑醒目位置,雕刻精致細美,飽含對前程充滿期待祝福之意。據(jù)現(xiàn)實中考量,登科中舉為王盡忠獻策畢竟少數(shù),對多數(shù)學子來說,寒窗苦讀、一輩子埋首閱讀的儒生大有人在,木雕圖案與有反映勤奮苦讀的情景畫面,例如《買臣負薪》。傳說朱買臣家貧,僅靠砍柴賣柴維持生活,雖人窮但志不短,苦讀數(shù)十載,直至五十歲才拜為會稽太守,后遂用“五十功名、五十晚貴”等謂大器晚成。然,這些題材最終描述的都是得仕的成功案例,體現(xiàn)了世人堅韌不拔的仕途追求以及對理想人生的美好愿景。用求學相關的戲曲題材傳達部分社會現(xiàn)象,乃古建筑構件上非常常用的方式,這亦與當時社會娛樂活動缺乏,多以戲曲調劑生活的社會現(xiàn)象相關。如“合珠記”,分為四個場景分別刻與牛腿之上,場景主題內容概況緊湊、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生動描述了高文舉、王金真夫婦于高文舉高中狀元之后被臣相陷害后得包公拯救而最終團圓的故事。這種能通過人物表情、肢體語言、衣著服飾等的恰當轉換,進而生動體現(xiàn)表達內容的雕刻技藝手法,為觀者創(chuàng)造出無限的想象空間,體現(xiàn)了雕刻水平的又一大提升。
孔子的中庸思想,被部分世人誤讀為:四面討好,八面玲瓏、不求上進、甘居中弋。閱其孔子書籍,可知孔子中庸思想著重探討“善”和“美”,提倡“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時代審美標準,所提出的中和、氣韻、意境、風骨等審美范疇亦影響著不同年代、不同歷史背景下的雕刻表現(xiàn)。通過建筑不同部位的雕刻裝飾,加深了建筑莊重感,達到音心、虛實、動靜之美。明清時期,江浙一帶建筑裝飾受到北方以及廣東等南部地區(qū)建筑風格影響,吸取他們的建筑裝飾優(yōu)點的同時,結合自身建筑裝飾特色,更加凸顯了自身優(yōu)勢,這正是中庸之道所追求的求同存異的思想體現(xiàn),天下位焉,萬物育焉?!爸泻汀痹诠糯軐W中具有形而上的高度,沒有過或不及的缺陷,始終使矛盾處于平衡和穩(wěn)定的狀態(tài)之中??鬃铀f的“中庸”應當是指當時普遍存在的至淳、至樸、至善、至美的德行,從廣義上來說,相親相愛、和美樸素、膽魄人生等都可歸攏為“中庸”之道。明清時期木雕裝飾作為文化傳承的一種載體,用其特有的手法蘊含了歷史的積淀和傳統(tǒng)意境的表達,完好的保留了傳統(tǒng)精神文化。江浙地區(qū)最常見的雕刻主題——漁、樵、耕、讀,是江浙人世民間在農耕社會的主要四業(yè),常反映在牛腿雕刻中,表達了人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在努力奮進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時又能用平常心對待生活的至樸之道。取材于周敦頤《愛蓮說》陶淵明《采菊東籬下》王羲之愛鵝和林靖愛鶴梅的“四愛圖”所要表達的主題便是修身養(yǎng)性、平復浮躁心態(tài),尊崇內心追求平靜的理想的精神生活,文化內涵豐富。取材自日常生活的“桑繭絲織”屬輕薄浮雕,再現(xiàn)了古代社會社會家庭“男耕女織”的社會分工中“女織”的生活面貌,構圖飽滿,精雕細刻,層次豐富,用寫實的手法表現(xiàn)了夫妻和諧,家庭美滿的至美之道。
在中國歷史的發(fā)展長河中,儒家文化經歷了人類文明史發(fā)展的各個階段,發(fā)展進程從未間斷。尤其在明清時期,乃江浙木雕發(fā)展最繁榮階段,對建筑木雕圖案影響之深遠皆非其它文化可比擬,其木雕藝術具有豐厚的傳統(tǒng)和鮮明的地方特色。儒家文化所推崇的仁義、孝道、求學、和諧、吉祥、團結等成為幾千年來幾近不變的主題,從而促成木雕圖案題材豐富多彩,歷史文化、地方特色濃郁,也是儒家思想在世人大眾思想活動中影響力大的集中體現(xiàn)。木雕裝飾圖案作為一種民族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體現(xiàn)出江浙地區(qū)人民特有的文化精神與審美趣味,亦從側面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追求至善、至美、至真的精神。以傳統(tǒng)的形象讓現(xiàn)代社會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宣揚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將木雕藝術傳播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