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齊魯工業(yè)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3)
中世紀美術實則為基督教美術,它包括拜占庭美術、愛爾蘭美術、奧拓美術、加洛林美術、羅馬美術和哥特式美術等。受基督教禁欲與來世思想的影響,這種美術很排斥古希臘羅馬美術傳統(tǒng),而是采用夸張、變形的手法極力強調(diào)表現(xiàn)所謂的精神世界,但是由于地域及社會性質(zhì)的差異,位于東方的拜占庭美術,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古希臘美術的保存者與傳播者。中世紀美術最重要的成就在建筑方面,各種形式的大教堂,如拜占庭教堂、羅馬式教堂、哥特式教堂在藝術上和工程設計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既然中世紀美術為宗教而生,那么建筑的發(fā)展也要適應宗教的需要:如拜占庭式教堂高大的圓穹頂、哥特式教堂的尖券......隨著教堂建筑一起應運而生的裝飾性雕塑、鑲嵌畫、彩色玻璃畫和圣經(jīng)、文學作品插圖畫等,極大地豐富了中世紀美術的內(nèi)容。
圣索菲亞大教堂是中世紀拜占庭式建筑的經(jīng)典典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由教堂改為清真寺的建筑,有著近1500年的歷史。 始建于公元325年,設計者是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是希臘籍君士坦丁堡的幾何學教授及建筑師,他曾經(jīng)受查士丁尼一世之命與米利都的伊西多爾合作興建了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亞大教堂。公元537年東羅馬皇帝對其進行了重建;因其巨大的圓頂而聞名于世,整個巨大的教堂中廳看不到一根支柱,這是世界罕見的。
當時拜占庭帝國正處于鼎盛時期,教堂恢弘無比,圣索菲亞大教堂占地面積近8000平方米,其中教堂前廳600多平方米,其結構高大宏偉、馬賽克光彩奪目,共分為上下兩層:一樓前廊共有9個門,中間的門為“帝王之門”上邊有鑲嵌畫全能的基督,位于帝國大門上的鼓室,是整個大教堂里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幅馬賽克畫。據(jù)專家分析,該馬賽克畫是九世紀晚期至十世紀早期的作品。馬賽克上顯示的光環(huán)可能是代表利奧五世或他的兒子君士坦丁七世向基督神像躬身,馬賽克上的基督神像坐在飾有珠寶的寶座上祝頌,左手拿著一本打開的書籍。書上寫道:“和平與你同在,我是世界的光”。在基督的兩肩處各有一個圓雕:左方是握有令牌大天使加百利,右方是圣母瑪利亞。這些馬賽克表達了基督將永恒的力量賜予拜占庭皇帝。圓穹頂和石柱組成了大教堂的內(nèi)部結構:石柱共有107根,柱頭為華麗的科林斯式。柱身纏繞金屬扣以防開裂;巨大的圓穹頂以40扇窗戶作為基部,頂上四方三角形各繪有一個天使,體現(xiàn)了宗教與藝術的完美結合。由于圣索菲亞大教堂于1453年被改為了清真寺,這類馬賽克在當時被掩蓋了起來,經(jīng)過556年后才重見天日,其余的三個仍然被金屬罩覆蓋著,還沒有打開。在教堂內(nèi)部墻上懸掛的藝術品代表了土耳其制陶及書法的最高境界。設在禮拜大殿后墻正中處的小拱門——米哈拉布,專供人們禮拜之用。敏拜爾:指設在清真寺禮拜大殿內(nèi)的宣講臺。專供領拜人在聚禮和會禮時發(fā)表“呼圖白”所用的設施。馬賽克鑲嵌畫為圣索菲亞大教堂的主要裝飾風格。在教堂中央以白色大理石裝飾的地面,位于講經(jīng)壇偏西,被稱為是世界的肚臍。二樓有最精美的馬賽克鑲嵌畫。著名的女皇佐伊:女皇佐伊馬賽克在南樓座東側墻壁上,它出自11世紀。馬賽克上的基督神像身穿深藍色長袍(拜占庭藝術的習慣),他坐在金色背景的中央位置,以右手祝頌的同時左手拿著圣經(jīng),在他頭項的兩側分別寫有“IC”及“XC”,意指“耶穌基督”。身穿禮服的君士坦丁九世和佐伊女皇分別在耶穌的左右側。君士坦丁九世呈上錢包,象征著他在教堂的奉獻;佐伊女皇手持卷軸,象征著她作出的奉獻。君士坦丁九世頭上的文字寫道:“君士坦丁,上帝基督虔誠的皇帝、羅馬帝王、蒙那馬裘斯”。佐伊女皇頭上的文字寫道:“佐伊,非常虔誠的奧斯古塔”。他們原來的頭部已被刮去,現(xiàn)時那三個是后來替換上的。早期版本的馬賽克可能顯示佐伊女皇的丈夫羅曼努斯三世或她的養(yǎng)子米海爾四世(Michael IV)。另有一說法認為這幅馬賽克原本是描繪著更早期的皇帝及女皇,后來被換上這個版本。還有善良的約翰、向圣母獻上圣索菲亞等。在南樓廊道上一根矩形大理石石柱旁有一個拇指大小的洞,人們將拇指塞在里面,并費力地旋轉(zhuǎn),原來這叫做“哭泣的石柱”,據(jù)說將大拇指插入潮濕的石洞,并以平面旋轉(zhuǎn)360度,便可以實現(xiàn)自己當時許的愿望。
圣索菲亞大教堂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完美典范,也是中世紀美術的杰出代表。為世界上十大令人向往的教堂之一,教堂恢宏無比,充分體現(xiàn)出了藝術家卓越的建筑藝術,從而也成為了后來伊斯蘭清真寺的設計模板,拜占庭帝國衰落后,圣索非亞大教堂已轉(zhuǎn)變成了供奉安拉的土耳其清真寺。圣索非亞大教堂是屬于基督徒和穆罕默德信徒共有的一個宗教博物館。